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并购后的企业文化整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5 16:34:56 248 人看过

企业的组织文化包含在集体价值体系、信仰、行为规范及理想之中,是激励人们产生效率和效果的源泉。不同的企业常常具有不同的组织文化,文化的整合需要耐心。整合初期需要保持原有的人事、组织制度以及价值体系不变,随着企业员工观念上的缓慢转型,不断输入新的组织文化。

我们可以将企业文化划分为四种类型:独裁型、官僚型、团队型、自由型。四种类型的各自特点如下所示。

独裁型——对挑战进行独裁和压制,突出个人决策而不是组织决策

官僚型——官僚主义和等级制度,突出刻板的教条和程序、高效和标准化的客户服务

团队型——突出团队义务,使命决定工作组织,灵活性和工人的自主性,要求创造性环境

自由型——突出质量,追求个人成员的个性发展

文化整合的成功是并购企业所期望的,成功的标志不是建立起以并购企业的文化为主流的文化,而是双方文化经过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共同接受文化。

下面显示了并购企业文化和目标企业文化的各种可能的融合情况。

1、企业文化融合的美满情况是指双方企业文化可以直接达到比较完美的自然融合,不需要并购企业在并购后的文化整合方面下多大功夫就可以使两家公司的文化在并购后协调和融洽起来;

2、如果并购后的企业文化融合是有问题的,那么就必须通过采取一定整合措施使其达到融合,这可能会是一个相互磨合的过程,其间经历一定的痛苦也是在所难免的;

