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忽职守罪的特征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在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故意不构成本罪。
一、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的情况如何
因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的量刑,具体如下: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文物管理制度;客观方面,行为人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履行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坏或者损失,后果严重。主观表现为过失;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坏或者损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刑法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构成要件?
刑法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构成要件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客体是国家对文物的管理制度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
三、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文物的管理制度;
3、本罪在主观上表现为过失;
4、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四百一十九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玩忽职守罪的特征有哪几种
471人看过
-
监管看守人员玩忽职守罪的特征有哪些
134人看过
-
玩忽职守的特征是怎样的
135人看过
-
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玩忽职守、玩忽职守的区别是什么
131人看过
-
玩忽职守罪情节特别严重
168人看过
-
构成玩忽职守罪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67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有玩忽职守行为了,玩忽职守罪的后果有哪些呢?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13一、如何认定玩忽职守罪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在审判实践中,如何认定玩忽职守罪,我们认为,应注意划清以下几种界限: 1、玩忽职守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工作失误是行为人由于政策不明确、业务能力和水平低等原因,以致于决策失误,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损失的行为。一般在此情况下,行为人主观上缺乏犯罪所具备的主观罪过,而是主观上想把事情
-
玩忽职守罪怎么认定,玩忽职守罪认定依据,玩忽职守罪的青海在线咨询 2021-10-22以忽职守罪认定: (一)在处理职务侵占案件时,要注意把握职务侵占罪和工作失误的界限,因工作失误往往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带来重大损失。 但是,两者有严格的区别 (1)客观行为特点不同。工作失误,行为者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义务的忽职守罪,表现为行为者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责任义务。 (2)危害结果的原因不同。工作失误是由于制度不完善,具体政策界限不清楚,管理有缺点,国家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业务素质差,
-
特种设备罪有玩忽职守罪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07构成玩忽职守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有期徒刑一年,每增加情形之一的,刑期增加六个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情节较轻,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或拘役刑: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10人以上的;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的; (3)徇私舞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 (4)造成有关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产、严重
-
行政单位职工疏忽,玩忽职守行为和玩忽职守罪有哪些区别?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06玩忽职守是属于渎职罪的一种,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舞弊罪;泄露国家秘密罪;徇私枉法罪;私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罪;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罪。
-
玩忽职守罪谁立案?玩忽职守罪是以哪些来立案啊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06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轻伤4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7人以上,或者轻伤10人以上的; 2、导致2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 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5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75万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 5、虽未达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