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企业会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求职前可先查查该企业的劳动保障信用等级。昨天,记者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在我市建立劳动保障诚信档案的用人单位中,温州港集团有限公司等83家用人单位被评定为劳动保障书面审查A级信用单位。
我市从2006年起开展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内容包括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劳动用工、职业培训、劳动合同、工时制度、劳动工资、社会保险等七大方面情况,并建立起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档案。审查结果及定级情况将记入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诚信档案,并作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评定企业用工诚信情况的重要依据,如活力和谐企业、诚信企业、省市知名商标等评选活动。
今年,我市共有620家市属用人单位参加了劳动保障书面审查。经综合评定,确认83家用人单位为劳动保障管理信用A级单位;306家用人单位为信用B级单位;33家用人单位为信用C级单位;1家用人单位为失信单位。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提醒,经审查不合格的用人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改;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用人单位,将作为重点监察对象,并按有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依法予以处理。
一、社会保险的维权
对用人单位违反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瞒报、漏报少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侵害劳动者社会保险合法权益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或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投诉。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423号)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责令其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参保单位应以报盘方式申报缴费基数,社保经办机构提供拷盘服务;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A级信誉单位等社会保险诚信度较好的参保单位可实行缴费基数网上申报。自由职业者于7月1日起到缴费银行进行缴费基数申报,当年不申报,银行不予扣款,已参加医保的就会中断缴费,将会影响其个人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
维权先应遵纪守法守约
285人看过
-
单位不遵守私人社保规定将违法吗
192人看过
-
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情况专项检查
95人看过
-
不遵守劳动纪律的含义
58人看过
-
国企不遵守劳动法能否告纪委
438人看过
-
社区矫正人员遵纪守法怎么写
399人看过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
单位不遵守劳动法如何投诉湖北在线咨询 2023-04-12一、单位不遵守劳动法如何投诉 单位不遵守劳动法,可以直接联系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劳动监察部门对于单位的违法行为会予以处罚。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实,为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
-
用人单位应当遵循劳动法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哪些劳动保护规定?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15《劳动法》第52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主要指: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伤亡事故和职业病调查处理制度。 “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是指关于消除、限制或预防劳动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保障设备、生产正常运行而制
-
带头遵纪守法行贿罪湖南在线咨询 2023-07-15《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
被用人单位辞退,还应遵守协议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05被单位辞退,如果单位还按照协议约定支付员工补助金,那么员工就需要遵守,如果单位并没有支付员工补偿金,是不需要继续遵守了。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
-
用人单位为员工延长试用期应该遵守法律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11用人单位不能无故延长试用期。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