3、如果融合的结果是灾难性的,那么即使通过人为地努力整合也很难使其达到彼此互相融合的状态,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并购公司应当放弃该目标公司转而寻找其它所需整合代价较小的目标公司。由此可见,并购企业在行动前,先对目标企业的文化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其所属类型及特点,然后对并购后双方企业文化的融合情况进行判断,最后再做出是否进行并购的决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并购决策的盲目性,大大降低并购的风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06: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必要性
    1.统一的财务是企业战略有效实施的基础完善的财务制度是企业战略有效实施的保证。在企业并购完成之后,新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是基于并购双方的经营情况来确定的。因此,新企业必须对并购双方的财务进行统一管理,使自己拥有统一的财务保证,对财务资源统一调配和使用。财务管理的统一性是对企业经营战略的统一性的支持。2.统一的财务是资源有效配置的保证现代企业的内部资源配置都是根据一定的财务指标进行。新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必然需要统一的财务基准来保证财务活动的效率,从而最大程度保证内部资源配置的效率。此外,由于企业内部的任何资源配置都必须在财务上有所反映,所以财务管理也是监督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为了发挥这种监督手段,新企业必须使财务管理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这样才能使财务对资源配置监督的效率性和可靠性体现出来。3.统一的财务可以获得财务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是指并购完成之后,由于税法、会计处理惯例以及证
    2023-06-06
    230人看过
  • 如何进行企业并购后的整合管理
    按以下方式进行企业并购后的整合管理:1、对企业并购前的两个企业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先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制定整合方案;2、明确经营类别,属于同一类可以进行整合的整合经营,然后对关键价值来源择优组建整合工作团队;3、需要保持独立性的部分合理安排组织结构;4、精选整合团队的领导小组。如何进行企业并购后的整合管理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三条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中华人民共和
    2022-07-07
    305人看过
  • 浅谈国企重组与企业文化整合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十六大的这一要求,为国有企业重组改革后,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企业文化整合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企重组与企业文化整合势在必行国有企业重组改革是大势所趋。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企改革仍是今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金融改革、市场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企改革的进展和深化。所以,国企重组改革就势在必行了。其一,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就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现阶段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既是一场深刻的体制革命,也是国有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过程,而作为这一改革的重要实现形式,就是国有企业的大规模并购重组。国企大重组是国有资
    2023-06-09
    156人看过
  • 企业整合并购案例分析
    一、企业合并案情商务部收到A公司收购B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申报材料。经申报方补充,申报材料达到了《反垄断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要求,随后,商务部对此项集中予以立案审查并决定在初步审查基础上实施进一步审查。商务部依据《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从市场份额及市场控制力、市场集中度、集中对市场进入和技术进步的影响、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经营者的影响及品牌对果汁饮料市场竞争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此项集中进行了审查。审查工作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查过程中,充分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意见。二、禁止合并经审查,商务部认定:此项集中将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集中完成后A公司可能利用其在甲市场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绑销售乙,或者设定其他排他性的交易条件,集中限制乙市场竞争,导致消费者被迫接受更高价格、更少种类的产品;同时,由于既有品牌对市场进入的限制作用,潜在竞争难以消除该等限制竞争效果;此外,集中还挤压了国内中小型乙
    2023-06-19
    475人看过
  • 企业并购后的整合管理怎么处理呢
