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次挪用公款参赌折射出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5 15:02:25 462 人看过

近日在法院旁听审判:咸阳一印刷包装企业的出纳安某,从2004年3月到2005年3月,在一年时间里,16次挪用企业公款共31.4万元参与赌博,却未被任何人发现。其劣迹败露,只是因为法院在执行一起判决时,发现企业账面有钱却库存空虚,这才东窗事发。

在法庭上,安某表示真诚服罪,其追悔莫及的心情难以用语言形容,惟有泪水横流;坐在旁听席上的妻子和白发老父也只能顿足慨叹,痛哭失声。然而,安某及其家人的泪水中反映出来的,绝不仅只是其荒唐不羁所导致的忏悔与教训,更折射出某些方面监督体制虚化导致的恶果。

该国有企业有完善的财务审批程序,也有岗位责任明确、配套齐全的财务主管和会计出纳。但是,正是在这严格管理和配套齐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当中,安某十分轻松地在一年内16次挪用了30多万元公款。严格的财务审核程序、企业财务主管经理的审查,统统成为摆设,听任安某一次次随意取出公款用作赌资。况且,这还是一家

生产经营十分困难的企业,30多万元被安某赌博挥霍后无法收回,几乎将企业推向深渊。

长达一年的时间里疯狂挪用公款赌博为何无人察觉?这个事实不能不让人深思。安某的犯罪过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失去监督的权力的堕落轨迹。表面看去,安某并不掌握权力,他的职务只是企业设置的一名出纳,一名企业管理人员。但他挪用公款,就似探囊取物,轻而易举。企业虽也有财务决算,定期要进行账务审核,但很多管理制

度只是贴在墙上或印在红头文件里,并没有当真执行。所有监督程序看似严密,可惜都呈虚拟化状态。制度似乎太相信安某一类人的觉悟了,信任得连起码的监督形式都省略了。可惜的是,安某们并不领情,公共权力被他们视为己有,企业的公款沦为赌资。如果不是法院在一次偶然执法从中发现了库存空虚,企业还会被蒙在鼓里,不知

