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思自治原则的原则
意思自治原则作为一种法律精神,最早产生于古罗马时期的“诺成契约”,即一经当事人同意,契约即正式成立。“契约自由”就是从“诺成契约”演变而来的。16世纪法国著名的法学家查里·杜摩林正式在合同领域提出当事人意思自治。
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的鼎盛时期,随着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要求平等、自由的呼声愈来愈高,意思自治理念也逐渐发展成熟。1804年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法国民法典以法典的形式确立了意思自治原则这一最重要的基本理念。
继续传承了法国民法典的意思自治原则,且在法典中规定了法律行为的概念,德国民法理论与民事立法最有价值、最有特色的部分就是法律行为,法律行为被赞誉为“大陆法系民法学中最辉煌的成就”。
民事立法对意思自治的规定体现在许多方面:一是可以提供选择的机会,增加自由选择的功效,即用共同规则的形式,预先为民事者设定可供选择的行为模式,以规范民事者的自由民事为;二是为民事者自由意志的外化,排除人为的不正当障碍,以保证民事行为的自由开展;三是把自由上升为受国家强制力保护的客体;四是在具体民事活动中,法律保护民事者可以自由的选择合作伙伴、合作形式、合作内容等。
二、关于如何解释意思自治存在几种对立的主张
(一)依据当事人选择有无限制分为无限的意思自治和有限的意思自治。前者是当事人可以选择任一国法律;后者是当事人只能在规定的几个国家中选择一国法律或者只能选择与当事人或契约有联系的国家法律。
(二)依据是否允许法院推定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意思分为明示的意思自治和默示的意思自治。前者是在契约中订立了明确的法律选择条款或用口头明确表示选择法律的意思。后者是当事人没有作出明示的法律选择,法院在处理争议时往往根据迹象或从契约的字里行间推定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意思。
(三)依据是否可将契约分割成几部分分别选择准据法,分为可分割选择的意思自治和不可分割选择的意思自治。前者是可以将契约分割成几个部分,分别选择其适用的准据法。后者是只准许把契约看成一个整体,选择一个准据法适用契约的各方面。
三、意思自治的限制
(一)意思自治原则的限制如下:
1、法律性质上的限制:当事人只能选择有关国家的任意法,促不能避开应该适用的有关国家的强行法;被选择的法律是实体法,而不是冲突法;
2、当事人主观意念上的限制:当事人的选择必须是善意和合法;
3、选择主体上的限制:为保护弱者一方当事人的利益,而不适用强者一方所选择的法律;等等。
-
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含义
404人看过
-
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76人看过
-
各国关于意思自治原则-确定合同准据法的普遍原则
341人看过
-
意思自治原则有什么适用范围
234人看过
-
意思自治原则可以适用于什么
417人看过
-
合同意思表示自治原则有哪些?
244人看过
-
民法的基本原则中的意思自治原则怎么举个例子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30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不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有权依自己的意愿从事民事活动。当事人从事民事活动必须自主自愿,任何民事主体都不能借助于经济优势或行政权力强迫他人进行某种行为或不进行某种行为。这一原则的具体内容为:第一,民法在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方面,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第二,民事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他人不得非法干预。第三,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实施民事行为由当事人自愿协商。
-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什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18当事人意思自治是国际私法上的当事人意思自治,指依合同当事人的自主意志确定合同所适用的法律。 也就是说,如果当事人选择了支配他们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法院就应当以他们选择的法律作为合同准据法。
-
如何理解合同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19意思自治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合同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意思自治又叫合同自愿或契约自由原则,就是指在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当事人享有充分的合同自由,合同能完全体现当事人自己的意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条规定:“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该条即是意思自治原则的条文化。
-
商标侵权是否适用意思自治原则河北在线咨询 2023-04-02不适用的,作为法律选择适用法,效率是冲突法追求的重要价值之一。经济学认为,效率是投入与产出或者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分析全面假定个人、企业或社会组织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赋予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权利,能够使当事人有机会选择符合其利益的最适当法,同时避免传统侵权冲突法由法官选择法律的成本。
-
遗嘱的意思自治原则和公证不一样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16公证遗嘱效力优先规则没有违背遗嘱意思自治原则,我国民事法律规定,任何人都是有权利处分自己的财产的,若是预计到自己即将死亡,此时也是可以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来处分自己的财产的。公证遗嘱只是为了防止遗嘱并非是财产所有者根据自己的意愿订立遗嘱,故此也没有违反意思自治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