    一、企业并购后的整合管理怎么处理呢企业并购后的整合管理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过程,它涉及到公司各个层面的调整和融合。为确保并购后的企业能够顺利运转并实现预期目标,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和管理。1.要关注经营战略的整合。(1)这包括对并购后公司内部变化的分析,根据新的市场地位和发展目标,制定和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2)还需要对并购后的业务结构、产品线、市场定位等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确保企业战略的一致性和协同性。2.组织与人力资源的相应调整也是整合管理的重要环节。(1)在组织结构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整合主管,建立高效的决策和执行机制,确保信息的畅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2)在人力资源方面,要重视并购后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建立科学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3.企业文化的整合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1)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源泉,因此,在并购后
    2024-08-05
    114人看过
  • 取舍――企业并购后IT整合的策略选择
    在中国企业做强做大愿望的驱动下,企业间的并购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在信息化已经广泛成为企业业务运作工具的今天,IT系统整合成为企业并购以后不可避免的问题。有人认为,2006年明基并购西门子的失败,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IT整合滞后。国际知名咨询公司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企业合并无法达到最高管理层设定的预期目标,他们通常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IT。IT问题是合并失败的第三大常见原因,仅次于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两大因素――因为越来越多的并购战略要依靠IT来实现组织中其他领域的协同,包括供应链、制造、物流等。那么,企业到底并购以后到底该怎么整合IT呢?本专题选取了企业并购后的三种典型的IT整合策略以供企业参考。策略一:替换掉原有系统,将并购企业作为收购企业的一个业务单元适合情况:集中管理需求强烈,IT预算充足典型企业:欧莱雅、首钢总公司、青岛啤酒、迪信通此策略是我国集团型企业中比较常见的一
    2023-06-05
    448人看过
  • 企业并购是否等于公司合并
    一、企业并购是否等于公司合并企业并购不等于公司合并。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企业并购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三种形式。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公司的合并】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二、公司并购收购的区别主要是什么收购和并购两者区别:1、法律行为主体不同公司兼并行为的主体是两个独立的法人一兼并和被兼并公司;公司收购行为的主体为收购者和目标公司股东,目标公司的股东可能是法人也可能不是法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目标
    2023-04-19
    393人看过
  • 海外并购后企业整合类型有哪些
    一、海外并购后企业整合类型有哪些?1、殖民型整合殖民型整合指的是一个被兼并的公司的身份特征,被有意分散在新的母公司的身份特征中”,它们“被剥夺了名称和视觉身份特征识别(商标标识、信笺等),这些都要用新的母公司的身份特征来替代。该整合过程听起来好像很无情,但并不一定会给被兼并公司的员工以及投资者带来伤害,因为员工和其他投资者的反应,取决于他们对被分解公司身份特征的心理认同度有多深。只有当新的母公司和它的兼并对象无论是规模、盈利能力还是声望,都旗鼓相当的时候,被兼并公司的成员和投资者才会认为,自己公司的身份特征要比新公司更有价值。2、同盟型整合同盟型整合是与殖民型整合相对立的类型。合并的公司只允许保留它们的历史身份特征,并且不需要并入新的共同的身份特征中。这种方式只在个别有限的地方,需要实现协调一致时才采用,用来维持最低水平的内部协调。3、共生型整合共生型整合则是指被合并公司的身份特征被全部消
    2023-06-18
    469人看过
  • 企业并购后的交接和整顿程序
    一、办理交接等法律手续签订企业兼并协议之后,并购双方就要依据协议中的约定,履行兼并协议,办理各种交接手续,主要包括以产权交接、财务交接、管理权交接、变更登记、发布公告等事宜。(一)产权交接并购双方的资产移交,需要在国有资产管理局、银行等有关部门的监督下,按照协议办理移交手续,经过验收、造册,双方签证后会计据此入帐。目标企业未了的债券、债务,按协议进行清理,并据此调整帐户,办理更换合同债据等手续。(二)财务交接财务交接工作主要在于,并购后双方财务会计报表应当依据并购后产生的不同的法律后果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如果并购后一方的主体资格消灭,则应当对被收购企业财务帐册做妥善的保管,而收购方企业的财务帐册也应当作出相应的调整。(三)管理权的移交管理权的移交工作是每一个并购案例必须的交接事宜,完全有赖于并购双方签订兼并协议时候就管理权的约定。如果并购后,被收购企业还照常运作,继续由原有的管理班子管理
    2023-06-05
    377人看过
  •  企业并购与公司收购
    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是两种不同的公司收购方式。资产收购是指收购公司的一部分或全部资产,而股权收购则是指收购公司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公司资产全部收购的,公司需要办理注销手续;股权收购是公司股权,全部收购,但公司股东发生变化,无需注销公司。资产收购与股权收购之间的区别在于,资产收购涉及收购公司的一部分或全部资产,而股权收购则是指收购公司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公司资产全部收购的,公司需要办理注销手续;股权收购是公司股权,全部收购,但公司股东发生变化,无需注销公司。 股权收购对公司的影响股权收购对公司的影响非常显著,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治理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在股权收购中,收购方通常会向目标公司的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购买股权,从而改变目标公司的控制权结构。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目标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策略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股权收购还可能会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在股权收购中,收购方
    2023-08-28
    301人看过
  • 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应该注意的问题
