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包庇是什么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10 04:14:47 331 人看过

知情并积极包庇他人者,在法律领域内被视为包庇罪行的实施者。

包庇行为,即是指行为人为已明确知晓犯罪事实却仍为之提供藏身之处或财务支持,甚至进一步协助其逃匿或伪造证据以进行包庇的行为。

此种罪行无疑严重破坏了高度依赖公正与公平原则运行的司法机关规范的刑事诉讼秩序。

在实际司法操作过程中,要对是否成立包庇罪作出准确的判定,必须系统且全面地评估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客观行为及其产生的不良后果等多方面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

【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21:0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父母知情不报构成包庇罪吗
    包庇罪是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为其掩盖罪行,或者帮助其隐匿、毁灭罪证、湮灭罪迹,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中国刑法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窝藏的对象必须是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包括犯罪之后潜逃在外、尚未抓获归案或尚未被司法机关发现的犯罪分子,以及已经被逮捕、拘留或被判刑劳改而越狱脱逃的犯罪分子。(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向司法机关或有关组织作虚假证明,或者帮助隐匿、毁灭罪证、湮灭罪迹,借以帮助犯罪分子掩盖犯罪事实,逃避法律制裁。(3)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帮助其掩盖罪行,意图使其逃避法律制裁。包庇罪构成要件(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犯罪对象是各种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人。(二)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
    2023-05-02
    346人看过
  • 不知情算不算包庇人
    法律综合知识
    在毫不知情的状况之下,通常无法构成包庇罪。所谓包庇罪,即行为人为明知已经犯有罪行的个人或团体提供藏身之处、财物援助,或是协助他们逃避警方搜捕,甚至提供虚假证言进行包庇。在此种情况下,若行为人确实对他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漠然无知,并且缺乏主观上的故意,便无法满足包庇罪的构成要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2024-08-10
    56人看过
  • 知情不报和包庇区别
    法律综合知识
    一、知情不报和包庇区别1.知情不报,指的是在明知他人犯罪的情况下,未向司法机关报告或举报,采取了放任其逍遥法外的态度。2.包庇罪,则是一种更为严重的行为,它不仅包含了知情不报的成分,还进一步涉及为犯罪者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作假证明等行为。简言之,包庇罪是知情不报的升级版,增加了积极帮助犯罪者逃避法律制裁的实际行动。二、包庇罪的行为特征和法律后果包庇罪的行为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主观上,行为人必须明知对方是犯罪的人,且存在帮助其逃避法律制裁的故意;2.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包庇行为,如提供隐藏场所、资金、交通工具等,或是通过作伪证等方式为犯罪者提供掩护,这些行为严重干扰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破坏了社会的法治秩序。从法律后果来看:包庇罪是一种明确的犯罪行为,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将受到刑事制裁,这包括但不限于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刑罚,具体量刑会根据案件的严重程度、犯罪情
    2024-08-15
    112人看过
  • 不知道犯罪算包庇罪么
    法律综合知识
    若对于他人的犯罪行为并不知情且并没有实施任何形式的揭发或告发行为,则一般情况下这种行为并不足以构成包庇罪。包庇罪是指行为人为明知正在实施犯罪活动的人员提供藏身之处、财产资源,协助其逃离现场或者提供虚假证言进行包庇的违法行为。在理解该罪名时需要注意到,它对于行为人主观意识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即“明知”对方为犯罪分子。因此,如果行为人确实对对方的犯罪行为毫不知情,那么就无法满足包庇罪的主观故意要件,从而也无法构成包庇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2024-08-15
    236人看过
  • 窝藏包庇罪罪名是什么犯包庇罪怎么量刑
    对犯了窝藏、包庇罪既遂的行为人的量刑处罚是: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窝藏包庇罪的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1、窝藏、包庇罪的立案标准是这样的: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诉。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2、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
    2023-07-29
    389人看过