道本企业的30多万元公款早已被人赌得血本无归。最终,安某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2年,等待他的虽是漫长的铁窗生涯,但这实际既挽救了安某,也挽救了企业。让人不敢想的是,倘若安某的行为未被发现,他继续用公款赌下去,或者这个企业再出个张某、王某,最终将企业的家当全部赌光,该企业几百名工人的饭碗将找谁去讨要?更让人不敢想的是,如果更多的类似企业,财务管理也都如此混乱,谁能保证不出更大的赌徒,谁能保证他们不将更多的公款输光?这种想象实在太可怕了!只是不知道类似这样的企业老总,其自家的财产管理是否也如此糊涂?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6日 15: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挪用公款赌博能赢钱吗?
    挪用公款赌博输的钱能否回收取决于事件的大小和调查能力,一般很难回收。《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依据侦查犯罪需求,可依规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相关单位和个人应配合。挪用公款后还能追回来吗挪用公款后是还有可能追回来的。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所以挪用公款的,要进行追缴。一般情况下,发现公款被挪用的,必须要及时报警,才能维护相关单位的权益,追回被挪用的公款。
    2023-08-16
    268人看过
  • 赌博挪用公款30万怎么判刑
    挪用公款三十万用于赌博的,属于挪用公款罪数额巨大标准,依法是十年以上量刑。挪用公款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款的使用权,同时行为人挪用公款后必然占有,有的还因此获得收益。而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种相互联系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权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实施赌博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零三条的规定从重处罚:(一)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二)组织国家工作人员赴境外赌博的;(
    2024-05-12
    136人看过
  • 挪用公款领取16万有何处理
    直接移交给法院进行审判,法院将会以挪用公款罪定罪量刑。,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一、挪用公款罪的主观要件是什么呢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前述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二、法院对挪用公款罪既遂如何裁判?法院对挪用公款罪既遂应当这样裁判: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应当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
    2023-06-24
    147人看过
  • 多次挪用公款是不是属于挪用公款严重情形
    一、多次挪用公款是不是属于挪用公款严重情形多次挪用公款是属于挪用公款严重情形。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二、公款私存是不是挪用公款罪公款私存的,一般不会构成挪用公款罪。公款私存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公款以个人名义转为储蓄存款的行为。挪用公款罪需要满足以下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
    2024-01-19
    205人看过
  • 挪用公款以后次还前次数额应以首次挪用来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颁布的《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四条规定:“多次挪用公款不还,挪用公款数额累计计算;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数额以案发时未还的实际数额认定。”笔者认为,该条规定欠妥,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公款的,不能以案发时实际未还的数额认定,而应以行为人第一次挪用公款时的数额认定,起算时间应是第一次挪用公款的时间。这样表述更为准确,可以避免歧义。因为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相当于第一次挪用的公款一直在被挪用,即使行为人后来自己归还了挪用的公款,也不能弥补其第一次挪用公款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主观恶性。而《解释》的规定则会导致无法追究某些多次挪用公款的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例如,多次挪用公款,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至案发时,行为人已全部归还了其挪用的公款或实际未还的数额已不足以
    2023-06-11
    129人看过
  • 挪用公款偿还后再次挪用数额认定
    挪用公款偿还后再次挪用数额的认定是:如果多次挪用公款,并且不予归还的话,那么数额是按照各次的累计值来进行计算的。如果两次挪用公款,但是在后一次挪用公款之前已经把钱一次挪用的公款归还给原单位的话,那么计算数额的时候就按照第二次挪用的说来进行计算就可以了。一、挪用公款全部归后还需要坐牢吗挪用公款如果数额较大,并且在三个月内全部归还的,一般不承担刑事责任。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构成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二、挪用公款160万是会判刑吗行为人若有挪用公款160万元,是会被人民法院按照挪用公款罪的规定判刑处罚的。《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2023-02-04
    324人看过
  • 挪用公款罪挪出就既遂吗
    国家公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共资金据为己有,并将这些款项用于从事违法活动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挪用公款罪。依照相关法律条款规定,挪用公款罪的认定标准并非取决于公共资金是否面临实质性的风险损害,而是取决于公款已被实际侵占与挪用这一客观事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挪用公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二)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三)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四)其他严重的情节。
    2024-05-16
    198人看过
  • 多次挪用公款罪的量刑
    犯挪用公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l998年5月9日施行)的规定,对挪用公款案量刑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或者给他人使用。挪用公款给私有公司、私有企业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2、挪用正在生息或者需要支付利息的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但在案发前全部归还本金的,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给国家、集体造成的利息损失应予追缴。挪用公款数额巨大,超过三个月,案发前全部归还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3、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制。在案发前部分或者全部归还本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挪用公款存入银行、用于
    2023-02-27
    162人看过
  • 挪用公款罪犯赌博被判刑