    企业并购财务整合应该注意的问题:1、明确企业并购的战略目标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直接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原来那种纯粹以完成兼并政治任务或获取资产转让差价为目的的兼并行为将不再成为企业兼并行为的主流,取而代之的是以追求企业经济规模化、战略多元化为目的的兼并,为使企业能够健康地进行可持续发展,明确企业的兼并战略目标,为企业有效地制定及实施财务资源的整合确定明确的目标,成为企业在兼并后首先应采取的措施,为企业有效实施兼并后的财务整合指明方向。企业在兼并必须克服一味追求规模,盲目“做大”的非经济倾向。企业在选择兼并作为扩张方式时,必须有一个核心指导思想,扩张的规模必须以规模经济效益为原则,以有利于发展核心竞争力为原则。企业兼并提高了企业规模,但不一定就能实现规模经济效益。2、并购后的财务管理采取整体性和实用性企业并购的目的在于追求1+1>2,因此,对于不协调的资产业务要及时进
    2023-06-01
    461人看过
  • 文化整合在企业兼并重组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文化整合在企业兼并重组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企业文化是大多数企业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思想和物质形态。它是企业的根本气质和根深蒂固的行为准则,引导着企业组织和人员的思维、行为模式和伦理道德,制约着企业制度的形成和人际交往。其对企业制度的影响是隐性的、潜在的,但也是至关重要的,以金某集团和丰某集团的重组为例,他们是强强联合。首先,它们都有相当大的规模。在煤炭行业百强企业中,金某排名第20位,冯某排名第29位。在河北省百强企业中,金排第14位,丰排第15位,其次是知名企业。丰某集团曾是下属企业。几十年前,这里是中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除了新成立的金牛股份装备公司外,金某集团的6家子公司(兴某集团、汉某集团、京某局、盛某公司)过去都是下属企业和统一煤矿,享受着同样的国家政策
    2023-05-07
    135人看过
  • 并购基金助推文化产业并购热潮
    随着文化产业掀起并购的浪潮,文化产业并购基金的设立也逐步增多。掌趣科技拟1亿元投资华泰瑞联并购基金;华泰证券旗下的华泰瑞联并购基金首期募集规模10亿元;乐视网与乐视控股共同发起设立领势投并基金,总规模预计5-10亿元人民币;互动娱乐与复星瑞哲合作拟共同发起设立两个投资平台,并购、投资符合公司发展战略需要的企业以及上下游企业;海通证券旗下全资子公司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上海并购基金股权投资合伙企业计划募资总规模为100亿元;另外,楚天高速全资子公司与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共同发起产业并购基金等。在这些文化产业并购力量的作用下,文化产业并购的序幕才刚刚拉开。一、实际投资远远小于融资规模与如此规模巨大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起盛况相对应的是,这些基金的实际投资后劲明显不足,很多文化产业基金面临着有钱投不出的困惑。产生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从产业本身角度来讲,国内文化产业企业整体不
    2023-03-31
    255人看过
  • 我国商业银行并购后整合效应如何强化
    并购本身不会创造绩效,并购后规模的扩大不一定能给并购方带来预期的绩效。并购能否给商业银行带来绩效不仅取决于并购的具体过程,关键是要看商业银行并购后能否进行有效的整合。商业银行并购的目的是通过实施并购和并购后的整合,获得商业银行发展所需的资源和能力,构筑和强化企业的核心能力,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并购后的整合应落实三项基本准则(钟耕深等2003),即实现协同效应、正确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构建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并购后整合也不例外。1.要实现协同效应。商业银行并购的实质并不是银行规模的扩张,而银行竞争能力的提升,要警惕出现负协同效应。在我国商业银行并购中,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商业银行自身发展要求为原动力,避免政府过多的不恰当的干预。2.并购后业务流程再造。并购后商业银行要求不仅坚持顾客导向,而且坚持其他利益相关者导向,通过搭建新的电子信息平台,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采用全新组织体系或系
    2023-06-05
    40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模式和目的是哪些?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5
      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米的是迈向世界级企业。 扩大规模,产生规模效益。 分散风险,希望我的回答让你满意。
    • 如何进行企业并购后的整合管理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3-07
      进行企业并购后的整合管理的方式是: 1.明确交易主题,根据其中的关键价值来源组建整合工作团队; 2.根据交易性质制定整合方案,包括企业选择整合哪些部分、保持哪些部分的独立性、怎样安排组织结构等; 3.迅速解决权职与人员问题; 4.在宣布交易的同时启动整合; 5.精选整合团队的领导小组; 6.保持基础业务的发展。
    • 企业并购后的整合要注意哪些事项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22
      一、经营战略整合; 二、人力资源整合; 三、组织与制度整合; 四、资产债务整合; 五、财政整合; 六、文化整合。
    • 企业并购后的整合管理怎么处理呢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2-10
      企业并购后的整合管理事宜可按下列方式处理: 1、先明确公司的交易主题,组建整合工作团队; 2、制定整合方案; 3、启动整合方案,并迅速解决权职与人员问题; 4、保持基础业务的发展。
    • 企业并购后的整合主要是哪几个方面?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5-21
      人力资源整和,人力资源整合的目的,是要通过各种手段做到让双方员工接受这次并购,并能相互了解、相互理解,接受各自的差异,达成对未来共同的期望,以实现并购最终的共同目标。通常,并购发生后被并购企业员工忐忑不安,会产生压力感、紧迫感和焦虑感,进而出现人员流失。如果关键人员大量流失,并购成效就会大打折扣。留住关键人员是并购后人力资源整合的重中之重。关键人员是企业的战略性资产,是企业未来成功的关键。企业应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