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意思表示自治原则法律规定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2 11:53:00 415 人看过

意思自治又叫合同自愿或契约自由原则就是指在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当事人享有充分的合同自由,合同能完全体现当事人自己的意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自愿原则,又称意思自治原则,是指确认民事主体自由地基于其意志去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基于意思自治原则,法律制度赋予并且保障每个民事主体都具有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民事法律行为,特别是合同行为来调整相互之间关系的可能性。

《民法典》第五条【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一、合同意思自治原则的内容有什么?

意思自治的核心是当事人的自治,是自由实现的主要法律形式。民事立法对意思自治的规定体现在许多方面:

一是可以提供选择的机会,增加自由选择的效能。即用共同规则的形式,预先为民事者设定可供选择的行为模式,以规范民事者的自由民事行为。

二是为民事者自由意志的外化,排除人为的不正当障碍,以保证民事行为的自由开展。

三是把自由上升为受国家强制力保护的客体,使之成为“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

保证每“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

四是在具体民事活动中,法律保护民事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合作伙伴、可以自由地选择合作形式、可以自由地选择合作内容等。同时意思自治还表现在民法领域的各个方面,如在所有权领域,

则表现为所有人得依法任意处分其财产;在契约领域,则表现为契约内容、契约形式、契约对象等方面之充分选择自由;在婚姻家庭继承领域,

则表现为结婚自由、离婚自由、遗嘱自由等;在民事责任领域,则表现为自己责任,

即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行为所产生的责任由自己独立承担。但意思自由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合同领域,表现为合同自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5日 13:1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意思表示相关文章
  • 2024补签劳动合同符合意思自治原则吗
    补签劳动合同符合意思自治原则吗补签劳动合同不符合意思自治原则劳动合同与人事局无关,一般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下面是劳动合同补签的法律规定《劳动》第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第二款规定“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
    2024-01-16
    244人看过
  • 意思自治原则名词解释
    法律综合知识
    一、意思自治原则名词解释意思自治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可依自己的自由意志从事民事活动。意思自治包含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自己责任等基本内容。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准则。民事意思自治原则是民法中的基本原则,有了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就可以在不违反相关法规的情形下,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选择法律原则。赋予民事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广泛的自由。当事人有权依法从事某种民事活动和不从事某种民事活动。当事人有权选择其行为的内容和相对人。民事主体有权选择其行为的方式、有权选择补救方式。允许当事人通过法律行为调整他们之间的关系。允许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法律关系时,通过自己的意志产生、变更和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确立了先下机关干预与民事主体的行为自由的合理界限。根据意思自治原则,法无明文禁止即为自由。也就是说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国家就不得对其进行干预。行政机关也
    2022-03-01
    89人看过
  • 意思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异同
    意思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都是指当事人选择合同准据法的规定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是对意思自治原则的补充而起辅助作用。但二者选择合同准据法在限制上是有区别的:(1)意思自治原则一般由当事人自由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是指当事人末明确选择合同准据法而由法院根据此合同有关国家的密切程序来决定适用该合同的法律的原则。(2)意思朗台原则规定当事人选择有关国家分为有限意识自治和无限意思自治原则。前者当事人只能在规定的几个国家中选择一法律或者只能选择与当事人或契约有联系的国家法律;后者是当事人可以任选一法律。(3)意思自治原则在选择主体上不适用强者一方所选择的法律;最密切联系原则则是以最密切联系因素确定合同的准据法。
    2023-06-08
    90人看过
  • 复议申请中法律的意思自制原则是什么意思
    一、复议申请中法律的意思自制原则是什么意思意-思自治原则的概念及其含义民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则,又称私法自治原则,指私人相互间的法律关系应取决于个人之自由意-思。只要不违反法律之根本精神,个人之法律关系均可依其自己的意-思,自由创设。意-思自治原则强调尊重个人意-思自由,当事人在从事民事活动时有权依自己的真实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不受其他任何主客观因素的干涉。意-思自治是一种法哲学的理论,即人的意志可以依其自身的法则去创设自己的权利义务,当事人的意志不仅是权利义务的渊源,而且是其发生根据。传统民法上的法律行为是与事实行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事实行为属非意-思表示行为,而法律行为则是指民事主体以一定的意-思表示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法律行为者,乃以发生私法上效果之意-思表示为要素之一种法律事实也。”可见民事法律行为以当事人有意-思表示为其必不可少的要素。从民事检察监督的角度出发,意-思自治原
    2023-03-23
    468人看过
  • 合同自治原则:涉外合同中自治的意义
    依我国法律规定,法院审理涉外合同纠纷,应该适用合同当事人合意选择的法律,在当事人未作选择或所作选择无效的情况下,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国家的法律。意思自治原则是涉外合同之债法律适用的首要原则。该原则在涉外合同中适用范围有:第一,合同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法律的时间。第二,合同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法律的方式。第三,合同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法律的范围。涉外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原则我国的涉外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原则主要有允许合同当事人双方协议选择合同的管辖地及法律适用,也可以选择仲裁。当事人选择的国家法律与合同争议要有实际联系,且不违反我国的法律、法规。涉外合同纠纷中就管辖权或适用法律问题在当事人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则需要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来确定。《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十一条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合同适用的法律。
    2023-07-12
    280人看过
  • 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是指什么
    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是指向外部表明意志发生一定司法上法律效果的意思的行为。意思表示由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构成。客观要件是指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主观要件,是指内心的意思,更可分为行为意思、表示意思与效果意思。意思存于内心,是不能发生法律效果的。当事人要使自己的内心意思产生法律效果,就必须将意思表现于外部,即将意思发表。发表则须借助语言、文字或者表意的形体语汇。意思表示所发表的意思,是体现为私法效果的意思,亦即关于权利义务取得、丧失及变更的意思。一、法律行为的成立法律行为的成立必须具有下列条件:1、必须是出于人们自觉的作为和不作为。无意识能力的幼年人、疯癫、白痴,精神病,以及一般人在暴力胁迫下的作为和不作为,都不能被视为法律行为。2、必须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而具有外部表现的举动,单纯心理上的活动不产生法律上的后果,如虽有犯罪意思而无犯罪行为的,不能视为犯罪,也不能视为法律行为。3
    2023-03-22
    478人看过
  • 法律行为与意思自治原则的相互联系