    挪用公款赌博罪两罪行要分别判处,合并执行。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是挪用的公款金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三个月后没有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以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以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挪用公款金额巨大不退还的,处以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无期徒刑。挪用公款50万判几年挪用公款50万属于数额巨大,应在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范围内量刑。法律依据:《刑法》第384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的“挪用公款归
    2023-06-30
    279人看过
  • 挪用了公款赌博输完了怎么办
    一、身上的钱赌博输了怎么办看是否“以营利为目的”,以区分是赌博行为还是娱乐行为--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带有少量财物输赢的活动、以及提供棋牌室等娱乐场所只收取正常的场所和服务费用的经营行为等,不以赌博论处。如果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赌博行为,要看数额与情节的严重程度、以及是不是“聚众赌博的赌头”与“以赌博为业的赌棍”,以区分是治安案件还是刑事案件。比如对于赌头,抽头渔利5000元以上的涉嫌犯罪、是刑事案件,否则就只是治安案件。身上的钱不一定是赌资,建议聘请律师提供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一条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一)申请人撤销申请的;(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三)作
    2023-03-29
    209人看过
  • 多次挪用公款每次都归还了怎么办
    挪用公款原则上属于非法行为,即便在此后立即予以归还,充其量仅仅是起到补过的作用。然而,犯罪事实已然发生,这并不妨碍对其挪用公款行为的定性,仍需接受法律的惩处。《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2024-05-01
    321人看过
  • 银行保险开出欠款黑名单折射信用危机
    银行保险开出欠款黑名单折射信用危机银行保险开出欠款黑名单折射信用危机稿源:生活报2005-05-2110:22:41由于欠款太多,近日,黑龙江省一家保险公司不得不抽调大量人员组成了一个新机构——清欠办。在其公司的文件上记者看到,清欠的措施之一是将恶意欠款人的身份公开曝光。相隔不久,人民银行发布与其相关的一条消息称,国内所有商业银行中的个人信用记录年内将全国联网。自此,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恶意欠款增多近年来,随着市民消费贷款的迅猛上升,一个令各家银行和保险公司头痛的问题也浮出了水面——无法还款或者恶意欠款者日渐增多。其中,重要一条就是缺乏良好有效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据了解,在集中清理欠款前,我省这家保险公司共办理车贷履约保证保险14亿元,主要合作对象是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过一年多艰苦的清收工作后,截至去年年末,仍有未了保险责任5亿元。其中,逾期三年以上未偿还的贷款金额为
    2023-04-23
    286人看过
  • 挪用公款用于单位支出不能构成挪用公款罪
    挪用公款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一、挪用公款的三种情况根据本条之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具体可包括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这里所说的非法活动是指挪用公款供个人或他人进行走私、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对这种情况的定罪,没有要求挪用公款的数额要达到较大,也没有规定挪用达到多长时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5月9日施行)的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以五千元至一万元为起点;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或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以一万元至三万元为起点。如果挪用公款未达到以上标准的,一般可不认为构成犯罪。二是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并且数额较大的。这是指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
    2023-03-25
    212人看过
  • 好赌经理为偿还赌债,挪用公款48万
    他是金华某汽车公司旗下永康分公司的总经理,每年有一笔可观的收入,却因为挪用公司资金葬送了大好前途,被婺城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一个字——赌客户订购车辆迟迟未收到发票8月18日,金华某汽车公司接到一位老客户李先生的投诉。原因是,李先生7月份在永康分公司订购了三辆奔腾汽车,订购款项已经付好,汽车也已经拿到,就是一直都未收到订购的发票。按照程序,发票拿到后,就可以到车管所把临时牌照改成正式牌照。现在临时牌照已经到期,正式牌照因无发票还不能拿,对此他十分不满。公司接到投诉后,便着手调查永康分公司的情况。结果,牵出了一起公款挪用事件。当初,接收购车款的账户不是公司账户,而是一个私人账户。这个私人账户的开户人,是永康分公司的总经理王某。公司纪检部门遂找王某了解情况,并向其讨要购车款。但是,直到11月,王某还未把款项还给公司。11月11日,纪检部门负责人来到婺城公安分局新狮派出所报警。
    2023-04-23
    429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以后次挪用的公款们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数额怎么判定?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7-06
      多次挪用公款,井以后次挪用的公款们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数额以案发时未还的实际数额认定。
    • 现在用多次挪用公款,后一次挪用公款归还前一次挪用的公款数额如何认定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4-09
      首先,从多次挪用公款与多次连续挪用公款并用后一次挪用公款归还前一次挪用公款的量刑应有所区别。行为人多次挪用公款都未还,应按多次挪用公款数额累计确定量刑,对此认识较一致。但行为人在一定时间内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这种情形,根据1998年4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
    • 多次挪用公款是不是属于多次挪用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8-15
      多次挪用公款是属于挪用公款严重情形。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 挪用公款罪多次挪用赃物怎么判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08
      首先,从多次挪用公款与多次连续挪用公款并用后一次挪用公款归还前一次挪用公款的量刑应有所区别。行为人多次挪用公款都未还,应按多次挪用公款数额累计确定量刑,对此认识较一致。但行为人在一定时间内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这种情形,根据1998年4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
    • 多次挪用公款属于挪用公款严重情形吗
      天津在线咨询 2023-12-03
      多次挪用公款是属于挪用公款严重情形。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