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经营者集中需要接受反垄断审查?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5 14:42:40 197 人看过

什么样的经营者集中需要接受反垄断审查?

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需要申报的经营者集中的法定条件包括如下两个方面:首先,从定性角度看,交易必须构成反垄断法意义上的集中。我国反垄断法第二十条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经营者集中包括三种情形:经营者合并;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其次,从定量角度看,集中必须达到一定规模,集中参与方的营业额必须达到法定标准。根据《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第三条规定,这些标准主要是:

(一)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

(二)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

需要说明两点:一是集中参与方在中国境内营业额达到或超过4亿元人民币是符合上述申报数量标准的前提,其隐含的意义在于集中必须与中国市场有关联并且关联到一定程度,这是反垄断法域外管辖权的基本要求。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4日 08: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经营者相关文章
  • 商务部反垄断局成立以来共批准8项经营者集中审查案件
    商务部反垄断局局长尚局长21日介绍说,反垄断局成立以来,共批准了8项经营者集中审查案件。尚局长是在谈及商务部附条件批准比利时某公司收购美国AB公司的交易时说这番话的。他表示,某公司收购AB公司案并非商务部反垄断局成立以来批准的第一个经营者集中审查案件。事实上,除此之外,反垄断局还批准了其他7项集中案件。尚局长表示,2008年8月1日,反垄断法实施以来,截止到11月19日,商务部收到十几次经营者集中申报,其中13项已立案受理,8项已做出审查决定,其中包括某公司收购AB公司案。在做出的审查决定中,只有此案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进行了公告。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通过合并、资产购买、股份购买、合同约定、人事安排、技术控制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的情形。经营者集中虽然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但过度集中又会限制竞争,损害效率。
    2023-06-07
    309人看过
  • 苹果接连遭遇反垄断审查
    最近,苹果的烦心事恐怕更多了。在新产品iPhone4刚上市不久,就因为信号问题纠结难解的时候,一系列的垄断官司又缠上了苹果的身。有了微软的前车之鉴,欧美的反垄断主管部门可不敢小觑这颗迅速成长的苹果。它封闭的生态系统或被剖开。被欧盟盯上了近日,业界分析师CarolineGabriel发表观点称,苹果可能会面临欧盟委员会的反垄断调查。大公司接受反垄断调查并非新鲜事儿,但此次,业界却开始纷纷推测如果调查真的展开,苹果有可能被迫使将iPhone平台向竞争对手开放。这对致力于从硬件、软件、服务等方面建立封闭系统的苹果来说,可不是好预兆。实际上,这些对苹果不利的预测,都源于欧盟在今年5月份新发布的一份计划——《数字议程》。《数字议程》列举出了欧盟在信息化进程中遭遇的七大阻碍,其中的第二条便是缺乏互操作性:技术和标准的通用性对推动产业前进具有重大作用。然而,标准制定方面的漏洞、公共机构间的合作鸿沟等问题
    2023-06-07
    194人看过
  • 反垄断法草案不再规定经营者集中的具体申报标准
    新华网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周婷玉、艾福梅)鉴于各方面对经营者集中的申报标准意见不一致,24日进行第二次审议的反垄断法草案不再规定经营者集中的具体申报标准。反垄断法草案初次审议稿规定,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在全球范围内上一年度的销售额超过120亿元人民币,并且参与集中的一个经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上一年度的销售额超过8亿元人民币的,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有些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地方、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对这一条规定提出不同意见:有的认为申报标准定得过低;有的认为申报标准不宜定得过高;有的建议分行业规定不同的申报标准;有的建议在申报标准中增加经营者所占市场份额等指标。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同财政经济委员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认为:申报标准定得过低,企业合并动辄就要申报审批,不利于国内企业通过兼并做大做强;申报标准定得过高,又不利于防止因过度集中形成垄断。鉴于各方面对申
    2023-06-07
    381人看过
  • 反垄断行为经营者范围是如何的
    一、《反垄断法》对“经营者”的界定《反垄断法》之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对经营者作了如下界定:“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在这里,营利性被看作经营者的首要特征,但现实中经常出现非营利性组织或个人被起诉从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案例,典型的主体如学校、行业协会甚至政府部门等。这些主体的行为能否被认定为经营行为而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理解尚不一致,分歧焦点在于经营者是否应当具备营利性特征。如果坚持经营者必须具有营利性,则上述主体的行为就很难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之,则上述主体的相关行为就可以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从而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针对这种情况,理论上大多主张对“营利性”作拓展解释,不应简单看该主体是否本质上以营利为目的,而应看其是否从事了经营活动,即在特定条件下是否获得了某种利益。由此,非营利性组织的经营者资格问题,在竞争法
    2023-06-18
    75人看过
  • 中国有权进行反垄断审查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据新华社北京18日电澳大利亚两拓联合案牵动着中国的神经。商务部有关负责人18日表示,虽然目前尚不能判断两拓建合资公司是否构成垄断,但如果合并达到有关申报标准,中国有权对其进行反垄断审查。两拓联姻一片反对6月5日,国际铁矿石巨头力拓与必和必拓声明,就双方合资经营西澳铁矿石生产项目签署非约束性协议,双方分别持有该合资公司50%的股权。力拓与必和必拓是全球排名第二、第三的铁矿石供应商,这两家企业出口量占到澳大利亚出口的80%,掌控着全球铁矿石的36%,二者合资后将取代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成为世界最大铁矿石企业。而中国是铁矿石进口第一大国,因此这一合资案引起中国企业和业界高度关注。尤其目前中国正处在国际铁矿石谈判的关键时刻,一旦两拓联手,铁矿石卖方的话语权将更加集中,对中方的铁矿石谈判极为不利。此外,由于两拓联合必然会对全球铁矿石供应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国际社会也招致一片反对浪
    2023-06-07
    488人看过
  • 如何认定经营中集中的垄断行为?
    经营者集中的含义和表现形式:本法第20条以列举方式对经营者集中予以限定。“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一)经营者合并;(二)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三)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四)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是指拥有行政权力的政府机关以及其他依法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各种行为。1.主体。此处的行政机关是指除国务院之外的任何政府机关。2.行为方式及其要件。(1)地区封锁。我国反垄断法第33条至第35条规定了地区封锁的三种表现形式:第一,限制商品在地区间自由流通。这包括行政机关和其他依法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实施的下列五类行为:一是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施歧视性收费标准,或者规定歧视性价格;二是对外地商品规定与本地同类商品不同的技
    2023-05-01
    408人看过
  • 反垄断法:经营者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将被严惩
    新华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邹声文张宗堂)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是经济生活中一种最常见、最典型的垄断行为,往往造成固定价格、划分市场以及阻碍、限制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等排除、限制竞争的后果,对市场竞争危害很大,为各国反垄断法所禁止。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反垄断法草案规定,经营者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最高将被处以上年度销售额10%的罚款。草案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下列垄断协议:固定、维持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的;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联合抵制交易的;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草案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上一年度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尚未实施垄断协议的,可以处200万元以下的罚款。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执
