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抢劫罪是否可以赔偿精神损失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事法律体系下,当涉及到抢劫罪行时,受害人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索赔范围通常不包括精神损失费的赔偿。这是由于刑事案件的审理重点主要集中在对犯罪行为的严厉惩处以及对受害人所遭受的物质财产上的损失进行赔偿上。与之相比,精神损害赔偿金往往会在民事诉讼中得到更为广泛的考虑和处理。然而,若抢劫行为导致了受害人身体上的伤害,那么受害人则有权利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提出要求,索取医疗费用、误工费等实际经济损失的赔偿,但精神损害赔偿金却并不包含在此类索赔范围之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二、抢劫罪是否一定要抢到钱财在刑法体系下,抢劫罪作为一项独特且明确的犯罪行为,其定义并不仅仅基于犯罪所涉及的财物价值或是情节严重程度等因素。事实上,在现行法律法规中,我们并没有发现有关抢劫罪量刑标准中涉及到任何与财务状况以及情节轻重直接关联的要素。换句话说,无论行为人在实施抢劫过程中是否成功获取到了财物,亦或是他们实际掠夺到的财产数额大小如何,只要他们能在现场以暴力手段或者借助暴力威胁的方式,成功地完成了对公共或私人财产的非法占有,那么就会被认定为犯有抢劫罪,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下,对侵财类犯罪如抢劫案进行刑事审判时,主要的焦点集中于对罪犯实施惩罚以及对被害人所遭受的物质损失做出充分的赔偿,其中除了包括直接财产的损失外,并不包含对精神损害的赔付。针对精神损害的赔偿问题,我们会将其划归到民事诉讼的范畴内来解决。若抢劫行为给受害者带来了身体上的伤害,那么受害者可以在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同时提出要求被告方承担医疗费用、误工费用等实际损失的赔偿请求,但是对于精神损害的赔偿,则不在这个范围之内。
-
消费者精神损失费赔偿标准,精神损失费的赔偿范围
155人看过
-
精神损失费赔偿是否需要鉴定
458人看过
-
精神赔偿金是否构成精神损害犯罪,精神损害赔偿金
410人看过
-
精神损失费赔偿最高多少,精神损害赔偿金可继承吗
233人看过
-
国家赔偿精神损失费最高可以多少
355人看过
-
离婚女方要精神损失费是否可以
72人看过
-
如何赔偿持刀抢劫未遂的精神损失?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01被持刀抢劫,在法律上不支持被害人精神损失的赔偿主张。 对方持刀抢劫的,已经构成抢劫罪,应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作为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是,对于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车祸赔偿是否可以要求精神损失赔偿,车祸赔偿能否得到精神损害赔偿西藏在线咨询 2022-01-25车祸赔偿可以要求精神损失赔偿。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l条、第7条规定,在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受到损害,这种损害对受害人及其近亲属造成了事实上的精神痛苦。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人身伤亡,但这种创伤并不止于身体的伤痛,尤其死亡给受害人家属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是难以弥补的。所以在交通事故的索赔中,他们提出精神损害赔偿,取得一定金额的经济补
-
侵害名誉权精神损失罪的精神损失费赔偿新疆在线咨询 2023-07-25侵害名誉权精神损失费赔偿标准规定精神损失费的的含义“精神”这一概念,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涵义。从本质上看,精神是与物质相对应,与意识相一致的哲学范畴,是由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活动及其内容和成果的总称。哲学上的精神包含两个层次,一是精神生产,二是社会精神生活。法律上使用的精神概念,并不是使用哲学上精神概念的全部内容,只使用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主要是指精神活动。法律上的精神活动是法律上的财产流转活动相对
-
-
一方精神损害赔偿,被告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1-03-20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关系到受害人有无赔偿请求权和加害人是否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适用问题。世界各国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对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主要采取两种方法。 一是自由裁量主义,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由法官根据自己的判断去决定受害人所受到的权利侵害是否属于保护范围。英美法系的许多国家采用此种方法。 二是法定主义,法律明确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德国、瑞士等国采用此种方法。 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