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权是指对国有土地或农民集体土地享有占有、利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使用年限为40至70年,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予以确认。
土地使用权是指具备法定条件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民集体和公民个人以及三资企业,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约定对国有土地或农民集体土地所享有的占有、利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土地使用权的使用年限为40至70年,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予以确认。
土 地 使 用 权 定 义 及 特 点
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个人或法人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使用土地的资格和权利。土地使用权具有以下特点:
1. 有限性:土地使用权是有限制的,即土地使用权人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土地,并不得侵犯其他土地使用者的权益。
2. 收益性:土地使用权人可以通过土地的出租、出售、抵押等方式获得土地的收益。
3. 使用权人:土地使用权人可以是个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但使用土地的权利和义务由土地使用权人承担。
4. 土地用途:土地使用权人必须按照土地用途的规划使用土地,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
5. 使用权期限:土地使用权人可以获得土地使用权的时间的长短不同,即土地使用权可以分为短期使用和长期使用两种。
6. 土地使用权转让:土地使用权人可以将其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人,但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7. 土地使用权收回:国家可以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例如用于建设公共设施等。
土地使用权是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规范土地使用、保护土地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土地使用权是指具备法定条件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民集体和公民个人以及三资企业,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约定对国有土地或农民集体土地所享有的占有、利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土地使用权的使用年限为40至70年,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予以确认。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个人或法人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使用土地的资格和权利。土地使用权具有有限性、收益性、使用权人、土地用途、使用权期限、土地使用权转让和土地使用权收回等特点。对于规范土地使用、保护土地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土地管理法》第十条
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
第十二条
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登记,依照有关不动产登记的法律、行政法规执行。依法登记的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1、居住用地70年;
2、工业用地50年;
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年限为50年;
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
5、仓储用地50年;
6、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土地使用证可以贷款吗,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土地使用证可以过户吗
426人看过
-
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72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宅基地使用权如何继承
361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土地使用证的办理材料有哪些?
327人看过
-
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21号令)
74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宅基地使用权能继承是如何规定的
436人看过
土地使用权是国有土地使用权中的一种,是国家向土地使用者发放的,用于开发、经营、使用土地的一种特有权利。 这种权利可以是由土地使用者自行使用土地,也可以是将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给他人,甚至是进行抵押贷款。 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土地使用者可以对... 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土地使用权法规定,公民如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11对城镇国家所有的土地,我国按照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原则,实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制度,对城镇国有土地,公民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1、通过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的行为,出让的具体办法有协议出让、招标和拍卖三种。公民可以依法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受让人,通过协议、招标或拍卖的方式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交纳土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宅基地使用权如何继承澳门在线咨询 2024-04-2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不能继承。宅基地使用权是经依法审批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配给其成员用于建造住宅的没有使用期限限制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不属于当事人遗留的合法财产故不能成为遗产。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由谁行使山东在线咨询 2023-02-13《人民法院织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审判权由下列人民法院行使: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第十七条基层人民法院包括:县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法院;市辖区人民法院。第二十条基层人民法院审判刑事和民事的第一审案件,但是法律、法令另有规定的案件除外。基层人民法院对它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认为案情重大应当由上级人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