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出台的司法解释对诽谤信息转发500次今起可判刑是怎样规定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2 20:45:32 131 人看过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认定为诽谤罪。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9日 05: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两高司法解释淫秽物品规定是怎么样的?
    一、两高司法解释淫秽物品规定是怎么样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10年1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83次会议、2010年1月14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法释[2010]3号)为依法惩治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通过声讯台传播淫秽语音信息等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规定,现对办理该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的,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
    2023-06-03
    379人看过
  • 司法解释对今借到的规范
    这是没有司法解释的。今借和今借到是有区别的。会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双方法律地位的截然不同的后果。今借到就是已经将借款拿到手,今借就是准备借,不一定将借款拿到手了。当借条持有人凭借条向法院起诉后,由于通过借条本身较易于识辨和认定当事人之间存在的借款事实,借条持有人一般只需向法官简单地陈述借款的事实经过即可。今借到打借条被骗了4w打借条被骗可能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
    2023-07-05
    220人看过
  • 刑法是怎么规定诽谤罪的
    《刑法》是这样规定诽谤罪的: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属于告诉的才处理的犯罪,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一、网络造谣怎么处罚?可能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自诉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检察院应提起公诉。二、诽谤罪和侮辱罪有什么区别?诽谤罪与侮辱罪这两种犯罪所侵犯的客体,都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不同之处主要在于:(1)侮辱不是用捏造
    2023-04-12
    116人看过
  • 最高院规定诽谤案件相关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节录)第六条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分别以侮辱罪或者诽谤罪定罪处罚。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关于名誉权的相关规定有哪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第三条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
    2023-07-02
    239人看过
  • 诽谤信息被转发或点击浏览分别多少次以上可被判刑
    当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即构成诽谤罪。一、造谣罪会判多少年我国刑法并未规定造谣罪,只规定了诽谤罪。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3)诽
    2023-04-04
    488人看过
  • 对商业诽谤的定义进行解释
    商业诽谤:是指通过捏造、披露虚假事实或者虚假信息,贬低、诽谤特定商业主体的商誉、商品或者服务,造成商业利益损失的侵权行为。1、行为主体必须是经营者,即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2、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的,目的是削弱竞争对手的市场竞争力,寻求自己的竞争优势;3、其侵害对象是特定经营者的商业信誉和商品信誉。4、行为的客观方面是捏造、散布虚假事实、贬低和诽谤竞争对手。商业诽谤行为的构成要件有什么商业诽谤的构成要素有:1、行为主体必须是经营者,即从事商品经营或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2、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的,目的是削弱竞争对手的市场竞争力,寻求自己的竞争优势;3、其侵权对象为特定经营者的商业声誉和商品声誉;4、行为的客观方面是捏造、散布虚假事实、贬低和诽谤竞争对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
    2023-07-12
    223人看过
  • 关于办理网络诽谤案件的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诽谤是通过传播不良非事实的行为,对他人的名誉、信誉造成损害为目的的。网络诽谤是诽谤行为的一种,网咯只是实施此类行为的一个平台。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故而此类证据是比较难以收集的,司法机关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一直是难点问题,故而相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办理网络诽谤案件的司法解释。关于办理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司法解释全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全文内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3年9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9次会议、2013年9月2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13年9月6日法释〔2013〕21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
    2023-04-29
    79人看过
  • 同意诽谤信息实际被转发次数达到多少次以上可能构成诽谤罪
    一、同意诽谤信息实际被转发次数达到多少次以上可能构成诽谤罪依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会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实施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从而构成的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有关诽谤罪怎么被界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实施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从而构成的犯罪。1.本罪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
    2023-03-27
    268人看过
  • 信息披露违规罪的司法解释是怎样规定的?
