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已告一段落,“双打”活动的开展,使山西省基本形成尊重他人专利权、自主创新、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绝无收兵之时,本次专项行动结束后,如何积极探索专利保护的长效机制,极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长效化、常态化又是山西省知识产权局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山西省知识产权局又进一步采取措施,结合山西省知识产权工作实际,不断探索建立加强专利保护的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我国专利法再次修改后,山西省已及时修改出台了新的《山西省专利管理办法》。下一步,将抓紧修改《专利实施和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规范专利行政执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八月份专门选派人员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的专利行政执法培训班,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行政执法证,进一步充实执法队伍。切实发挥“12330”公益服务电话和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的作用,做好维权服务、移送等各项工作,完善专利行政执法与司法的有效衔接。
三是加强横向联系。山西省知识产权局还组织部分市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参加国家局组织的执法工作研讨班,就专利保护和执法、地方立法工作经验方面向兄弟单位学习,并对山西省当前执法涉及的法律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和整理。
四是加大工作力度。7月份根据工作实际,转发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强专利行政执法工作的决定》,并针对山西省的专利行政执法现状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专利行政执法制度建设、机制建设、能力建设,激励和引导各市专利管理部门加强执法办案工作,提高执法工作的积极性、创新性、规范性与科学性,维护权利人与有关各界合法权益,营造创新与发展的良好环境,必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是继续抓好专项治理。特别是狠抓专利群体侵权、反复侵权、恶意侵权和假冒专利行为,使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治理常态化。
-
侵犯知识产权打击力度空前
72人看过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建立有效知识产权机制
310人看过
-
打击互联网领域侵犯知识产权
387人看过
-
最高检: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289人看过
-
如何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投诉举报机制
219人看过
-
海关打击侵犯备案知识产权行为
227人看过
国家知识产权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为副部级。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 更多>
-
侵犯知识产权罪与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界限是什么,侵犯知识产权罪包括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7从外延上说,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比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外延要广。但在我国,基本一致。侵犯知识产权罪是指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许可,非法利用其知识产权,侵犯国家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秩序和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侵犯知识产权罪包括: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或者销售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假冒专利罪;侵
-
关于知识产权的侵权知识广西在线咨询 2021-08-01会展行业是一个比较容易遭受知识产权侵权困扰的行业。一方面,展会活动本身作为一种“知识型”和“服务型”产品,其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名称、品牌、举办历史等无形资产方面,如果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题材类似的展会重复举办的问题自然难以避免;另一方面,从参展商角度,在展会上亮相的几乎全是最新的产品或技术,如果这些产品和技术得不到有效保护,企业的损失将相当惨重。通常所说的展会中知识产权保护是指参展商展出的新产品
-
侵犯知识产权有哪些行为,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河北在线咨询 2021-03-061、未经授权,在生产、经营、广告、宣传、表演和其他活动中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特殊标志、专利、作品和其他创作成果; 2、伪造、擅自制造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标识、特殊标志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商标标识、特殊标志; 3、变相利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特殊标志、专利、作品和其他创作成果; 4、未经授权,在企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注册和网站、域名、地名、建筑物、构筑物、场所等名称中使用
-
侵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民事责任是什么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04侵犯知识产权的民事侵权责任如下:排除妨碍、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恢复原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侵犯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应当依法就其侵权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
-
知识产权知识什么是骗局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22这种情况可能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超过五千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九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