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用卡超期欠款被立案应该如何应对
当事人因信用卡逾期被起诉的,属于民事的债务纠纷,建议当事人尽快偿还拖欠的欠款,积极应诉。对于属于恶意透支1万元以上的行为,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受刑法处罚。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二、信用卡逾期纠纷的诉讼时效
信用卡逾期,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信用卡欠款逾期之日起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信用卡逾期就是老赖吗
不一定会变成老赖。因为老赖是失信被执行人的别称,指被起诉后拒不履行还款义务被强制执行,并且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上公示,所以如果只是逾期超过三个月没有被起诉,也没有被强制执行,就不会变成老赖。
而一旦成为老赖,可不只被催收、涨利息那么简单,持卡人还不能享受高消费,以及办理其他金融业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二、证据的调查收集和保全 第四十八条 控制书证的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交书证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书证内容为真实。\n控制书证的当事人存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对方当事人主张以该书证证明的事实为真实。
-
信用卡逾期60000多,应该如何应对?
158人看过
-
被起诉欠款5万的信用卡用户该如何应对?
385人看过
-
公款挪用应该如何立案
111人看过
-
信用卡贷款利率超本金:如何应对?
362人看过
-
信用卡与网贷欠款:如何应对?
301人看过
-
信用卡被盗应该怎么样立案
251人看过
-
如何应对信用卡延期还款甘肃在线咨询 2022-02-15应对信用卡延期还款的方案:(1)向朋友借钱,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如果您年龄较小、没有朋友,不妨和家里说一下情况,信用卡欠款并不是很大的问题,但如果因为财务问题越陷越深,则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2)变卖或当掉值钱的商品:如果您无法向亲朋、父母借到钱,可以考虑出卖或当出一些之前的东西,等到以后有钱了再赎回来;(3)可以利用我们曾经提到的方法,花100元进行重复取现还款,这个方法是银行认可的方法,并不非
-
广西省盗刷信用卡应该如何立案?甘肃在线咨询 2023-05-24盗刷信用卡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有可能构成盗窃罪,也有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确定其立案标准首先要看其盗刷的具体行为涉嫌哪种犯罪。 如果是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涉嫌是盗窃罪,而在各地区的定罪量刑标准中,盗窃罪相对于信用卡诈骗罪,数额较低更容易构成犯罪,上海地区的数额较大标准是1000元。 如果是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
-
信用卡还不上被立案应该如何办,说是诈骗广西在线咨询 2023-08-2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二)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
-
信用卡恶意透支应该如何立案标准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05信用卡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应予立案追诉: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 2、恶意透支,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本条规定的“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
-
挪用公款罪应该如何立案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27怎么立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l.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2.挪用公款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各省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既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