  • 朋友杀人事后知情是不是包庇罪,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朋友杀人事后知情是包庇罪,依据我国《刑法》对包庇罪的相关规定,只要行为人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包庇的,无论是事前还是事后明知,都构成包庇罪;但如果属于事前通谋作出包庇行为的,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不以包庇罪论处。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朋友杀人事后知情是不是包庇罪,法律的规定是什么?如果需要经验更丰富的建议或者想在当地找律师的,有2个途径:1.点击#找律师#,可以选择同城、领域、是否在线以及电话咨询服务!!私密咨询个人法律问题。快速解决你的困扰!2.点击#找律师#→按专长找→选择纠纷专长→咨询我→最后点击电话咨询,不想一来就打电话的,还可以进行缓冲,在线咨询哦。如何找到合适的律师?如果您是要咨询问题,以下几点
    2024-02-21
    78人看过
  • 知情不报可以定性为包庇罪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知情不服一般是不会构成包庇罪的,知情不报和包庇罪是有明显区别的,包庇罪是指明确是犯罪的人,提供隐藏住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对犯罪行为知情不报犯法吗我国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不得定罪处罚。”这即罪刑法定原则。根据我国现行刑法典条文,并没有将一般知情不举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所以,一般情况下对于犯罪知情不举报不算违法。但是,如果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则有可能涉嫌窝藏、包庇罪。一般知情不举报与窝藏、包庇罪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2023-06-02
    390人看过
  • 包庇罪的量刑标准不知情怎么判刑
    在法律领域中,包庇罪之定义系指行为人对于已知或应当知晓的罪犯,故意提供隐蔽场所或者财产供其实施犯罪避难,同时也可能提供虚假证据进行包庇。若当事人对于包庇罪的情形毫不知情,则通常并不构成犯罪。值得关注的是,包庇罪的裁决根据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在知情的情况下向罪犯提供藏身之处、财产支持、协助逃跑或者制造假证予以包庇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不等的惩罚;情节较为严重者,将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犯有上述罪行并事先预谋,则视为共同犯罪论处。然而,构成包庇罪必须满足“明明知道”这一前提条件。若确属毫不知情,超出了犯罪构成要件范畴,则不应被判定有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
    2024-08-14
    280人看过
  • 包庇罪怎么证明自己不知情的行为
    包庇罪乃明明知晓某人为罪犯却仍旧向其提供藏身之所、财产资助,协助其逃逸或采取虚伪伪造事实来进行掩护的违法行为。若欲证明自身于包庇行径毫不知晓,需从各个角度搜集证据并加以严谨论据支撑。首要步骤便是揭示自己与受庇护的罪犯之间从未有过事前的密谋、勾结或共识。例如,可借助通讯记录及证人们的证词以证实在犯罪行为发生之际及其后的时间段内,本人与该罪犯皆未出现任何异乎寻常的接触与交流。其次,还应证明自身从未从事过诸如提供藏身之处、财产资助以助罪犯逃避打击或制造虚假证明等具体的包庇活动。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应能透过监控录影、消费纪录等方式来证明自己并未向罪犯提供任何相关援助。最后,如有可能因某些行径被误以为是包庇之举时,须能提出充分合理的解释以及相应的证据支持。例如,在特定情境下的某些行动其实是源于其它正当因素驱动,而绝非包庇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
    2024-08-08
    252人看过
  • 包庇罪是什么?中国法律是否规定了包庇罪?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什么是窝藏、包庇罪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行为人构成窝藏、包庇罪,首先要明知所窝藏、包庇的是犯罪的人,即行为人已知道被窝藏、包庇的人犯有罪行。在实际执行中,这种明知往往是犯罪的人告知行为人自己犯有罪行,如“我杀了人”,“犯了事儿”,“警察正在抓我”等,否则就不会有接之而来的窝藏、包庇行为。但也有犯罪人并未明讲自己干了什么,可是从其言谈话语和向行为人提出的要求中,行为人已可明确断定其犯罪。所以“明知”是一种应当知道的含义。在办案中,认定行为人是否明知被窝藏、包庇的是犯罪的人,不能只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而应根据行为人的行为
    2023-07-15
    72人看过
  • 什么是包庇罪包庇罪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包庇罪的认定构成要件标准为: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上必须表现为故意;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一、交通事故包庇罪如何处理包庇罪是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为其掩盖罪行,或者帮助其隐匿、毁灭罪证、湮灭罪迹,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对于交通肇事包庇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包庇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3、主体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实施窝藏、包庇行为。二、窝藏罪的四个构成条件构成窝藏、包庇罪的条件:(一)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二)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对犯罪进行刑事追
    2023-03-25
    179人看过