    2023-06-07
    292人看过
  • 违反经营者集中需承担什么后果?
    1、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就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2、经营者违反《反垄断法》规定实施集中的,会被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实施集中、限期处分股份或者资产、限期转让营业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复到集中前的状态,并可能会接受50万元以下的罚款。当然,经营者要是不服的话,那么可以先去申请行政答复议。走行政复议路线维权的,主要包括申请、受理、审理,最后有关机关作出决定四个步骤,具体如下:一、先提出申请1、申请复议的条件(1)申请人是认为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相对人;(2)有明确的被申请人;(3)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4)属于依法可申请行政复议的范围;(5)相应行政复议申请属于受理行政复议机关管辖;(6)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2、你可申请的期限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要在知道被申请人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60日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要是因为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耽误
    2023-04-30
    297人看过
  • 反垄断审查和竞争审查有什么区别?
    在实践中,反垄断审查一般是指经营者集中审查,那么反垄断审查和竞争审查有什么区别??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一、反垄断审查和竞争审查有什么区别?反垄断审查即经营者集中审查经营者集中定义反垄断法及相关配套法规中并未对经营者集中作出直接定义,而是用列举的方式规定了经营者集中的三种方式:1、经营者合并;2、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3、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根据《经营者集中申报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规定,上述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包括:1、取得其他经营者50%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资产;2、虽未取得其他经营者50%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资产,但通过取得股权或资产以及通过合同等方式,能够决定其他经营者一名及以上董事会成员和核心管理人员的任命、财务预算、经营销售、价格制定、重大投资或其他重要的管理
    2023-06-07
    128人看过
  • 什么是垄断?为什么要反垄断?
    垄断分自然垄断、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三种。自然垄断是指具有网络性经营特点的行业,如电网、自来水、煤气管道、电话等。对于这些行业,由一个厂商生产全行业产品的总成本比由多个厂商生产的总成本低,因此独家生产比多家竞争更有效率,更能够有效地向消费者提供廉价的商品或服务供给。经济垄断是指经营者依靠经济实力、专利以及市场经营策略等取得的垄断地位。这种垄断是自由竞争和技术进步的产物,因此在多数情况下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对于经济垄断,只要它对市场公平性不构成威胁,各国均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涌现和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竞争力。从美国政府对待微软公司垄断和捆绑销售行为案的态度可以看出,美国并不希望支解微软,因为那不符合其国家利益。行政垄断是指企业采用或借助于非市场手段(主要是行政力量)实现的市场垄断,包括地区封锁、地方保护、设立行政性垄断公司、政府限定交易、国家指定专
    2023-06-07
    184人看过
  • 反垄断要更“接地气”
    反垄断不仅要对一切依靠垄断地位操纵市场价格的违法行为说不,还要更接地气,把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行业纳入其中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称,去年共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3.44万件,实施经济制裁31.25亿元,罚款金额首度超过所处理的违法所得金额。这表明,我国对于价格违法和垄断行为的查处,不仅动了真格,而且保持了高压态势,容不得违法者有半点侥幸。在这份成绩单背后,也有不少人对价格监管特别是反垄断执法提出了批评。批评者认为,我国的反垄断始终不温不火、不痛不痒,特别是对与民众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领域,反垄断始终雷声不大、雨点更小。这些批评与质疑,与部分民众对反垄断法不了解、对反垄断工作不清楚有关,也折射出社会对我国更彻底地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反垄断的期盼。近两年来,我国查处了LG等液晶面板企业价格垄断案、茅台五粮液价格垄断案、上海黄铂金饰品价格垄断案、洋奶粉价格垄断案等一系列利用垄断优势操纵价格的案件
    2023-06-07
    188人看过
  • 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内容和方式是什么?
    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内容和方式是什么?经营者集中审查内容:根据《反垄断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反垄断局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对经营者集中进行审查:1、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2、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3、经营者集中对市场进入、技术进步的影响;4、经营者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经营者的影响;5、经营者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6、反垄断局认为应当考虑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其他因素。经营者集中审查方式:根据《反垄断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反垄断局调查涉嫌经营者集中行为,可以采取下列措施:进入被调查的经营者的营业场所或者其他有关场所进行检查。询问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其说明有关情况。查阅、复制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的有关单证、协议、会计账簿、业务函电、电子数据等文件、资料。查封、扣押相关证据。查询经营者的银行账户。在实践中
    2023-06-05
    316人看过
  •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反垄断审查
    外国投资者的报告事项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投资者应就所涉情形向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报告:并购一方当事人当年在中国市场营业额超过5亿人民币;1年内并购国内关联行业的企业累计超过10个;并购一方当事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0%;并购导致并购一方当事人在中国的占有率达到25%;注意:虽未达到前款所述条件,但商务部或国家工商管理总局认为外国投资者并购涉及市场份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影响市场竞争等重要因素的,也可以要求外国投资者作出报告。并购的审查境外并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并购方应在对外公布并购方案之前或者报所在国主管机构的同时,向商务部和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报送并购方案:境外并购一方当事人在我国境内有资产30亿人民币以上;境外并购一方当事人当年在中国市场上的营业额15亿人民币以上;境外并购一方当事人及其有关联关系的企业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0%;由于境外并购,境外
    2023-06-09
    383人看过
  • 反垄断审查的主要程序有哪些
    一、什么是反垄断反垄断是禁止垄断和贸易限制的行为。是当一个公司的营销呈现垄断或有垄断趋势的时候,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所采取的一种干预手段。在19世纪末期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反垄断就成为了各国规制的对象,各国均采取严厉的立法来进行反垄断的法律规制。二、反垄断审查的主要程序有哪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反垄断审查的程序为:1、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不得实施集中。2、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提交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集中对相关市场竞争状况影响的说明、集中协议、参与集中的经营者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3、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自收到经营者提交的规定的文件、资料之日起30日内,对申报的经营者集中进行初步审查,作出是否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决定,并书
    2023-06-07
    354人看过
换一批
#消费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经营者
    词条

