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迹鉴定申请书
申请人:,男,汉族,年月日生,住市区镇村。
申请事项:
依法申请中的签名三个字不是申请人本人所签,该签名笔迹系被告摹仿、伪造。
事实与理由:
至此,为使法院依法查明本案事实,追究嫌疑人摹仿、伪造申请人笔迹的法律责任,故申请人特依法申请笔迹鉴定。
此致
市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
一、迹鉴定举证责任
对笔迹鉴定的申请由谁提出,应当根据具体案情的不同而分配。当原告所提供证据达到了证明借贷关系成立或证明了借条系被告所书,完成了举证责任时,被告如否认是其签字则由被告申请作笔迹鉴定;当原告本身不能完成证明责任时,则首先应当由原告自己申请作笔迹鉴定,从而完成自己的证明责任。只有在原告完成了借条是被告所签的举证责任后,被告抗辩时,举证责任才依法发生转移,由被告对抗辩事实进行举证,这是对“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的正确理解。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有关鉴定规定
第七十六条,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当事人未申请鉴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进行鉴定。
第七十七条,鉴定人有权了解进行鉴定所需要的案件材料,必要时可以询问当事人、证人。
鉴定人应当提出书面鉴定意见,在鉴定书上签名或者盖章。
第七十八条,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
第七十九条,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或者专业问题提出意见。
-
笔迹鉴定是向谁申请鉴定?
219人看过
-
如何向法院申请笔迹形成时间鉴定?
393人看过
-
笔迹鉴定申请书法院模板
171人看过
-
笔迹鉴定是向谁申请鉴定,笔迹鉴定的样本由谁提供?
129人看过
-
笔迹真伪申请鉴定书怎么写
493人看过
-
检察院申请做笔迹鉴定吗
225人看过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
笔迹鉴定申请怎么写,笔迹鉴定申请范文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08-26申请人:陈X如,女,19XX年X月X日出生,身份证号:3303261965XXXXXXXX。汉族,住平阳县鳌江镇河滨村, 申请事项:1.申请对卖尽契约进行书写时间鉴定;2.申请对陈纪旺在契约上的签名进行笔迹鉴定;3.申请对陈纪旺在契约上的手印进行真实性鉴定。 事实与理由:原告姜X春诉被告应X语、陈X、陈X璋、陈X康、陈X芝、陈X如6人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业经贵院受理,现被告陈X如有正当理由怀疑原
-
如何向法院申请鉴定笔迹签名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21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证据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等几种。笔迹鉴定结果就是鉴定结论的一种,鉴定结论属于证据,仅凭一个证据不一定决定案件的成败。但客观地说,鉴定结论对法官认定事实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推翻鉴定结论,法官会倾向于依照鉴定结论认定事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1条规定:“人民法院委托鉴定部门作出的鉴
-
可以向法院申请重新鉴定笔迹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3-04-05可以,不过是否同意的权利在法院。一般情况下不管是谁提出来的,如果是在法院主持下的鉴定,(也就是说法院问了是否同意鉴定,双方都同意了,然后法院说大家协商鉴定机构或者让法院指定)这样做出来的鉴定结论,法院不会再让重新鉴定了;如果是对方自行委托的鉴定,一般会同意。
-
进入法院申请对笔迹鉴定的途径之后,还可以向法院申请对笔迹鉴定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18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 当事人未申请鉴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进行鉴定。 根据以上规定,进入诉讼程序之后,可以向法院申请对笔迹进行鉴定。如果不想走诉讼程序,可以通过委托律师事务所,直接向具有笔迹鉴定资质的司法鉴定中心,一般情况下,非诉讼途径的委托
-
笔迹鉴定申请法院怎么判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04当然可以申请重新鉴定。 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二十七条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一)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的; (二)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 (三)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 (四)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