人民法院收到人身安全保护措施的申请后,应当迅速对申请的形式要件及是否存在家庭暴力危险的证据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在审查是否存在家庭暴力危险的证据时,可以根据家庭暴力案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本着灵活、便捷的原则适当简化。对于是否存在家庭暴力危险,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均可以提交证明自己主张的证据,必要时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职权调取证据予以核实或者举行听证。
一、家庭暴力要怎么申请离婚
即使一方不同意离婚,如果法院一旦认定另一方存在着家庭暴力行为,并且经调解无效的,法院均应准予双方离婚;在起诉离婚过程中,仍有遭受家庭暴力或有遭受暴力危险时,可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关于证明家庭暴力的证据包括录音录像以及受伤的照片、就医、报警求助、相关人员和单位出具的证明等相关材料。
家暴的受害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还可以要求损害赔偿。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二、我国家庭暴力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当遭受家庭暴力或存在家庭暴力现实危险时,受害人应第一时间报警,并注重保留证据。最有利的证据是公安机关出警记录、告诫书、伤情鉴定意见等,必要时及时就医。同时,可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
申请人身保护令的范文
299人看过
-
女子遭家暴申请人身保护令,遭遇家暴怎么申请人身保护令
414人看过
-
男子遭妻子威胁跟踪后,申请人身保护令,如何申请人身保护令?
484人看过
-
网上申请人身保护令行吗?
56人看过
-
申请人如何获得人身保护令?
182人看过
-
人身保护令申请书(2024范文)
127人看过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离婚诉讼的完整流程: 1、有二审:起诉→受理→审理→调解→判决→上诉→二审→判决立即生效 2、... 更多>
-
申请人身保护令的认定问题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26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书面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人民法院收到人身安全保护措施的申请后,应当迅速对申请的形式要件及是否存在家庭暴力危险的证据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在审查是否存在家庭暴力危险的证据时,可以根据案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本着灵活、便捷的原则适当简化。对于是否存在家庭暴力危险,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均可以提交证明自己主张的证据,必要时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职权调取证
-
有需要申请人身保护令的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03人身保护令需要申请。 1、申请人身保护令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书面方式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若禁止者违反保护令的,将会变成藐视法庭的公诉案件; 2、对尚不构成犯罪的,法院将给予训诫,并可以进行罚款或者拘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当事人是无民事行
-
2022年如何申请人身保护令,人身保护令有效期是多久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25向受害人经常居住地、加害人经常居住地或家庭暴力行为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人身保护令有效期是最长为六个月。 《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条规定,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效期不超过六个月,自作出之日起生效。人身安全保护令失效前,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撤销、变更或者延长。
-
因家庭暴力无法申请人身保护令的,可以向哪个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01人身保护令,是为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防止家庭暴力继续发生,根据申请人申请,由法院核发的具有强制力的裁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条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居民
-
被保护人申请人身保护令需要多久才能办理?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04向受害人经常居住地、加害人经常居住地或家庭暴力行为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人身保护令有效期是最长为六个月。 《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条规定,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效期不超过六个月,自作出之日起生效。人身安全保护令失效前,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撤销、变更或者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