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合同的解除是合同生效后,当具备一定解除的条件时,因当事人一方的意思或双方协商,使合同效力消除,终止双方基于合同的权利义务的行为。合同解除可以是双方协商解除,也可以是先行约定解除条件,当条件成就时合同解除,还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在出现某些法定情形时解除合同。但不论是哪种方式解除合同,都是相对于已经生效的合同而言的。
而无效合同是自始无效,即从来就没有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基于合同的权利义务也从来未产生,因此无效合同根本无需解除。
而合同的解除是指合同生效后,当具备一定解除的条件时,因当事人一方的意思或双方协商,使合同效力消除,终止双方基于合同的权利义务的行为。合同解除可以是双方协商解除,也可以是先行约定解除条件,当条件成就时合同解除,还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在出现某些法定情形时解除合同。但不论是哪种方式解除合同,都是相对于已经生效的合同而言的。
而无效合同是自始无效,即从来就没有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基于合同的权利义务也从来未产生,因此无效合同根本无需解除。
一、无效合同处理方式有哪些
(一)返还财产。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依据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对方。因为无效合同从开始就无效,所以返还财产就是使当事人的财产关系恢复到合同签订以前的状态。也就是说,是谁的财产就应当归还给谁。如果标的物已消耗、损坏或灭失,或者已被善意的第三人合法取得而不能返还时,则可用赔偿经济损失的办法进行抵偿。
(二)赔偿损失。合同被确认无效后,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如果双方均有过错,那么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是指承担因自己的过错责任而造成的损失,即指双方当事人按照责任主次、轻重,分别承担经济损失中与自己责任相应的份额,而不是各自承担自己的损失,也不是平均分担损失。
(三)追缴财产。对于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无效合同,如果当事人双方都是故意的,就应当将双方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如果只有一方是出于故意的,那么故意的一方应将从对方取得的财产返回给对方;非故意的一方已经从对方取得的或者约定取得的财产,应收归国家所有。同时,在追缴故意一方当事人的财产时,要注意保护非故意一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也就是说非故意一方的合法财产是不能追缴的。
签订合同的目的就是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在合同无效情况下,是保护不了的。有效合同在规定的时间期限之内都是可以保证双方的的合法权益,不过在双方协议的情况下,合同是可以随时解除的,可以纸质形式解除,也可以以口头形式解除。
-
解除已生效的担保合同
283人看过
-
解除已生效合同的指南
206人看过
-
合同的解除前提
138人看过
-
租房合同生效日期前提出解除合同有效么
493人看过
-
已经解除的合同还有效吗
91人看过
-
在合同未生效前解除合同的方式是怎样的
282人看过
-
合同在合同生效前解除是违约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30如果没有特别约定,一般的书面合同将在双方签订合同时成立并生效,但有生效期的合同将从期限到生效。如果合同没有生效,就不存在违约问题,但很可能需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合同成立后,当事人不得随意撤回其要约和承诺,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履行,否则,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
合同提前三十日解除效力生效?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04终止合同一般无需提前三十日解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达成协商一致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对于终止合同并未做提前通知的规定。
-
合同未生效解除合同,没有生效的合同能解除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27(一)解除以有效成立的合同为对象,这是学说的意见,并且是尚未遇到已经成立但尚未生效的合同可否解除的案件之前的观点。其实,中国现行法并未明文规定被解除的合同必须是已经生效的合同,没有禁止解除已经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有允许解除已经成立但尚未生效的合同,才会公正合理,那么,就不宜固守旧论,而应当重新解释中国现行法上的解除对象。 (二)依据合同神圣或合同严守的原则,合同一经有效,就必须
-
已经履行完的合同还能提前解除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14合同履行完毕不能解除。已经履行完毕的合同已经终止,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已经全部完成,不用再进行解除。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
提前合同解除辽宁在线咨询 2023-05-28一、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有12情形: 1、用人单位提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