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抚养费原则上的给付期限是到子女成年。因此,给予抚养费原则期限一般是支付到子女18周岁为止。同时,如果子女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的,父母也可停止给付抚育费。但是,18周岁以后,有下列情况,应当继续支付抚养费:
(1)成年子女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
(2)成年子女尚在校就读的;
(3)成年子女确无生活能力和条件的。
一、离婚孩子抚养费给多少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人民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时,一般是根据以下三大标准来确定:
1、子女的实际需要。
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二、离婚孩子抚养权怎么判定标准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会判给女方。两周岁以下的子女,属于哺乳期内,为保证婴儿的发育成长,一般应随母方生活。
2、两周岁以上的子女,会优先考虑条件较好的一方抚养孩子。
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主要考虑:经济状况、个人素质、生活环境、对子女的责任感、以及与子女的感情亲密程度等。
3、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随母生活发生争议的,应考虑子女本人的意见。
4、父母双方可协议轮流抚养子女,这个会根据双方自愿达成的抚养协议,或者在法院的参与下达成抚养协议。
5、夫妻离婚后,非直接抚养方负担子女抚养费标准。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是父母的权利和义务。父母离婚后,对子女仍有相同的抚养责任,仍有负担子女抚养费的平等义务,直至子女年满18周岁为止。
-
男方不抚养小孩离婚孩子应该归谁抚养呀
176人看过
-
女人离婚应该要孩子抚养权吗
162人看过
-
得来应该怎么处理离婚孩子抚养权纠纷
297人看过
-
一般离婚时,孩子抚养费应该写多少,离婚时子女抚养费
421人看过
-
事实婚姻离婚孩子归谁,孩子的抚养权应该怎么争取呢?
187人看过
-
抚养孩子的一方不抚养应该怎么办
96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离婚后,孩子抚养费应该是多少,孩子抚养费怎么算,离婚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15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4.离婚孩子抚养费标准并不是一定就按上述比例去支付的,除了参照工资收入比例的标准外,还应该考虑:孩子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经济
-
离婚时孩子抚养权怎么判, 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应该怎么处理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28参考如下 1、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 2、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的,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3、父母双方协商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
离婚孩子归我,两人孩子抚养费应该怎么分重庆在线咨询 2021-10-18离婚儿童抚养费由双方协商确定,不能协商的法院按以下标准判决 1、如果有固定收入,抚养费一般可以按月总收入的20%到30%的比例支付。 2、如果没有固定收入,抚养费的金额可以根据当年的总收入和业界的平均收入来决定。 3、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
男方不抚养小孩离婚孩子应该归谁抚养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031、男方不抚养小孩离婚孩子应该归孩子母亲抚养。 2、但是子女由女方直接抚养的,男方就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 3、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4、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5、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男方作为孩子父亲不得随意拒绝。
-
八岁孩子离婚应该什么抚养费北京在线咨询 2023-08-13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