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死不救应不应该立法的争议是很久就存在的了,有利有弊。
利
见死不救需要用法律进行指引
应该立法惩罚见死不救者。我们国家的道德滑坡严重,特别是受一些司法案例影响,讹诈救助者、诬陷好人的情况让社会风气变得很坏。需要通过法律进行道德指引,而案例也往往是推动法律产生的动力。
立法可以让人们有罪恶感
法律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立法之后人们就会有责任感。这是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的区别,法律会让人有罪恶感,而道德只会让人产生愧疚感。罪恶感是很难消除的,而愧疚感会被一些合理化的东西消除。
通过立法可以让人们重新定位
如果立法规定见死不救要受到处罚,人们就会重新定位。假如我救助了,我还能得到良心的安定;假如我不救助,可能会受到处罚。因此,法律可以更好地规范人的行为,让人们对需要帮助者进行施救。
弊
这是道德规范,不能用法律处理
见死不救,是一种不作为行为。不作为行为要入罪都是有一个“法定的职责”为前提。而见死不救,只是一种道德义务。道德义务不能用刑法来处理,只能用道德教育、良知唤起、社会奖励来解决。
立法更可能会导致“每个人都躲远点”
中国人为此可以遇事躲着走、以免牵扯太多麻烦。真要有人出意外了,人们都躲得远远的,连看看情况再做打算的可能性都大大降低。要是真从”见死不救”变成“每个人都躲远点”,这就违背立法的初衷
道德不是靠惩罚养成的
道德沦丧或助人为乐都是有根据。社会现象是很复杂的,要从多方面去观察。道德不是靠惩罚养成的,用法律手段惩处“见死不救”既没有必要,也很难操作;不如将精力放在加强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
-
见死不救犯法吗见死不救是否犯法?
473人看过
-
见死不救应该受到哪些处罚
89人看过
-
见死不救的陌生人是否犯法?
419人看过
-
见死不救是否应该被视为对社会公义的不尊重?
351人看过
-
法律可否惩治见死不救
198人看过
-
见死不救见危不救违法犯罪吗
274人看过
-
见死不救应该受到处罚吗,见死不救应该负法律责任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3-03-24见死不救,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二是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对于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那行为人是触犯刑法的。一般定性为故意杀人罪。例如,张三抱着邻居的五岁小孩出去玩耍,小孩掉进粪坑里,张三嫌脏而不救导致小孩溺亡,那张三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按故意杀人罪来定罪处罚。又如嫖客到卖淫场所嫖娼时突发心脏病,妓女不救,也涉嫌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对于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不构成犯
-
争鸣:“见死不救”,是否有罪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21看是否有救助的义务和救助的能力,对于前者如父母面对孩子受到生命威胁,负有救助的义务,又如成年人带孩子出门游玩导致孩子陷入陷阱,也有救助义务,还有保姆对婴儿的合同义务等等。而后者指法律不强人所难。还要看有没有本事救,还能不能救,有的人直接遇险身亡,根本救不了的。总的来说还得结合实际具体分析。
-
-
刑法中的见死不救是否有法律可以进行规定?立法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江苏在线咨询 2022-01-21早在2001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就有32名代表建议刑法增加“见死不救和见死不救罪”两项新罪名,立法内容包括犯罪行为的法律界定和惩治条款等。据关注此案的相关法律专家认为,不论是传统法律还是现行法律,都没有对“见死不救”行为进行约束,这在刑法上算是一个空白,但要想通过立法填补这个空白,仍然存在很大的难度。首先,“见死不救”不符合刑法主客观相一致的立法原则,需要从民法中引进“无过错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
-
2022年法律可否惩治见死不救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24对他人有救助义务的人见死不救的,法律会进行惩治,但是对他人没有救助义务的人见死不救的,法律不会进行惩治。但法律还是会鼓励人民积极伸出援手,例如,《民法典》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