    一、法律行为与意思自治原则的相互联系意思自治原则是民法的基石,其在民法体系中的体现多种多样。1.在民事立法层面,意思自治原则确保个体能够在国家预设的规范下自由决定行为模式,这不仅赋予了民事者更广阔的选择空间,也加强了其选择的有效性。例如,法律会排除不正当障碍,以保障个体行为的自由进行。2.意思自治原则还把个体的自由意志上升为受国家保护的权利,确保在具体民事活动中,如选择合作伙伴、合作形式和内容等方面,个体的自由不受侵犯。二、意思自治在民法各领域的表现意思自治原则在民法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1.在所有权领域,它保障了财产所有者依法处分其财产的自由;2.在契约领域,体现为契约内容、形式、对象的选择自由;3.在婚姻家庭及继承领域,表现为婚姻和离婚的自由,以及制定遗嘱的权利;4.在民事责任方面,则强调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5.特别是在合同领域,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尤为重要,它确立了合同自由的基
    2024-01-15
    112人看过
  • 意思自治原则与民事主体平等原则
    一、意思自治原则与民事主体平等原则所谓民事主体平等原则,指在民事活动中一切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它强调主体资格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应遵循同一种法律规则。平等原则的含义是,参加民事活动的当事人,无论是自然人或法人,无论其所有制性质,无论其经济实力强弱,其在法律上的地位一律平等,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同时法律也给双方提供平等的法律保护。所谓意思自治原则,也成为合同自由原则,指参加民事活动的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有完全的自由,按照自己的自由意思决定地缔结合同关系,为自己设定权利或对他人承担义务,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二、意思自治原则的具体表现所谓意思自治原则,是指合同由双方当事人共同选择的国家的国内立法作为合同的准据法来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换言之,即是以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所共同选用的法律作为合同的准据法。涉外合同首先适用当事人协
    2023-05-06
    189人看过
  • 自愿原则的意思是什么
    法律综合知识
    一、自愿原则的意思是什么自愿原则是中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指公民、法人等任何民事主体在市场交易和民事活动中都必须遵守自愿协商的原则,都有权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独立自主地选择、决定交易对象和交易条件,建立和变更民事法律关系,并同时尊重对方的意愿和社会公共利益,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或任何第三方。只要进行交易或其他民事活动双方的交易等行为不违反法律规定,其他任何机关、团体、个人等第三方都不能干涉。以欺诈、强迫、威胁等违背交易主体意志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二、权利行使的自愿原则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一)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二)民事权利的分类1、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人身权,是指不直接具有财
    2023-07-01
    276人看过
  • 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在现行诉讼制度中,并没有对确认制度的规定,诉讼渠道和人民调解组织基本割裂。这是我国人民调解制度与诉讼救济存在的现实问题。兰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俞树毅认为,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化解纠纷、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制度,对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调本质上排斥竞争,鼓励合作,讲求容忍,奉行和为贵息事宁人的原则。但其达成调解协议的效力后,因没有法定形式予以固定,经常因当事人反悔、不积极履行而夭折,并且束手无策。所以,定西中级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协议确认机制提出,正是在司法资源紧张的前提下,赋予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其法理内涵也印证了权为民所掌、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执政理念的大胆尝试,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俞树毅认为,目前,就人民法院方面而言,司法资源紧张是共识,效率低下不容忽视,执行难尤为突出。尽管近年来从最高院至基层审判方式改革不断推进,各项人事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措施翻新,但
    2023-06-08
    76人看过
  • 意思自治原则可以适用于
    一、意思自治原则可以适用于意思自治原则可以适用于民法领域的一项基本原则,主要适用私法领域。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二、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要遵循什么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有: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3.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4.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5.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6.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
    2023-05-06
    229人看过
  • 通谋虚假意思表示裁判规则
    一、通谋虚假意思表示裁判规则通谋虚伪表示即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情形之一。表意人与相对人谋划为虚伪表示而其真意为发生另外的法律效果的表示行为。如当事人实为买卖房屋,为避税而作赠与之虚伪表示等行为,损害国家和公共利益。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因此通谋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是自始无效的,不仅如此,若损害了国家或公共利益时还要受到法律的追究。二、通谋虚假意思表示的举证责任由谁承担通谋虚假意思表示的举证责任应该由提出主张的第三人承担。第三人主张民事法律行为均属于通谋虚假意思表示时,需要负相应的举证责任。不能仅仅因为合同当事人间有特殊情谊关系或合同价款交付不足,就认为存在通谋。三、哪些合同是自始无效的(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
    2023-04-14
    144人看过
  • 任意性规则当事人意思自治优先于法律一般规定
    保管合同是否是单务合同或双务合同,从法律规则上看,若当事人明确约定寄存人需支付报酬或其他义务的,保管合同为双务合同,双方均承担一定的义务;但若无特别约定,法律推定该合同并无报酬,属于单务合同。可见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属民法的最基本的原则,在非法律强制性效力性规范的范畴,当事人均可自行安排合同的权利与义务,此为民法领域的“法不禁止皆可为”的体现。一、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律性质理论观点一是交换请求权说,认为双务合同的当事人仅享有以自己给付请求他方给付的权利,从而在诉讼上原告必须证明其本身已履行义务或无先给付义务。二是抗辩权说,认为双务合同当事人的请求权是相互独立,仅其实现因他方当事人行使抗辩而互相发生牵连而已。德国民法、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及通说均采抗辩权说,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五条亦采此说。其主要理由是基于诉讼上的考虑,当原告请求被告履行其债务时,不必证明其本身已履行对待债务。抗辩权依其性质属于
    2023-06-28
    311人看过
  • 国际私法中意思自治原则的产生
    16世纪法国的杜摩兰在《巴黎习惯法评述》中主张“合同应适用当事人自己选择的法,如果当事人没有明确表示选择何地法律,法院应根据整个案件的各种迹象推断当事人意欲适用的法律”。杜摩兰因此被称为“意思自治之父”,并被公认为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私法上的奠基者。随着涉外民事活动交往日益频繁和复杂,法律适用中的冲突也趋于激烈,而传统冲突理论在解决新问题和复杂问题时也更难以实现效率和公平兼顾的目标豍。意思自治原则使私法主体自由意志得以发挥,尊重主体自由从而促成交易安全和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当事人预见性,有利于纠纷的解决。因此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私法理论中得到越来越多学者认可,并被更多地付诸立法和司法实践。国际私法处理涉外法律冲突的方法有什么国际私法处理涉外法律冲突的方法是:1、间接调整方法,又称冲突法调整,是指在相关国内法或国际公约中,规定某些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受哪些法律调整或控制,而不是直接规定如何调整涉外民事
    2023-08-16
    277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意思表示为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而法律行为是司法自治的实践手段,因此意思表示意义重大。意思表示,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意思的行为。 意思表示由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构成。客观要件是指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主观要件,... 更多>

