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的转让债务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25 17:31:14 175 人看过

可以依法转让不当得利之债。不当得利之债是指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债权人转让不当得利之债的,应当通知债务人。

一、退款成功货不退是不是违法行为

退款成功后不退货的,犯法,此时货物属于不当得利,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

二、错发工资是否可以追回

工资发错了可以追回,工资发错时,员工属于不当得利,给单位造成了损失,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享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属于债权,即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

三、不当得利是指什么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依据损害他人所获得的利益。当受益人为恶意时,返还范围限于获得利益和损失利益较大的;受益人先是善意,后是恶意的,返还范围限于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此外,恶意受益人将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的,恶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不受影响。因为恶意不当得利人应当返还利益,即使利益不存在,恶意得利人的不当得利返还义务也不受影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5日 20:3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不当得利相关文章
  • 债权不得转让的情形不得转让债权的条件
    只有符合下列条件的债权才能转让,不符合下列条件的,不能转让。1、合法有效的债权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债权的有效存在是债权转让的前提。以无效债权转让他人,或者以已经消灭的债权转让他人,是转让的目标。这一限制性规定的意义在于防止受让人、国家和集体利益受到损害。二、转让不得改变债权的主要内容。虽然债权作为法锁的概念已经消失,但债权转让只是主体上的化。如果债务的主要内容发生变化,就会出现新的合同关系,而不是转让性质。债务内容的变化包括类型、数量、质量规格、债务性质、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结算方式等。债务的非主要内容变更不会影响法律关系。但债务类型、标的物质量规格、债务性质等主要内容发生变化后,不再与原债相同。3、债权转让人和受让人必须达成债权转让协议。债权转让是一种处分行为,必须符合民事行为的有效条件。转让人必须符合资格,即具有处分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双方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不是真实意思
    2023-08-08
    56人看过
  • 债务人不当得利所引发债务的范畴
    因债务人不当得利所产生的债务有:债务人无法律上的原因获得利益而致使他人受到损害时,应将该不当得利返还给受损人,受损人因此而产生的对不当得利的返还请求权为共益债权。但是,债务人的不当得利必须发生于破产程序开始之后,才能列为破产债权。若受损人的不当得利的返还请求权发生于破产程序开始之前,则为一般破产债权,只能依破产程序行使权利。在破产程序开始后,债务人取得不当得利,使债务人的财产增加对所有债权人均有利,故因此产生的债务理应列为共益债务而从企业财产中随时支付。债务人财产致人损害去所产生的债务是共益债务新破产法对“债务人财产”和“破产财产”作了清楚的区分。其第30条规定:“破产申请受理时属于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以及破产申请受理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债务人取得的财产,为债务人财产。”在破产清算一章中的第107条规定:“债务人被宣告破产后,债务人称为破产人,债务人财产称为破产财产”。由此可见,在新破产法中,
    2023-07-22
    261人看过
  • 能否将民法典中的不当得利之债进行转让?
    不当得利之债并非基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而产生,虽不属合同之债(合同债权),但亦属债的范畴。我国法律没有规定不当得利债权能否转让,但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并未禁止不当得利之债的转让,不当得利之债不属不可转让之债的范畴。民法典的按份之债有什么规定债权人为二人以上,标的可分,按照份额各自享有债权的,为按份债权;债务人为二人以上,标的可分,按照份额各自负担债务的,为按份债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七条【按份之债】债权人为二人以上,标的可分,按照份额各自享有债权的,为按份债权;债务人为二人以上,标的可分,按照份额各自负担债务的,为按份债务。按份债权人或者按份债务人的份额难以确定的,视为份额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当事人约
    2023-07-05
    479人看过
  • 民法典不当得利的返还义务可以转让吗
    不当得利返还义务可以转让,以使受损失人获得救济,但需取得债权人的同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民法典的第三人返还义务有哪些得利人已经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不当得利定义】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第九百八十八条【第三人返还义务】得利人已经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
    2023-08-02
    140人看过
  • 什么是债权债务和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在不当得利之债中,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负与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遭受损失的人为债权人,他享有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债权人不当得利的返还请求权。债权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所得的不当利益。当利益不存在时,有权要求返还价金。一、不当得利的法律规定是什么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收到损失而自己获得了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还受损失的人。”正是因为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因此虽属既成事实也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当利益应返还给受损失的人。依照法律规定,不当得利能引起不当得利之债。所以,不当得利是一种法律事实,是债的发生根据。二、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1、一方获得利益,包括财产积极增加与
    2023-03-13
    86人看过
  •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如何转让
    一、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如何转让不当得利返还的财产转让属于债权转让,需要满足:1、确定债权是否满足可转让的条件,满足条件的,债权人可以转让债权;2、债权转让人与受让人就债权转让相关条件达成一致意见,并就双方的权利义务签订债权转让合同;3、债权转让人向债务人发出债权转让通知书等。《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是怎样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是指不当得利使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发生不当得利的债权债务关系,受损人享有请求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类型:(一)给付不当得利通说认为,由于给付行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因此可以推论因给付行为而产生的要求返还不当利益请权得。给付,是大陆法系债中的概念,是债权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是债权务共同指向的对象。这里所说的给付是利益予,是指基于某种特定目的积极主动使他人利益
    2023-05-03
    389人看过
  • 债务转让的形式:债务转让
    1、免责的债务承担。是指债务人经债权人同意,将其债务部分或全部移转给第三人负担。免责的债务承担的效力表现在,原债务人脱离债的关系,不再对所移转的债务承担责任(免责);第三人则成为新的债务人,对所承受的债务负责。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除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以外,也随主债务移转给新债务人承担。同时,原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的抗辩权,新债务人亦可以之对抗债权人。2、并存的债务承担。是指债务人不脱离债的关系,第三人加入债的关系,与债务人共同承担债务。在并存的债务承担中,由于原债务人没有脱离债的关系,对债权人的利益不会发生影响,因而原则上无须债权人的同意,只要债务人或第三人通知债权人即可发生效力。债务转让是如何进行的债务转让可以通过当事人签订转让协议的方式进行。1、并且债务转让应当取得债权人的同意,债权人同意的,当然可以进行债务转让;2、如果债权人不同意的,则该债务不得转让,且债务转让的其从权利也一般会
    2023-08-15
    391人看过
  • 不当得利是否构成债务问题
