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体制改革的问题与方向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10:31:38 359 人看过

2008年9月25日至26日,由我国著名民商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梁慧星教授倡议发起,以探讨中国仲裁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宗旨的中国仲裁论坛第三次会议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本届论坛由湖南大学法学院承办,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及其华南分会、北京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仲)、长沙、广州、惠州、湘潭、邯郸、郑州、太原、鄂尔多斯等仲裁委员会工作人员和部分资深仲裁员,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华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湘潭大学、中南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及相关机构的研究人员参加了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自1995年实施至今,中国仲裁伴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突飞猛进,成绩显著,但也开始遭遇制度上的瓶颈。针对实践中出现的仲裁机构体制方面的问题,2007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梁慧星先生等十五位委员向大会提交了《关于纠正将仲裁收费作为行政事业性收费错误的提案》;2008年的两会上,梁慧星先生作为人大代表,再次提出了《关于开展仲裁法执法检查纠正商事仲裁行政化错误倾向的建议》的议案,建议全国人大对仲裁法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内容包括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行政体制改革方针,尽快纠正商事仲裁行政化的错误倾向,纠正政府法制部门与仲裁机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合署办公和人、财、物不分的现象,纠正将仲裁机构列入行政机关或行政性事业单位序列的错误做法,保证商事仲裁的民间性、独立性、自主性和公益性,并在广泛听取仲裁机构、仲裁员、相关专家、学者、商会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尽快组建真正属于民间性自律组织的中国仲裁协会。

本届论坛上,仲裁实践中面临的机构性质问题、机构的资产财务管理问题,以及因此引发的仲裁发展方向等问题成为论坛讨论的焦点。对此,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副主任金锦萍博士提交了题为《仲裁机构的发展方向:非营利法人》的论文,就仲裁机构应将非营利法人作为发展方向作了主题发言,引发广泛讨论;原兰州市法制办副主任罗应龙先生则结合其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系统分析了所谓中国特色仲裁的本质和产生根源。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傅郁林教授与原贸仲华南分会副主任肖志明先生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中国仲裁协会如何成立及其制度规范等问题的建议。

仲裁机构的资产性质和财务管理体制问题在仲裁实务和理论界,以及相关国有资产管理领域等认识尚存分歧,已经成为制约仲裁机构发展的制度瓶颈之一,深入的理论研究乏善可陈。但在本次论坛上,北京大学法学院邓峰副教授和资深仲裁员王家路先生合作的《仲裁机构国有资产的定性》一文,以及北仲王红松秘书长总结长期仲裁实践拟就的《尽快解决仲裁收费收支两条线问题》论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兼顾理论与实务,相得益彰。这两篇文章对进一步深化仲裁机构改革、促进仲裁机构良性发展无疑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将犁

发言摘登

梁慧星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仲裁法是发展仲裁的基本法,必须遵守,要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尊严;仲裁法中规定仲裁机构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以及没有规定仲裁机构的主管机关,这些都是仲裁的性质决定的,是必然的。

费宗祎

(最高人民法院原审委会员、资深仲裁员):

有人认为党的领导、政府支持就是中国特色,但是政府支持仲裁并非中国特色,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支持仲裁的力度都很大;

同时,政府支持并不等于政府管理,如果将二者等同,势必违背商事仲裁的发展规律。仲裁协会的成立不能突破仲裁法的规定,没有依据的权力不能写入协会的章程。

刘慧珊

(外交学院教授、资深仲裁员):

仲裁关键一条是强调民间性。现在实务界还有说仲裁是准司法性的,这种理念我认为是错误的。仲裁是非诉讼、非行政性的解决争议的方式。仲裁很大的特点是当事人授权来解决纠纷,国家从法律上来保证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仲裁是市场经济产生的,而且仲裁也应当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

肖志明

(原贸仲华南分会副主任):

成立仲裁协会过程中,要重视商事仲裁的民间性特性,协会的章程应体现协会自主、自治、自律的特点,起草协会章程的过程应当增加透明度,广泛征求仲裁界和学界的意见,借鉴其他行业协会章程中可资参考的内容。