    #意思表示
    相关咨询
    • 如何理解合同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19
      意思自治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合同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意思自治又叫合同自愿或契约自由原则,就是指在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当事人享有充分的合同自由,合同能完全体现当事人自己的意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条规定:“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该条即是意思自治原则的条文化。
    • 无相对人意思表示法律规定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0-24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是指没有相对人的存在也能成立的意思表示,如立遗嘱。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在表示完成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遵照其规定。比如遗嘱自遗嘱人死亡时生效,悬赏广告自报社刊登时生效等。
    • 2023违反意思自治原则劳动合同怎么办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6-16
      补签劳动合同不符合意思自治原则,劳动合同与人事局无关,一般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下面是劳动合同补签的法律规定,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2022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意思自治原则是什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15
      现代民法中意思自治原则的基本含义即民事主体在法律强行规定和公序良俗容忍的范围和限度内,有权利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各种民事行为,为自己创设一定的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国家或他人对此只能消极的予以保护和尊重,而不能积极的予以干涉和妨碍。国际私法是在平等当事人之间的法律适用上进行调整,调整对象的特定性使得意思自治原则成为国际私法领域一项基本原则而不断扩张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
    • 劳动合同意思自治有什么规定?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02
      对非涉外劳动合同中约定解除或终止条件的,法院一般持否定态度。而对涉外劳动合同中的此种约定,各地做法不一。我们认为,对涉外劳动合同当事人约定终止条件的,应根据合同订立的时间确认其效力,而对约定解除条件的,只要不违反我国法律强制性规定,应予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