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法下股东10大权利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9 15:23:54 486 人看过

公司股东享有以下权利:

一、股东身份权

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股东的出资额和出资证明书编号。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但是,未经工商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因此,股东应当重视股东名册的登记和工商登记,这些是主张股东权利的直接证据

二、参与重大决策权

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有权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修改公司章程等。公司章程还可以规定股东会享有的其他职权,比如就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特别是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作出决议等。

三、选择、监督管理者权

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度分离,公司法据此确立了公司治理结构,即: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将经营权授予董事会和董事会聘任的经理。同时,股东会有权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审议批准董事会和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董事会须对股东会负责,而经理须对董事会负责。监事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并履行其他监督职能。在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侵害公司权益时,公司股东还享有代位诉讼权。

四、资产收益权

资产收益权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方式分取红利,与此相联系,在公司新增资本时,除非公司章程另有约定,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此外,在公司解散清算后,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股东有权按照出资比例或者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予以分配。

在是否分红问题上,很多公司的股东之间往往会出现较大分歧,对此,公司法规定,如果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对股东会不分红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知情权

股东虽然将公司的经营权授予了董事会和经理管理层,但是,股东依然享有了解公司基本经营状况的权利。当然,股东行使该项权利应以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为限。公司法对此作如下设计: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六、关联交易审查权

股东有权通过股东会就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作出决议,在作出该项决议时,关联股东或者受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该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应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公司法同时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该项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七、提议、召集、主持股东会临时会议权

股东会应当按照章程规定按期召开定期会议,以保障股东的参与重大决策的权利。但是,定期股东会议有时还不能满足股东参与重大决策的需要,因此公司法规定,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以及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有权提议召开股东会临时会议,董事会应当根据提议召开临时会议。如果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不能履行或者不履行召集股东会会议职责,由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召集和主持;如果监事会或者监事也不召集和主持,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

八、决议撤销权

由于股东会实行资本多数决制度,小股东往往难以通过表决方式对抗大股东。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大股东往往利用其优势地位,任意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对此,公司法赋予小股东请求撤销程序违法或者实体违法的股东会、董事会决议: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九、退出权

