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政法司司长孟杨12日在广东中山举行的“内港澳海关与外资企业对话会”上透露,“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被列为2011年海关总署的首要工作。
孟杨透露,在2011年,海关总署的首要工作是继续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的要求,在专项行动余下的时间内,切实组织好海关系统的专项行动。
孟杨说,海关总署也计划以专项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海关立法,将在年内完成对《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实施办法》的修订工作;规范统一海关向公安机关通报案件工作;强化海关系统各部门之间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协作;探索加强与工商、版权和专利主管部门的执法合作渠道;增加知识产权权利人与海关共享案件信息。
孟杨说,中国海关将进一步推进国际海关执法合作。目前海关总署已通过签署合作备忘录和行动计划的方式,分别和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和韩国海关正式建立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合作机制。双方通过开展统计交换、案件信息交换、执法人员和经验交流,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2011年,海关总署除继续与上述国家的海关开展执法合作外,还将进一步扩宽国际执法的领域。其中包括:除与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协商修订知识产权执法合作备忘录外,还将与美国移民海关局开展知识产权执法合作;鼓励各关与外国对口口岸海关开展知识产权执法合作。
此外,海关总署将继续支持广东分署与香港和澳门海关开展执法合作,同时研究海关总署与香港和澳门海关开展知识产权合作的措施。
由海关总署主办的“内港澳海关与外资企业对话会”12日在中山举行,来自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海关执法人员参加了此次对话会。中国海关总署每年年初都循例举办一次与业界的知识产权对话会,到今年已连续举行了6次。本次对话会还首次邀请了各国驻华使馆的海关专员和知识产权专员、中国美国商会、欧盟中国商会参加。(新华网
记者
魏蒙)
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外资企业的全部资本属于外国投资者所有。即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以货币或者其他法定投资方式投资,全部财产... 更多>
-
淘宝知识产权保护与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策略四川在线咨询 2024-11-13权利证明: a. 如果投诉方是知识产权人本人,请提供专利证书、商标注册证、著作权证书等有效证件。 b. 如果投诉方不是知识产权人本人,请提供专利证书、商标注册证、著作权证书,以及知识产权人授权投诉方进行投诉的证明文件(需有知识产权人签字盖章)。 鉴于我国仅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实行形式审查制度,其权利稳定与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为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维护平台的正常经营秩序,对于20
-
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侵犯了哪项知识产权安徽在线咨询 2022-09-301、假冒伪劣产品销售出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可以按照申请赔偿,以造成的损失为赔偿基础。如果是食品的,可以要求十倍的购买价格赔偿。2、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单位,工商部门可以对其进行,并将产品销毁。3、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较大的,可追究“生产销售假冒商品罪”刑事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
-
公司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假冒伪劣是商标侵权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16《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六十七条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假冒伪劣商品和假冒伪劣产品移送标准湖南在线咨询 2023-12-23假冒伪劣产品移送标准为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
能否将违反国家禁止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视为销售假冒伪劣罪?广西在线咨询 2024-11-08以下所有商品无论是否符合特定条件进行销售,皆应视为涉及非法制品行为: 1. 在未经注册商标所有权人明确许可的情况下,在同类型或相似类别的商品上擅自采用与其注册商标完全相同或极其相近似的标识。 2. 通过仿制或欺诈手段,制造或滥用其他商品的认证标志、知名优质标志、批准文号、原产地、企业名称、字号、地址或代码标识等。 3. 在商品中混入杂质、假货、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行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