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保险由单位缴纳,占基数的0.8%,个人无需缴纳。要享受生育保险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用人单位为职工累计缴费满1年以上,并继续为其缴费;2.符合国家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规定。通常,女方缴纳生育保险,无论男方是否缴纳,女方都可享受保险。女方不缴纳,仅男方缴纳,则女方不能享受保险。若双方都缴纳,女方符合晚育(24岁后)且为初育,则男方可享受30天的晚育奖励假。
生育假期有多少天年的规定是怎样的
生育假也就是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
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难产,增加产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6、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产假期间的工资:
1、如果没有参加生育保险,那么产假工资,按照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2、如果已经参加生育保险,那么在产假期间可享受生育津贴,这也就是产假工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条男女双方晚婚的,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十四日。女方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六十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七日。增加的婚假、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各地男人陪产假规定一般来说,相关劳动法规并无关于陪产假的明确规定,具体要看各地方、各企业的实际操作。有的地方或企业就可以,有的就不行。如果你的状况特殊,比如生活困难,妻子实在无人照顾,或医院方面有相关的要求,可向单位申请困难补助或照顾。建议咨询所在省、当地的劳动部门。
-
女性在生育期是否享受工资?
126人看过
-
产假男性是否享有?
346人看过
-
男性生育保险购买,其妻子能否享受?
72人看过
-
生育假期权益:女性职工能享受多少天的产假?
385人看过
-
中国的男人是否享有生育权?
144人看过
-
您是否有权享受强制性年假
439人看过
假期是指国家法定的假日,也指单位规定的休假日。除双休日外,我国国定假期为元旦、春节、清明、劳动节、端午、中秋、国庆。 公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要达到这一目标,广... 更多>
-
产假期间生育的男性是否享受产假甘肃在线咨询 2021-12-21男性不享受产假,但有些地方规定妻子怀孕生产,丈夫享受产假。产假只有孕妇享受,产假98天,其中产前15天;难产,产假15天;多胎,每个婴儿,产假15天。用人单位不得因孕妇、分娩、哺乳而降低工资、解雇、终止劳动或者就业合同。
-
深圳女性生育终止生育是否可以继续享受产假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18已婚妇女23周岁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仍可按现行规定享受15天晚育假,也就是可以休143天产假!根据《深圳经济特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职工实行晚育并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除按国家、广东省有关规定享受假期优待外,女方增加产假十五天。现该条例正在修订过程中,在该条例正式修订颁布之前,该规定仍应继续执行。即,已婚妇女23周岁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仍可按现行规定享受十五天晚育假。在不考虑
-
男性可以享受生育津贴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1-12-26男方不可以领生育津贴。男方不享有国家规定的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国家法律、法规对在职妇女因生育而暂时离开其工作岗位的津贴。生育津贴意于帮助职业妇女尽快恢复劳动力,重返岗位。男方虽然不能领取生育津贴,但是可以申请领取护理津贴。申请领取护理津贴,需要在之前参加保险。
-
怀孕生育是否能享受产假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22怀孕后跟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可以享受产假待遇。另外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不是从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建立。 如已参加生育保险的,则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若未参加生育保险的,则由用人单位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支付。 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特别保护法》 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
-
男方是否享受生育保险报销?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0苏州市区统筹范围(市本级、姑苏区、高新区、吴中区和相城区)参保男职工符合以下条件可享受未就业配偶一次性生育补贴: (1)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和法定生育条件; (2)配偶生育(或因生育引起的流产、引产)时,男参保人员参加生育保险并正常缴纳生育保险费;其中:单位参保职工的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灵活就业参保人员缴纳职工医疗保险费的,视同其缴纳同期生育保险费。 (3)配偶未就业,且未参加城镇居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