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变更合同未变更部分不合法,即关于工作内容部分不合法。其他的合同条款只要符合法律规定,且原先是双方平等协商签订的应当合法。
一、婚前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力
根据规定,在婚前协议满足以下的条件时,它是产生效力的,不然就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1、我国法律规定,婚前协议只要内容上不违反法律规定,它在法律上就是生效的。
2、婚前协议一般是对财产的分配作出协议,如果对以后孩子的抚养权,或者各种人身上的规定,就是不合法的。
3、婚前协议在格式上没有严格的要求,只要内容能够表达双方的真实意思就是一份可以生效的协议。
4、是否公证并影响该合同的效力,合同自成立时起即生效。
二、3期女员工调岗降薪合法吗?
三期女员工调岗降薪要经过双方的同意,不然就是不合法的。工作岗位和工资标准作为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经企业与员工协商一致是可以变更的,即女员工在“三期”内,双方亦可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调整“三期”女员工的岗位、降低工资等。
三、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什么
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合法原则:合法原则要求劳动合同的形式合法和内容合法。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除非全日制用工外,都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内容必须具备必备条款,且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2)公平原则:公平原则要求劳动合同内容公平合理,用人单位不得以强势地位压制劳动者而制定显失公平的合同条款。
(3)平等自愿原则: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法律地位平等,订立劳动合同完全是出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真实意思的表示,出于自愿而签订。
(4)协商一致原则:协商一致原则是指合同条款是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的,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不得强迫订立劳动合同。
(5)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一项社会基本道德原则,为人处世均应当遵循该原则。
-
事实变更合同未变更合法吗
255人看过
-
数量变更可以进行合同变更吗
143人看过
-
可以变更一方如何变更合同?
410人看过
-
劳动合同变更变更起效期限可以吗
229人看过
-
什么是事实合同变更
382人看过
-
变更监事可以网上变更么
52人看过
婚前协议,是指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为结婚而签订的、于婚后生效的具有法定约束力的书面协议。协议书的内容是对双方各自的财产和债务范围以及权利归属等问题实现作出约定,以免将来离婚或其他事项产生争议。... 更多>
-
劳动合同可以变更吗,现在还可以变更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1-11-19《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劳动合同变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劳动合同的变更应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持有。
-
什么情况下可以变更变更合同贵州在线咨询 2023-06-19合同变更是指合同的主体和内容以及客体的变更。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合同变更是很常见的。主要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合同的预期目的。 根据有关规定,并结合实践,当事人主要因下列原因可以变更合同: 1、因不可抗力使合同不能履行而变更和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约定的部分义务不能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变更合同。 2、因情势变化致使合同履行显失公平而变更这里讲的情势,不包括商业风险在内。 3、因当事人违约而变更合同因当事人违
-
合同期限的变更是实质性的变更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13变更合同履行日期属于实质性变更。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八条的规定,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第五百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第五百四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
-
可变更合同有哪些可以变更的种类?福建在线咨询 2023-06-271,由合同性质和内容决定当事人一方可变更合同。有的合同是为当事人一方的利益而设立的也有一些合同的某些条款是专为当事人一方利益约定的。由于在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放弃自己应得的利益,因此,对于这些合同,如果当事人一方在订立合同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再需要合同为其带来利益,则可以变更合同。 2,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双方在进行协商时,意思表示必须是明确的,
-
2022年劳动合同变更也可以变更时间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20可以。 劳动合同的变更也应该和劳动合同的签订一样,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并且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任何一方不能擅自变更劳动合同。 一般来说,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例如用人单位调整生产任务、转产、企业合并、分立等; (二)就业者方面的原因,例如因意外事故致伤、致残,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需要另行安排工作的;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