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饮酒驾驶:
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5000元,记12分,处以15日以下拘留,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
醉酒驾驶:
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知识关联
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为保障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依法惩处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侦查、起诉、审判实践,制定本意见。
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前款规定的“道路”“机动车”,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八种醉驾从重处罚
(一)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二)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三)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
(四)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
(五)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
(六)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七)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
(八)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大多时候出现于道路交通的相关法律法规中,上述内容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清楚的解答,但是如果上述内容并不能完全解决您遇到的问题,您还可以寻求律师的帮助,律师将能给您提供更为详细的解答,也可以帮你分析怎样能最好的解决您所遇到的问题。
-
关于赡养人相关的问题
59人看过
-
关于判处拘役会开除公职的问题
294人看过
-
拘役裁决中的关键问题
238人看过
-
有关拘役和关系判缓刑的问题
186人看过
-
询问关于婚姻自主权的相关问题
83人看过
-
关于寻衅滋事罪认定与处罚的相关问题
411人看过
-
关于治安处罚500元和拘留的相关问题江西在线咨询 2024-12-06如果受到行政处罚,裁决文书将明确是否涉及拘留和罚款。如果同时涉及拘留和罚款,则需要同时执行;如果仅涉及罚款,则只需要缴纳罚款,无需拘留。处罚文书会注明违法法律,可以根据相关法规进行比对。涉及治安处罚的类型包括警号、罚款、拘留等,通常情况下,罚款和拘留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并行实施。如果需要执行拘留,通常会立即送往拘留所,而不是事后执行。 如果对方存在拘留不执行的情况,则不会执行拘留。 《中华人民
-
关于拘役能不能判缓的问题?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02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享有两项待遇:探亲;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对某一罪犯是否适用拘役刑,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犯罪的客观危害程度较轻,只需要处以短期剥夺人身自由的刑罚;二是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较小,只需要以短期关押,就可以达到教育改造罪犯的目的。
-
-
关于酒驾被拘役后保外的问题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27判处拘役后,如果病情严重危及生命安全或者不能自理的,可以保外就医因为拘役时间最长也就是半年,不是很严重的病情就没有必须办理保外就医了,因为整个程序批下来也是要一段时间的,也可能面临满刑出来了
-
关于猥亵罪拘留15天的相关问题及赔偿金额海南在线咨询 2024-12-08根据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关于猥亵犯罪行为的民事赔偿额度通常在数万元至十余万元人民币之间。在此种情况下,若发生强制猥亵的严重不良行为,且此行为给受害者带来实际经济损失,根据法律规定,加害方应对此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对于赔偿中的医疗费用部分,应依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特定收款凭证确认具体金额,并结合病历记录和确诊证明进行确认。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若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应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