    不当得利属于债务。不当得利之债是债的种类之一。因无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而产生的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不当利息本身并不是违法犯罪的行为,但损失人要求不当得利有返还利益而不返还的,就会违法,如果经法院判决后,得利有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情节严重的,就会构成犯罪。不当得利能否作为夫妻共同债务如果不当得利用于夫妻家庭共同生活需要或者是用于对共有财产的管理上的,视为夫妻共同债务。1、受益人为善意,即不知情,是指受益人取得利益时不知道没用合法根据,其返还利益的范围仅以现存的利益为限,如利益不存在的,受益人不负返还义务。现存利益不限于原物的固有形态,如果形态改变,其财产价值仍然存在或可以代偿,仍然属于现存利益。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时为善意,只有为恶意的,受益人返还的范围应该以恶意开始时的利益范围为准。2、受益人为恶意,即受益人知情,是指受益人受益时明知没有合法根据,受益人应当返还其所得全
    2023-07-10
    409人看过
  • 催讨不当得利债务的技巧和策略
    催讨不当得利债务的方法有协商和诉讼。首选与得利人协商,要求其返还所取得的不当利益,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如果得利人在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其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并且取得的利益也已经不存在了,此种情形下,得利人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反之,得利人应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受损人损失。债务催讨有哪些有效方案1、签署有效的书面合同虽然法律规定合同也可以口头形式达成,而且不签合同也并不等于事后就一定追不回货款,但出于事后口说有凭,避免债务人事后抵赖不承认或狡辩的风险作考虑,签署一份有效的书面合同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围绕容易发生争议的产品规格型号、质量标准、数量、价款以及付款期限、违约责任等方面,要制定、签署有效的条款内容,以客观界定责任,避免事后债务人以质量问题、逾期供货等等借口来逃避、推脱逾期付款责任。另外,出于减少诉讼成本和避免债务人地方保护主义的诉
    2023-07-02
    132人看过
  • 不当得利债务是不是可以继承
    一、不当得利债务是不是可以继承1、不当得利之债不能继承。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二、不当得利之债怎么处理1、不当得利之债的处理即不当得利的法律效力。不当得利一经成立,当事人之间即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受益人为善意,即不知情,是指受益人取得利益时不知道没用合法根据,其返还利益的范围仅以现存的利益为限,如利益不存在的,受益人不负返还义务。现存利益不限于原物的固有形态,如果形态改变,其财产价值仍然存在或可以代偿,仍然属于现存利益。2、受益人为恶意,即受益人知情,是指受益人受益时明知没有合法根据,受益人应当返还其所得全部利益,即时其利益已不存在,也应负责返还。3、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时为善意,之后为恶意的,受益人返还的范围应该以恶意开始时的利益范围为准。4、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
    2023-06-14
    424人看过
  •  如何解决不当得利债务问题?
    这段内容讲述的是催讨不当得利债务的方法,包括协商和起诉。但是,如果得利人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自己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或已经不存在,则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作者强调,在这种情况下,催讨不当得利债务需要有法律依据,否则得利人可以不承担责任。催讨不当得利债务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与得利人进行协商,请求其返还取得的利益;如果协商无果,可以依法向法院起诉。但是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自己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则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 不 当 得 利 如 何 处 理不当得利是指在某种情况下,取得利益的人没有合法依据或者超过其应有的份额。当不当得利发生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得利人应当将所得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如果受损失的人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如果得利人通过合法交易等方式取得的利益,则不予支持。此外,如果受损失的人知道或者
    2023-09-10
    182人看过
  •  债务人获得债权人许可转让债务
    这段内容讲述了在保证期间,债权人同意债务人转让债务时,保证人需要经过书面同意。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债务人转移债务需要经过债权人和保证人的同意,只有经过双重同意,债务人转移债务才会对保证人产生法律效力。这是为了保障保证人的合法权益。在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也要经过保证人的书面同意,否则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移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但债权人和保证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在保证期间,如果债权人同意债务人转让债务,但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那么保证人将不再承担未经其同意转移的债务的保证责任。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在保证期间债务人转移债务的,不仅需要经过债权人的同意,也需要经过保证人的书面同意,只有经过双重同意的前提下,债务人转移债务的才对保证人发生法律效力。这是为了保障保证人的合法权益,因为如果允许债务人在没有经过保证人的同意转移债务的,那么可能出现转移债务的第三人没有偿还债务的能力,那么会
    2023-08-29
    438人看过
  • 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通知债权人吗?
    一、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通知债权人吗?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通知债权人,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释义:本条是关于债权人转让权利应当通知债务人的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是法律赋予其的一项权利,债权人可以在不违反法律和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处分自己的权利。但是,由于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债权人的转让权利的行为会给债务人的履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债权人的转让权利时给其增加相应的义务,更有利于保护债务人的合法利益。根据本条的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通知到达债务人时转让行为生效。未经通知,该转让行为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这样规定一方面尊重了债权人对其权利的行使,另一方面也防止债权人滥用权利损害债务人的利益。债务人接到债权人权利转让的通知后,权利转让就生效,随之会引起合同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一
    2023-06-19
    389人看过
  •  债务权利是如何转让的?
    公司债权转让会产生内部影响和对外效力。内部影响包括债权移转后从权利随之移转,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对外效力是指合同权利转让对债务人所具有的法律效力,债务人不得再向转让人履行债务,需向受让人履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解决不良资产处置难题,以债权转让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需保证公司债权性资产的权利无瑕疵。公司债权转让的内部影响。内部影响指的是债权转让在转让人和受让人之间产生的法律效果。具体表现为:1.债权由让与人转让给受让人。2.在转让合同权利时从属于主债权的从权利,如抵押权、利息债权、定金债权、违约金债权及损害赔偿请求权等也将随主权利的移转而发生移转,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3.转让人应保证其转让的权利有效存在且不存在权利瑕疵。实践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解决生存期短、不良资产余额巨大的矛盾,以债权转让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占据了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主导地位。但前提是必
    2023-11-15
    333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损害赔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受益人为恶意时,返还范围以取得利益与损失利益中较大者为限;受益人先为善意,后为恶意的,返还范围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限。 另外,恶意的受益人将所受利益无偿让与第三人的,恶意受益人... 更多>

