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纠纷处理方式如下:
1、当事人双方协商处理;
2、协商不成的可以请调解机构调解;
3、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商业经济纠纷调解试行办法》第六条规定,对商业经济纠纷的调解工作,由调解机构指定调解员主持或组成调解小组主持。
第十条规定,县(市)、市辖区内的商业经济纠纷,当事人双方有共同上级主管部门的,由最直接的共同上级主管部门的调解机构调解。
《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商业经济纠纷调解试行办法》第六条
对商业经济纠纷的调解工作,由调解机构指定调解员主持或组成调解小组主持。
《商业经济纠纷调解试行办法》第十条
县(市)、市辖区内的商业经济纠纷,当事人双方有共同上级主管部门的,由最直接的共同上级主管部门的调解机构调解。
《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股权确认之诉起诉的主体是谁?
当事人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其股东资格的,应以公司为被告,诉讼主体为股东与公司,与案件争议股权有利害关系的人列为第三人参加诉讼;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以外的第三人之间就股东资格存在争议的,应将争议双方列为诉讼主体,必要时公司也可作为当事人参加诉讼。另外,依据我国现行相关政策的规定,职工股东具有实际股东的地位,但需要通过股东代表、职工持股会、工会间接行使权利,与职工持股会之间是代持股的关系。因此,职工股东仅是职工持股会的成员,而非公司的股东。故职工股东无权请求确认其具有公司的股东资格,或者向公司请求收回其出资。对于出资不实的赔偿责任,公司债权人可将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列为共同被告,法院可根据案情判决双方承担连带责任。但名义股东有充分证据证明自己系被他人冒名为股东的,不予承担责任。
-
相邻权纠纷有哪些法律措施
355人看过
-
物业法律纠纷预防措施有什么?
130人看过
-
股权纷争的预防措施
483人看过
-
股权投资有什么保全措施
138人看过
-
名誉侵权纠纷的解决措施
257人看过
-
专利侵权纠纷的预防措施
453人看过
股权纠纷是指在公司存续过程中,股东通过不断行使各种权利来推动公司的运作,股东之间或股东与非股东之间也时常发生股权转让的情况,由此而引发的股权争议案件,包括股东权纠纷、股权转让纠纷。... 更多>
-
农村土地入股的纠纷国家有什么严厉措施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02一、土地承包入股纠纷的解决方法 1、双方发生合同纠纷可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进行调解。不愿协商或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2、在调解或诉讼过程中,不得以任何方式阻止正在进行的正常生产。 二、土地承包入股法律规定 第四十六条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可以直接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实行承包经营,也可以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股分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后,再实行承包经
-
股东股权转让纠纷纠纷律师费用有什么规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3-02-03目前律师费的收费方法,主要有三种: 计件收费。如简单的法律事务。 按标的金额比例收费。 按工作小时计时收费。 具体收费办法及数额,由双方在《聘请律师合同》中约定。 您应当提供的情况和证据 您在聘请律师时,应当向律师如实陈述与委托事项相关的情况和聘请律师的要求,并提供有关的证据材料: 委托事项的概况及产生过程。 委托事项所涉及的争议。 与委托事项事实有关的证据和线索。 委托律师的主要要求。 承办律师
-
小产权纠纷应对措施山东在线咨询 2024-11-22在处理房地产权属争议时,我们通常会采取以下几种途径:友好协商、仲裁调节以及法律诉讼。我们倡导各方在相互尊重和平等公正的前提下进行自我协调和谈判。如果经过友好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您可以考虑请求第三方介入协助,以保障谈判的顺利进行。如果您无法在协商和仲裁中解决问题,根据房屋买卖合同中的具体条款,您可以将争议提交给特定的权威机构进行仲裁庭审决策。对于仲裁结果仍有异议的情况,您有权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产权纠纷保护措施的内涵上海在线咨询 2024-12-07所谓的产权保护制度,指的是通过明智地结合并调节已有的产权规则以及现行的产权关系,实现对这些规则与关系的全面保护的一套制度体系。同时,我们强调了产权保护应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人的产权、全力以赴地保障每个产权都能得到保护、以合法合规的手段来维护这些权益、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并尽力推动全面式的解决方案。产权是指由于拥有某样物品或资产的所有权、占有、支配、使用、收益和处置权利
-
审理专利权纠纷有哪些措施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14关于实施强制许可使用费的纠纷 强制许可就是非自愿许可,是指国家的专利主管机关不经专利权人的同意,经过行政程序允许符合条件的第三人利用该项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并向其颁发强制许可证,目的是限制专利权人垄断专利权。但是,被许可使用人应当向专利权支付使用费。有关当事人因此引起纠纷,可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