公司法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这就是所谓的资本维持原则。但是,这并影响股东在一定情形下退出公司或者解散公司。公司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1)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2)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3)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在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时,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十、诉讼权和代位诉讼权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司权益受到侵害时,公司可以提起诉讼。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公司却不会或者不可能提起诉讼,比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侵害公司权益时,由于他们直接控制着公司,不可能代表公司提起诉讼。公司权益受到侵害,最终损害的是股东权益,因此,法律赋予股东在特定情形下,经过一定的程序,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公司法规定,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侵害公司权益时,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侵害公司权益时,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述监事会、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时,股东也可以依照上述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然,股东的权利并不仅限于上述十项,股东可以依据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享有其他权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4日 11: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直接证据相关文章
  • 新公司法解释:第四条【股东权利】
    第四条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解释】本条是关于股东权利的规定。股东是公司的投资者。股东将其财产投入到公司后,即以对公司的投资享有对公司的股权。股东享有股权,主要体现为资产收益权及参与公司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资产收益权是指:股东按照其对公司的投资份额通过公司盈余分配从公司获得红利的权利。获取红利是股东投资的主要目的;只要股东按照章程或股东协议的规定如期履行了出资义务,任何一个股东都有权向公司请求分配红利。一般而言,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应当按照其出资比例分取红利;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按照其持有的股份比例分取红利。这次修改公司法,根据实践的需要,扩大了股东协议和公司章程在红利分配方面的自由权,规定:股东按照出资比例或持股比例分取红利;但是,股东约定或章程规定不按照上述原则分配红利的除外。参与公司重大决策权是指:股东对公司的重大行为通过在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上表
    2023-06-09
    138人看过
  • 股东权利在公司法规定下的规定
    一、股东身份权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股东的出资额和出资证明书编号。二、参与重大决策权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有权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等。三、选择、监督管理者权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度分离,公司法据此确立了公司治理结构。四、资产收益权资产收益权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方式分取红利。五、知情权股东虽然将公司的经营权授予了董事会和经理管理层,但是,股东依然享有了解公司基本经营状况的权利。六、关联交易审查权股东有权通过股东会就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作出决议,在作出该项决议时,关联股东或者受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该事项的表决。七、提议、召集、主持股东会临时会议权股东会应当按照章程规定按期开定期会议
    2023-07-06
    382人看过
  • 新公司法大股东无限责任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国家工商总局法规司一位官员处得到证实,准许设立一人公司将成为正在修订中的《公司法》的最大突破,而为了制止和惩罚滥用公司人格的一人公司股东,此次《公司法》修改将引进揭开公司面纱制度。而在一位《公司法》修订起草小组专家组成员看来,引进这一规则,更重要的是要强化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责任,即强调大股东的无限责任,以防止大股东掏空。但是究竟要怎么揭开、多大程度地揭开,尚处在争议之中。所谓揭开公司面纱是在英美国家的司法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判例规则,法院为了实现公平正义的目的,在具体案例中漠视或忽视公司的法人人格,责令股东或公司的内部人员对公司债权人直接承担责任。据记者了解,《公司法》修改时重点考虑了揭开公司面纱的以下范畴:公司不能清偿债务,同时存在股东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时,债权人可以直接向股东请求清偿;清偿范围可以视不同情况而定:如股东出资不足,股东在章程规定的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
    2023-06-07
    269人看过
  • 新公司法激活了股东大会制度公司治理权的根基在股东权
    激活了股东大会制度公司治理权的根基在股东权,而股东权发挥作用的主要平台在股东大会制度。新《公司法》弘扬了程序严谨、内容合法的主旋律,激活了股东大会制度,从而使其真正成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而非橡皮图章或“大股东会”。小股东首次获得了股东会的自行召集权和主持权,而非仅仅享有旧《公司法》规定的召集请求权。增设了股东的提案权。为避免大股东或董事会独占股东大会的提案权,使小股东关注的问题在股东大会上引起众股东重视,新《公司法》第103条第2款确认了股东提案权。
    2023-06-13
    265人看过
  • 股东权力比司法权利大还是法人权力大
    这个要看股东的身份,如果是控股股东,自然比法人权益大,甚至可以炒法人。如果只是很多小股东之一,不能联合很多小股东的话,那个权利肯定没有法人大会。法人是企业的负责人,是股东会和董事会选举产生的。股东只是公司的资金投入者,股东组成的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一般公司的法人由社长负责。法人享有经营管理权利,股东只有投资者,有收益等权利。与其他公司签约时,只有企业法人签字才有效。股东和法人的区别如下:1、法定代表人承担经营责任,股东承担出资责任。2、法人享有经营管理的权力,股东只有投资者,享有收益等权力。3、一般股东只承担资金责任,法人承担全部责任,包括法律责任。4、与其他公司签订合同时,只有法人签字才有效。企业大股东权力有哪些企业的大股东是指股票所占比例较大的股东与其他股东相比,股东占比最大。权利如下: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持有每股表决权。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表决权的
    2023-08-05
    176人看过
  • 公司法人大股东是否拥有转让公司的权利?
    没有。大股东是指股票占比较大的股东,它表示该股东与其余的股东相比较,它的占比最大。控股股东一定是大股东,但大股东却并不一定是控股股东。控股股东是指股票占比大到足以影响公司的日常经营运作和重大事情的决策的股东。公司大股东和法人的区别公司法人是指作为企业的本身,公司作为法人,依法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在法律上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而公司的大股东是指在公司中持有股权份额较大的股东,它仅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因此公司大股东与法人是相独立的两个个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零三条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会议,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但是,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没有表决权。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但是,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
    2023-07-02
    77人看过
  • 新公司法出台制约大股东侵权制度
    新公司法出台了制约大股东侵权的制度。由于维持公司制度运行的基本原则之一———资本多数决原则的作用,大股东与小股东在对公司的控制力上差别很大。大股东由于持有公司多数(绝对多数或相对多数)股份而对公司产生一种控制权,公司的大股东滥用这种控制力侵害公司利益,从而间接对小股东产生损害引发的纠纷,就构成我们这里讲的大股东侵权纠纷。现代公司是由人和财产依照一定的法律规范组织起来的盈利性民事主体。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是公司利益的最终享有人,公司利益从而股东利益必须通过积极的经营管理来实现,因此,公司利益受到侵害实际上也就是股东本身的利益受到侵害。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股东侵害公司利益也就等于侵害小股东利益。大股东侵权,虽然在表面上看是侵害了公司的权益,实质上是侵害了小股东的权益。在新公司法出台前,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我国法律对防止大股东滥用控制权和对小股东的司法救济都还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这无疑使得大股东更加
    2023-06-05
    126人看过
  • 公司股东大会是否有废除股东资格的权利
    一、公司股东大会是否有废除股东资格的权利股东大会公司无权解除股东资格。因为股东大会由股东合意组成,且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二、股东大会多久开一次股东大会一般一年开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条股东大会应当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两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一)董事人数不足本法规定人数或者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三分之二时;(二)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时;(三)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股份的股东请求时;(四)董事会认为必要时;(五)监事会提议召开时;(六)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三、股东大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股东大会的基本特征是:1.由全体股东所组成。股东,不论其持有的股份多少,都是股东大会这个公司内部权力机构的当然成员。2.股东大会是集中反映股东意
    2023-06-05
    384人看过
  • 新公司法确认股东的退股权
    新公司法确认股东的退股权就有限责任公司而言,新公司法第75条规定了股东退股的三种情形:(1)公司连续5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5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2)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3)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上述三种情况有可能加大股东投资风险,直接动摇股东的投资预期,因此,反对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倘若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9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就股份有限公司而言,第143条授权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的股东有权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2023-06-09
    247人看过
  • 新《公司法》下,股东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新《公司法》规定的股东权利我国公司制度建立后,大量民营企业按照公司制度设立,许多民营企业受到股东关系不和谐的困扰,侵害小股东权益的现象十分严重到处都是。就上市公司小股东权益保护而言,毕竟上市公司相对规范,信息披露要求相对较高,监管力度相对较强,透明度相对较高,而中小企业小股东权益保护几乎处于无力保护、无力保护的边缘。新《公司法》在加强股东权益保护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安排,相信对促进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将起到重大作用。当然,新《公司法》的许多规定还比较原则和粗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近期,我们期待最高人民法院尽快出台新的《公司法》司法解释,完善公司章程,为股东行使权利,保障权利的行使,建立各级法院审理相关公司法案件的操作规范。根据新《公司法》第四条规定,公司股东享有资产收益权、重大决策参与权和经理选任权。可以说,股东的权益是建立在上述权利之上的。《公司法》不仅明确了股东的权利,而且允许公司在章程
    2023-05-07
    462人看过
  • 公司法如何处理大股东的股权
    《公司法》对处置大股东股权作出了以下规定:1、《公司法》第71条规定了,大股东对外转让股权必须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2、第74条规定了,对股东会作出的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等决议投反对票的大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公司法股权规则的内容新公司法关于股权转让的规定:第七十二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
    2023-07-29
    104人看过
  • 新公司法下股东应如何护卫自身权益
    一、新公司法下股东应如何护卫自身权益新公司法下股东应如下护卫自身权益:1.股东通过行使知情权了解公司经营情况;2.股东权益受损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股东对股东会做出的分立、合并等决议投反对票的,可以请求公司收购其股权。二、股东权益可以转让吗1.股东权中的权能可以进行转让。2.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3.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4.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5.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
    2023-07-20
    121人看过
  • 公司法赋予公司股东大会的职权
    一、《公司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股东会行使下列职权:(一)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二)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三)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四)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五)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六)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七)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八)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九)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十)修改公司章程(十一)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对前款所列事项股东以书面形式一致表示同意的,可以不召开股东会会议,直接作出决定,并由全体股东在决定文件上签名、盖章。二、《公司法》规定的股东会的职权,归纳起来有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投资经营决定权,是指股东会有权对公司的投资计划和经营方针做出决定。公司的投资计划和经营方针是公司经营的目标方向和资金运用的长期计划,这样
    2023-04-13
    295人看过
  • 新公司法保障中小股东的知情权和特定条件下退出公司的权利
    有些有限责任公司的大股东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长期不向股东分配利润,也不允许中小股东查阅公司财务状况,权益受到损害的中小股东又无法像股份有限公司股东那样可以通过转让股份退出公司,致使中小股东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公司法保障中小股东知情权和特定条件下退出公司的权利。修订后的公司法在“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一章中,设专节“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为其深入改革提供制度支持。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股东会职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授权公司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部分职权,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但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和发行公司债券,必须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根据公司法第六十七条之规定,其中重要的国有独资公司(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确定)合并、分立、解散未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合并、分立、解散的协议不生效;向人民法院申请
    2023-06-09
    344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直接证据就是能够直接证明证明对象的证据。如结婚证、房产证。 一般说来,直接证据的可靠性大,证明效力强。是依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这里所说的证明关系,是指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是以直接证明还是间接证明的方式起证明作用。... 更多>