  • 包庇罪构成要件是什么,包庇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犯罪对象是各种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人。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包庇,应限于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掩盖犯罪人。在司法机关追捕的过程中,行为人出于某种特殊原因为了使犯罪人逃匿,而自己冒充犯罪的人向司法机关投案或者实施其他使司法机关误认为自己为原犯罪人的行为的,也应认定为包庇罪。窝藏、包庇的犯罪人,是指已经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既包括犯罪后潜逃未归案的犯罪人,也包括被司法机关羁押而脱逃的未决犯与已决犯。3、主体要件主体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明知,是指认识到自己窝藏、包庇的是犯罪的人。在开始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时明知是犯罪人的,当然成立本罪;在开始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时不明知是犯罪人,但发现对方是犯罪人后仍然继续实施窝藏
    2023-08-05
    337人看过
  • 怎么对包庇罪认定包庇罪认定标准是什么
    一、怎么对包庇罪认定1、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犯罪对象是各种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人。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使司法机关不能或者难以发现犯罪的人,因此,除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外,向犯罪的人通报侦查或追捕的动静、向犯罪的人提供化装的用具等等,也属于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包庇,应限于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掩盖犯罪人。在司法机关追捕的过程中,行为人出于某种特殊原因为了使犯罪人逃匿,而自己冒充犯罪的人向司法机关投案或者实施其他使司法机关误认为自己为原犯罪人的行为的,也应认定为包庇罪。窝藏、包庇的犯罪人,是指已经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既包括犯罪后潜逃未归案的犯罪人,也包括被司法机关羁押而脱逃的未决犯与已决犯。3、主体要件主体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主
    2023-03-16
    391人看过
  • 什么是包庇罪共同犯罪
    法律综合知识
    包庇罪共同犯罪是指行为人之间事前同谋,为犯罪分子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其中包庇罪是指明知是反革命分子或者其他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为其掩盖罪行,或者帮助其隐匿、毁灭罪证、湮灭罪迹,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2024-05-13
    26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知情不报是否构成包庇罪,被告怎么认定包庇罪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30
      当事人出庭还是不出庭由当事人自己决定,人民法院是不会强迫当事人出庭的。但是,如果当事人是刑事案件的知情人,知情不报会涉嫌包庇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阅读!
    • 杀人后不知情是包庇罪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0
      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根据以下规定,如果乙某是在甲杀人后才知道的,他不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可能构成包庇罪,如果乙某是在甲杀人前知道的,那就要看具体的情节是否达到事前通谋的程度。
    • 知情不报是否构成包庇罪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8
      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他们事先就通谋的,则以共同犯罪论处。 如果说只是知情不报,不构成犯罪;但是如果明知是犯罪人还收留的话,则按照上述罪名论处。
    • 知情不报算包庇罪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0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知情不报一般是不会构成包庇罪的 知情不报和包庇罪是有明显区别的,包庇罪是指明确是犯罪的人,提供隐藏住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犯罪行为。
    • 不知情的情况下下落户了,是否构成包庇罪,包庇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7
      所谓窝藏、包庇犯罪分子,是指两类行为:1、为犯罪分子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如,把正被追捕中的犯罪分子藏于家中,等风声过后,为其出资人,让其远走高飞。2、是作假证明包庇犯罪的人。这是指向司法机关提供假的证明来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追究。应当指出,本罪属于选择性罪名,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窝藏与包庇犯罪分子行为之一,便足以成立本罪。在确定具体犯罪行为的罪名时,可根据行为人实际实施的行为来使用罪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