    信息披露违规罪判刑标准的规定如下:对依法信息披露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最新信息披露违规罪量刑标准是怎么样的信息披露违规罪的立案标准:(一)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披露的资产总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二)虚增或者虚减利润达到当期披露的利润总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三)造成股东、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五十万元以上的等。《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
    2023-07-06
    191人看过
  • 了解微信对于商品诽谤的法律规定
    微信诽谤商品的法律规定:诽谤罪是自诉案件,即公民个人需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属于公安机关侦查范围的案件;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时,公安机关可以按照公诉程序立案侦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侮辱、诽谤,应当认定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以侮辱、诽谤罪立案侦查,作为公诉案件处理:1、侮辱、诽谤导致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2、因侮辱、诽谤外交使节、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来访人员造成不良国际影响的;3、其他因侮辱、诽谤对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几百人微信群里诽谤该怎么起诉几百人微信群里诽谤,如果没有流传出去,那不算情节严重,一般不会构成犯罪,所以当事人应该提起民事诉讼。先搜集证据,然后书写起诉状,诉讼请求可以是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起诉状写好之后,拿着身份证去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及时缴纳诉讼费,然后等待开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
    2023-07-04
    342人看过
  • 探究构成诽谤罪的司法解释
    诽谤罪的条件:1、要有捏造事实的行为,如果事实客观存在,即使损害了别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必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传播方式主要有言语传播和文字传播;3、诽谤必须针对特定的人。即使不指名道姓,第三人也能判断受害者是谁;4、必须属于严重情节才能构成本罪。虽然有捏造事实诽谤别人的行为,但情节不严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诽谤罪的量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谣构成诽谤罪的认定条件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
    2023-07-03
    306人看过
  • “两高”出台办理抢夺刑事案件最新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明确,抢夺公私财物价值1000元(人民币)至3000元以上、3万元至8万元以上、20万元至4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267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根据司法解释,具有包括曾因抢劫、抢夺或者聚众哄抢受过刑事处罚;一年内曾因抢夺或者哄抢受过行政处罚的;组织、控制未成年人抢夺;在医院抢夺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等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按照50%确定。司法解释指出,抢夺公私财物,导致他人重伤或者导致他人自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67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抢夺公私财物,导致他人死亡,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67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司法解释指出,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但未造成他人轻伤以上伤害,行为人系初犯,认罪、悔罪,退赃、退赔,且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或是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或者
    2023-06-12
    249人看过
  • 是否可以保释因诽谤罪被判刑的人?
    行为人犯诽谤罪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即可办理保释。其中办理保释的条件包括: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口头诽谤罪可以报警吗?当事人对于他人口头诽谤的行为,是可以向公安机关进行报警,要求警方处理的。构成诽谤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
    2023-07-01
    478人看过
  • 侮辱诽谤罪的刑法规定判多久
    一、侮辱诽谤罪的刑法规定判多久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犯侮辱罪与诽谤罪的量刑标准是一样的,即侮辱或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侮辱罪、诽谤罪因一般情况下系自诉案件,需要自行收集证据,鉴于自诉人证据收集能力没有公权力作为依托,所以即便客观事实可能构成犯罪,但查明的法律事实无法认定被告人构成犯罪,所以多数情况下自诉人自诉难以得到法院支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侮辱罪和诽谤罪有什么区别?1、客观方面表现不同:侮辱罪:使用暴力或者
    2023-04-13
    9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网络诽谤信息被转发500次能判刑吗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30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 两高对诽谤罪的司法解释中的说法
      重庆在线咨询 2021-12-13
      关于使用信息网络诽谤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解释(2013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9次会议,2013年9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对使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挑衅、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如下:第
    • 转发500次司法解释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10
      转发500次是指诽谤的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就属于情节严重,认定为犯罪;后果标准,行为人实施诽谤,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不论网帖内容被点击和转发的次数是多少,就构成诽谤罪。
    • 转发500次构成诽谤罪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11
      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实施了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主观上故意,客观上造成实际损害,情节恶劣的,以诽谤罪定罪处罚。 刑法第246条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
    • 诽谤信息多次转发能构成诽谤罪
      江西在线咨询 2023-10-15
      依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会构成诽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