    #直接证据
    相关咨询
    • 新公司法扩大了股东的权利和对股东的保护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1-26
      导读:新《公司法》扩大了股东的权利和对股东的保护,但同时严格限制控股股东滥用控股地位侵犯中小股东利益。新《公司法》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有权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份转让的生效条件;股东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行使退股权 新《公司法》扩大了股东的权利和对股东的保护,但同时严格限制控股股东滥用控股地位侵犯中小股东利益。新《公司法》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有权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份转让的生效条件;股东在特定条件下可
    • 公司的股东有权利占公司10% 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5
      股东占公司10%拥有的权利: 1、可以召开临时会议或者在特殊情况下召集并主持股东会议,并且可以提出解散公司。 2、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提议召开临时会议的,应当召开临时会议。 3、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不能履行或者不履行召集股东会会议职责的,由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召集和主持;监事会或者监事不召集和主持的,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
    • 新公司法中如何解释限制大股东的权利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4-09
      股东大会在选举两名以上的董事时,一个股东可以投票的总数等于他所持有的股份数额乘以待选董事的人数;它可以不为董事会的每一待选董事投票,而将其总投票数投给一名或几名候选人。很显然,累积投票制使那些仅持有少量股份的中小股东赢得董事席位,从而在董事会中拥有“代言人”的希望成为可能,使中小股东在其与大股东或董事会之间发生严重利益冲突时有机会表达他们的意见。
    • 新公司法是否具有限制大股东权利的法律?
      贵州在线咨询 2023-12-07
      新公司法为限制大股东权利有如下制度: 1、累积投票制度(非强制性规范); 2、关联董事的回避制度; 3、表决权排除制度; 4、“资本多数决”的例外; 5、新公司法为限制大股东权利的其他制度。
    • 新公司法五大利器保护中小股东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3-02
      一、允许股东查阅会计账簿,强化了股东知情权。 公司对查阅股东的不正当目的承担举证责任。倘若公司无端怀疑,无故拒绝提供查阅,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二、明确赋予股东对公司经营者的索赔权。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股权转让自由更具弹性和效率。 股东向股东之外的第三人转让股权时不需履行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