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诽谤多少次构成诽谤诽谤罪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明文规定,判定诽谤罪的构成并非仅以诽谤发生次数为标准,而更应关注诽谤行为所涉及的情节是否达到严重之程度。若诽谤行为已达到“情节严重”这一判定标准,即便非连续性实施诽谤行为,同样可能构成诽谤罪名成立。故此,针对诽谤罪是否成立之问题,需结合具体情形予以具体分析,其中应包括诽谤言论的内容、表达形式、影响范围及其所产生的实际后果等多方面因素。倘若诽谤行为对社会公共秩序及国家利益构成严重威胁,即便未有明确规定诽谤行为的次数限制,亦可能不适用于“告诉的才处理”原则。因此,并无一个固定的诽谤次数可作为判断是否构成诽谤罪的唯一标准,而必须结合具体案情与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诽谤多少次才能构成诽谤罪
对于诽谤罪的法律立案准则,可归纳为以下几点重要要素:
首先,如果同一份诽谤性信息在网络上实际被用户点击或浏览的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的次数也高达五百次以上,就应该被视为符合立案标准之一;
其次,如果该诽谤行为导致受害人或其近亲遭受精神失常、自残甚至自杀等严重后果,那么这也将成为立案的重要依据;再者,如果犯罪嫌疑人在过去两年内曾经因为诽谤而受到过行政处罚,但之后再次实施了诽谤行为,那么这种情况同样可以作为立案的条件;
最后,如果存在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况,例如多次实施诽谤行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等,都有可能构成诽谤罪并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之规定,诽谤罪的成立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诽谤行为的次数,更重要的是看其情节是否达到严重程度。即便存在并非连续持续的诽谤行为,只要情节严重,同样可以认定为诽谤罪。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综合考量個例的具体情况,如内容、方式方法、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等因素。对于那些对公共秩序和国家利益构成实质性威胁的诽谤行为,可能无法适用“告诉的才处理”这一基本原则。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次数标准,而是需要我们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全方位的深入剖析与研究。
-
诽谤罪多少句算诽谤
257人看过
-
诽谤次数超过多少算是诽谤罪
378人看过
-
几次诽谤算得上诽谤罪
341人看过
-
诽谤司法机关构成诽谤罪吗
428人看过
-
几次诽谤会成为诽谤罪的标准
194人看过
-
网络诽谤构成诽谤罪之要件
352人看过
-
-
恶意诽谤构成诽谤罪拘留多少天重庆在线咨询 2023-10-01公然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
诽谤致死构成诽谤罪吗,诽谤罪有哪些认定标准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04诽谤致死构成诽谤罪,诽谤罪的认定标准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
-
关于公司诽谤是否构成诽谤罪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29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商业信誉,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名誉的地位。商品声誉,是指社会公众对一经营者的商品性能、品质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商品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根据刑法第221条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
-
诽谤行为一定会构成诽谤罪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15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民事性质的名誉侵权行为,不仅在违法程度上轻于诽谤犯罪行为以及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而且还具有以下不同: (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