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下列条件的,能构成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即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是实施了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后果严重的行为。
一、玩忽职守守罪的犯罪构成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严重不负责,不遵纪守法,违反规章制度,玩忽职守,不履行应尽的职责义务,致使国家机关的某项具体工作遭到破坏,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危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侵犯的对象可以是公共财产或者公民的人身及其财产。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必须有违反国家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玩忽职守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所谓玩忽职守的作为,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的行为。有的工作马马虎虎,草率从事,敷衍塞责,违令抗命,极不负责任。有的阳奉阴违,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胡作非为等。所谓玩忽职守的不作为,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尽职责义务的行为。即对于自己应当履行的,而且也有条件履行的职责,不尽自己应尽的职责义务。有的擅离职守,撒手不管;有的虽然未离职守,但却不尽职责,该管不管,该作不作,听之任之等。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和各级司法机关,因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故意不构成本罪,也就是说,行为人对于其行为所造成重大损失结果,在主观上并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过失造成的。也就是他应当知道自己擅离职守或者在职守中马虎从事对待自己的职责,可能会发生一定的社会危害结果,但是他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是虽然已经预见到可能会发生,但他凭借着自己的知识或者经验而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了造成严重损失的危害结果。行为人主观上的过失是针对造成重大损失的结果而言,但并不排斥行为人对违反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或对自己的作为和不作为行为则可能是故意的情形。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不是出于过失,而是出于故意,不仅预见到,而且希望或者放任它的发生,那就不居于玩忽职守的犯罪行为,而构成其他的故意犯罪。
二、玩忽职守罪需要哪些构成要件
玩忽职守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和各级司法机关,因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故意不构成本罪。
三、玩忽职守罪构成特征有哪些
玩忽职守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本罪在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故意不构成本罪,也就是说,行为人对于其行为所造成重大损失结果,在主观上并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过失造成的。
-
办理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案如何确认立案标准
267人看过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量刑幅度是多少?
68人看过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如何处罚?
114人看过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怎么构成的
312人看过
-
关于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的立案标准规定
377人看过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主观方面是如何表现的
150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的规定问题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09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坏和流失罪的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坏或者流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坏和流失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坏或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
-
怎样构成失职,为什么是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啊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27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 严重不负责任,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和其职务要求的文物保护、管理职责,或者在履行职务中敷衍塞责,草率应付,不尽职责。其具体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对馆藏珍贵文物不按《文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固定、专用的库房,设专人管理;库房设备和措施不符合防火、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判多久,该如何规定的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8-16一般只要构成此罪就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必须要造成严重的后果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失职造成珍贵文物一般是针对于国家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而实施的犯罪行为,这都是有规定的。
-
2022年哪些条件会构成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辽宁在线咨询 2022-12-01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客体为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制度; 3、主观上行为人表现为过失; 4、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
-
法院对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如何裁判?海南在线咨询 2023-08-12后果严重的,法院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