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人敲诈勒索怎么办
别人敲诈勒索的办法是报警解决。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能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对方采取行政拘留的措施,情节严重者会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敲诈勒索可以自诉吗
敲诈勒索不可以自诉。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敲诈勒索罪属于公诉案件,应该由检察院向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提起公诉。个人起诉,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三、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构成有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
怎么让别人涉嫌敲诈勒索罪
486人看过
-
怎么分别抢劫和敲诈勒索
337人看过
-
敲诈勒索别人诈骗罪判几年
186人看过
-
敲诈勒索要判几年怎么处罚敲诈勒索罪
197人看过
-
被人勒索敲诈怎么起诉
353人看过
-
勒索敲诈怎么定性数额,敲诈勒索判几年
316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勒索敲诈勒索敲诈怎么定性安徽在线咨询 2023-01-29勒索敲诈存在非法占有目的的,并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构成敲诈勒索罪。行为人使用了威胁或要挟手段,非法取得了他人的财物,就构成了敲诈勒索罪的既遂。如果行为人仅仅使用了威胁或要挟手段,被害人并未产生恐惧情绪,因而没有交出财物;或者被害人虽然产生了恐俱,但并未交出财物,均属于敲诈勒索罪的未遂。
-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有什么区别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121、抢劫罪的"威胁"是当着被害人的面,由行为人直接发出的;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是当面发出的,也可以是通过书信、电话、电报等形式发出,可以是行为人本人发出,也可以通过第三人发出。 2、抢劫罪的"威胁"是扬言当场实施,"威胁"的内容都是当场可以实施的;敲诈勒索罪的"威胁"一般是扬言将要实施,并不一定当场实施,威胁的内容可以当场能够实施的,也可以是在以后的某个时间才能实施。 3、抢劫罪是迫使被害人
-
敲诈勒索如何办,敲诈勒索如何判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28敲诈勒索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认定敲诈勒索罪,主要从下面四个方面确定: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
-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抢劫罪、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的区别是什么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05“威胁”既是抢劫罪的手段之一,又是敲诈勒索罪的基本行为方式。但是,其威胁的特定内涵不同: (1)从威胁的方式看,抢劫罪的威胁,是当着被害人的面直接发出的;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当面发出,也可以通过书信、电话或第三者转达。 (2)从实现威胁的时间看,抢劫罪的威胁表现为扬言如不交出财物,就要当场实现所威胁的内容;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则一般表现为,如不答应要求将在以后某个时间实现威胁的内容。 (3)从威胁
-
“敲诈勒索”和“勒索抢劫”的区别?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08敲诈勒索和抢劫的区别如下:第一,抢劫的威胁是对受害者的,是当面发出的。敲诈勒索罪可以由威胁者当面向受害者发出,也可以通过信件、邮件、通话等方式发出。二是抢劫罪一般是对被害人的人身、健康、伤害的威胁,而敲诈勒索罪的范围更广,包括对被害人名誉的损害。第三,抢劫罪是当场取得财产,敲诈勒索罪事后可以约定时间取得财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