金锦萍

(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仲裁机构的独立性、非营利性、民间性、公益性等特征要求仲裁机构与政府部门分离,非营利法人的形式有望成为仲裁机构改革的方向。非营利法人与营利组织(比如公司)的本质区别在于非营利法人所奉行的禁止分配规则。即非营利法人可以从事经营性业务并收取费用,只要该商事活动符合法律规定以及本组织章程所确定的宗旨。只是对于所获得的利益,非营利法人的所有成员、内部人员都不得予以分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4日 17: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商事仲裁相关文章
  •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几个具体问题
    关于工资制并按岗位技能工资计发养老金的企业,统一制度后不得再以岗位技能工资作为老办法计发待遇的基数,老办法计算养老金的基数一律按内劳险字(1998)13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在具体处理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考虑试行岗位技能工资至1997年的增资因素或采取加发补贴逐年过渡的办法解决,具体办法由盟市确定。企业职工因工致残,有关待遇及支付渠道应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内政办发[1997]58号)文件规定执行,不再办理退休手续,已经办理的不再更改。职工办理退休,正常退休从到龄的下一个月起领取养老金,因病或非因工致残退休、特殊工种退休,从批准退休的下一个月起领取养老金。已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不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已经办理退休的,到龄前领取的养老金由原渠道支付,单位和个人要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按事业单位养老金调整机制,所增加的离退休人员养老
    2023-04-25
    448人看过
  • 试论仲裁机构的定位与改革
    〔摘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仲裁是一项具有社会公益功能的社会事业,极富挑战性和探索性。我国仲裁改革需要重新认识仲裁机构的性质定位,重视仲裁的非营利性,把仲裁机构当作非营利机构来认识,比较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仲裁机构的改革与发展应该进行理论创新,树立仲裁市场化、服务化、社会化、高效化的观念,进行仲裁政策环境、政府推动方式、战略规划机制、仲裁机构自身建设等全方位的创新。〔关键词〕仲裁机构改革发展创新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应该协调前进。经济建设至关重要事关全体人民的福祉和社会进步,与此同时,一定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特别是在社会事业、公共产品等方面的社会发展。仲裁是一项具有社会公益功能的事业参见王生长:《创新求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仲裁事业》,载《仲载与法律》2003年第1期。面对全
    2023-04-25
    334人看过
  • 论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改革
    为了及时、公正地处理劳动争议,协调、稳定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改革和完善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势在必行,我国目前实行“一裁两审”,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要程序,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先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处理,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他们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制度,但对劳动争议仲裁的监督缺乏必要而有效的机制,因此,长期以来,仲裁监督仅限于较不严格的内部监督,《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款仅规定“仲裁委员会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这使得在仲裁实践中很难把握。许多仲裁机构在民事诉讼中采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的四类劳动争议。在实践中,许多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不受理许多争议,是因为法律上对受理的范围没有明确规定,具体来说,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弊端有以下几
    2023-05-07
    433人看过
  • 体制改革和分配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很多企业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它们有的是具有共性的热点难点问题,有的属于个别问题。根据为国有企业提供重组咨询的经验,我们列出了一些常见的问题,并给出了启发性的解决方案,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认为,对于改制后的富余人员,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发展新业务和转岗培训来吸纳他们。如果暂时没有新的业务发展,也可以通过竞聘上岗,结合在职培训,逐步分流富余人员来解决,如拖欠的工资、医疗费、未归还的集资款等,应当在改制时用资产清偿。在职工自愿的条件下,改制企业还可以将未归还的筹资、医疗、工资等负债转为改制企业的股权。对拖欠的各类社会保险,应在体制改革前缴纳3.主营企业对改制后的改制企业给予的扶持政策对主辅业改制后的企业,除了享受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外,对原主业的扶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很多改制企业的成立都是为了分流原主业的富余人员,或者吸纳原主业的许多富余人员。为了使改制后的企业能够正常运转,
    2023-05-07
    333人看过
  • 个税改革方向具体内容
    据11月5日报道:上周,社会调查中心与某新闻中心就个人所得税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3698名参与者中,有97.0%的人认为目前的个税起征点不合适,与此同时,有同样比例的人期待能将其调高。同日,该报评论员曹-林又以评论跟进,指出97%公众期待提高个税起征点说明在畸高的房价和普遍性的物价上涨压力下,纳税人对当下偏低的个税起征点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他认为当下中国的税负不公,正典型地表现在个税起征点的偏低上。另据10月29日报道:在10月28日清华大学举办的“财政现状与改革方向研讨会”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也提出了“可以考虑大幅度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的观点。他认为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应该是促进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收入公平分配。上述媒体报道所称的个税“起征点”,实际上就是税务部门所称的个税“扣除额”,也就是个税“免征额”。学者和评者都认为:当下中国纳税人降低个税扣除额的诉求,并非只是站在自私经
    2023-05-04
    406人看过
  • 浅议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我国的劳动纠纷日益增多,也日趋复杂。1980年代确立起来的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同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也突现出来,其改革问题也成为一个被广泛讨论的话题。一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简述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是指由劳动争议处理的各种机构和方式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的各自地位和相互关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一般认为,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为“一调一裁两审”制,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三种。依劳动法第19条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6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前为劳动部)的相关解释,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未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的案件,人
    2023-04-21
    219人看过
换一批
#仲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商业仲裁是指买卖双方在纠纷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签订书面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双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 仲裁协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争议发生之前订立的,它通常作为合同中的一项仲裁条款出现;另一种是在争议之后订立的,它是... 更多>

    #商事仲裁
    相关咨询
    • 企业改革改制中的人员安置的问题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22
      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改制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劳动部关于企业实施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中履行劳动合同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834号)第2条:“二、在企业实施股份
    • 劳动仲裁的具体时间限制问题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2-04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若是仲裁庭超过仲裁期限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14
      近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勾勒了方向。《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完善土地二级市场等改革措施。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的大幕已经开启。改革开放以来,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拍卖制度等为代表的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然而,我国目前的
    •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09
      以往的中共四中全会多聚焦于党风建设,分析认为这一届选择依法治国为主题,反映出执政党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的重大政策考量,依法治国是保证改革能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通过完善法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来更好深化改革,实现改革目标。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后高压反腐,大力简政放权,并通过惩治和改革,解决日益突出的司法不公问题。相信在此次全会上,中央将提出更为具体有效举措。
    • 询问标题:国企改革工人的相关问题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20
      国企员工经济赔偿金的通常准则对于按照正常流程进行改革的国有公司,根据财企2002313号文件精神,公司支付的经济赔偿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限定准则的,按照限定执行无限定准则的,按照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限定的准则执行。尽管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经济赔偿准则在肯定程度上有所分别,其主要限定还是参考了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的有关限定。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限定的具体准则为,根据劳动者在本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