    经营者是指向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它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并与消费者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 《消法》上的经营者,具有以下三个基本法律特征: 1、经营者各种所有制性质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的提供... 更多>

    #经营者
    相关咨询
    • 经济法中所说的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和反垄断审查是是个个意思是什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2-09
      经济法中所说的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和反垄断审查不是一个意思,所谓经营者集中的审查根本目的是为了反垄断,具体如下:经营者集中的审查是基于商务部部门规章,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配套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规范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申报和审查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反垄断法》第二十条的规定,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合并、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
    • 反垄断执法机构对经营者集中进行审查后可以作出哪些决定?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12
      反垄断执法机构对经营者集中进行审查后可以作出的决定共有四种,分别为对经营者集中不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决定、对经营者集中不予禁止的决定、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和对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的决定。
    • 在我国的反垄断法当中的第二十三条经营者向国务院反垄断机构申报集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18
      在我国的反垄断法当中的第二十三条 经营者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集中,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申报书; (二)集中对相关市场竞争状况影响的说明; (三)集中协议; (四)参与集中的经营者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五)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申报书应当载明参与集中的经营者的名称、住所、经营范围、预定实施集中的日期和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其他事
    • 经营者违反《反垄断法》规定实施集中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12
      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经营者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应当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没有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经营者违反规定实施集中的,由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实施集中、限期处分股份或者资产、限期转让营业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复到集中前的状态,可以处50万元以下的罚款。
    • 反垄断执法机构对经营者集中作出禁止和豁免决定的原则是什么?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6-12
      根据《反垄断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作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但是,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作出对经营者集中不予禁止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