    #不当得利
    相关咨询
    • 转让不当得利之债利息提取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23
      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债权且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债权的有效存在是债权转让的前提。以无效的债权转让他人,或者以已经消灭的债权转让他人,是转让的标的不能。这种限制性规定的意义在于防止受让人、国家、集体利益受损。
    • 民法典不当得利之债不当得利的债务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5-09
      可以,但要看具体规定。不当得利之债并非基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而产生,虽不属合同之债(合同债权),但亦属债的范畴。我国法律没有规定不当得利债权能否转让,但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并未禁止不当得利之债的转让,不当得利之债不属不可转让之债的范畴。
    • 不当得利债权转让纠纷的问题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23
      《民法总则》 第一百二十二条【不当得利】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民法通则》 第九十一条合同一方将合同的权利、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 第三人的,应当取得合同另一方的同意,并不得牟利。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国家批准的合同,需经原批准机关批准。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原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九十二条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
    • 债权转让中的不当得利怎么解除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6-30
      不当得利之债并非基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而产生,虽不属合同之债(合同债权),但亦属债的范畴。我国法律没有规定不当得利债权能否转让,但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并未禁止不当得利之债的转让,不当得利之债不属不可转让之债的范畴。 但是,并非所有法定之债都可以转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主张交强险人身伤亡保险金请求权转让或者设定担保的行为无效的
    • 那个超额转让债不当得利的事呢?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03
      人身权利是每个人最重要的权利之一,包括健康权、自由权等,这些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若遇到人身侵权,要及时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