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有所得天经地义,辛苦劳作的农民工获取自己薪资合情合理合法,针对普遍弱势的农民工而言,国家有关部门也一直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解决措施和出台相关政策,以维护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但是有人却利用弱势群体,借机对建筑施工企业或建设单位进行恶意讨薪、为达到非法目的而实施非法行为,比如煽动、组织农民工大规模集体上访、围堵政府大门、堵路,甚至打砸、爬塔吊、跳楼等等,个别包工头串通部分农民工,伪造证据,虚报、冒领工资,或者煽动农民工采取激进手段要挟、勒索,超额索赔以获取非法利益,甚至伙同社会上的黑恶势力实施敲诈勒索行为。一般的恶意讨薪,可能会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面临行政拘留、罚款等行政强制措施,情节严重的恶意讨薪,可能会涉嫌寻衅滋事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敲诈勒索罪、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甚至故意杀人罪。“恶意欠薪”无形中激发了社会矛盾,严重危害社会安定稳定,而“恶意讨薪”则无形中加剧了原有矛盾,严重扰乱正常社会秩序,我们应当依法维权、理性维权,以合理方式讨要工资。
包工头恶意讨薪怎么办呢
包工头恶意讨薪的,可以报警处理。法律规定,行为人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
恶意讨薪是什么意思
210人看过
-
恶意讨薪会不会犯法
460人看过
-
恶意讨薪也有罪?
337人看过
-
恶意讨薪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
485人看过
-
恶意讨薪有什么法律后果
319人看过
-
恶意讨薪的定义是怎样的?
156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包工头恶意讨薪问题是什么?恶意讨薪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 是?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18关于恶意讨薪问题。恶意讨薪,是指包工头串通部分农民工,伪造证据,虚报、冒领工资,或者煽动农民工采取激进手段要挟、勒索,超额索赔以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为规范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预防和解决建筑业企业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一、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建筑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本办法
-
刑法恶意讨薪最新规定哪些行为属于恶意讨薪甘肃在线咨询 2023-06-14以下行为属于恶意讨薪:违反社会治安管理规定,造成严重影响的;妨碍正常施工现场管理、办公秩序,造成严重损失的;采取敲诈、勒索、胁迫索取工资,涉嫌欺诈或以合同纠纷为由蓄意闹事的;组织农民工或非施工现场人员参加聚集或闹事的;其他。
-
恶意讨薪有什么办法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20刑法并未规定恶意讨薪罪,刑法只规定了恶意欠薪罪。恶意欠薪罪指的是以转移、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规定: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
-
恶意讨薪是什么意思啊?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061、恶意讨薪是指员工通过伪造证据,虚报、冒领工资,或者煽动其他员工采取激进手段来要挟、勒索用人单位,企图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该行为是违法的,员工应该采取协商、申请调解或者仲裁等合法的方式来讨薪。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
-
恶意讨薪可以立案么云南在线咨询 2021-11-01现就恶意求薪问题,简要分析如下:所谓恶意求薪,是指承包商串通部分农民工,伪造证据,虚报,冒领工资,或者煽动农民工,采取激进手段威胁、勒索、超额索赔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所以用人单位在面对恶意求薪时,怎样做才是合理、合法的呢?首先,用人单位应首先检查单位内部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履行情况。也就是说,首先要搞清楚单位有多少员工,是否与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现在这些劳动关系是继续履行还是终止;其次,检查单位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