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践中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刑的判决很少。
法院的刑事判决中形式经常是对犯罪分子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含死缓)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但是,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判决很少,而且实践中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绝大多数都是重刑犯。然而就法律规定而言,剥夺政治权利可适用于重罪,也可适用于轻罪;可附加适用,也可独立适用。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刑罚的条文,分布在刑法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的有关条款中。实际判决中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少之又少,有的法院几乎有史以来没有判决过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刑罚。究其原因,可能是法院在对触犯以上有关条款的犯罪分子量刑时,只注意有期徒刑、拘役刑的判决,而忽视了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刑罚的判决。这些执法中的偏跛,应在正确全面理解法律规定和适用法律的基础上逐步加以纠正,以逐步实现实施法律的公平公正。
2、对何时开始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认识上存在分歧。
《刑法》第58条规定“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对此,司法界和理论界存在二种意见。一种认为,应从主刑到期日的第二日开始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例如:甲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有期徒刑自2001年5月2日至2005年5月1日。那么,计算甲某的剥夺政治权利刑期就是从2005年5月2日至2008年5月1日。理由是:主刑完毕之日应当截止至当日24点,剥夺政治权利应从完毕之日24点以后,也就是第二天开始计算。第二种意见认为,这里刑法58条规定的“完毕之日、假释之日”应当是指当日。理由:借鉴刑法第47条“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这里的执行之日就包括当日。其次,如果甲某于2005年5月1日早上刑满释放,那么5月1日释放出来的甲某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由哪个部门监管?一方面,甲某已离开监狱,监狱已不再对其实施监管,另一方面公安机关要从5月2日才对其实施监管,那5月1日这一天就存在监管空白。因此,我们到底是“执行完毕之日、假释之日”当日就开始计算剥夺政治权利还是第二日开始计算有待法律的进一步规范。
3、对违反监管规定,但又未构成犯罪的剥夺政治权利人员缺乏相应的制裁措施。
在对现有的五类监外执行罪犯(管制、缓刑、剥夺政治权利、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调查中发现,剥夺政治权利人员是最难管理的。究其原因:首先,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间所须遵守的相关纪律规定,主要是以消极的不作为的方式予以规定,如“不得……”而没有要求以积极的作为的方式对社会履行补偿义务的规定,从而导致被执行人产生只要自己没有从事法律法规禁止的事项,其他的皆与己无关的思想。其次,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往往对自己的生活影响不大,即使被剥夺也不会具有制约性,产生惩罚的感受也不强。第三,犯罪分子在剥夺政治权利刑罚执行期间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的规定,但未构成犯罪的,例如:剥夺政治权利人员不到执行机关报到或者处于长期失控状态等,刑法未对此作出相应的制裁措施和惩罚性规定,因此实践中无法象缓刑、假释等监外执行罪犯,可以撤销缓刑、假释予以收监执行,惩罚性不足也正是被剥夺政治权利人员难以监管的根源。这也就造成了犯罪分子在剥夺政治权利刑罚执行期间脱管和失控的比例比另外四类监外执行罪犯高的现象。
4、在执行剥夺政治权利期间又犯新罪的处理存在争议。
2009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公布施行了《在执行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期间犯新罪应如何处理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主要解决了执行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期间又犯新罪的是否数罪并罚、前罪尚未执行完毕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如何计算、前罪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是否适用于新罪的主刑执行期间、剥夺政治权利之间如何并罚等认识分歧问题。但是对于某些问题,理论界仍存在争议。例如:《批复》第二条“前罪尚未执行完毕的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新罪的有期徒刑执行之日起停止计算。”但是“停止计算日”从哪一天开始?对于判决前先行羁押是从羁押日?新罪一审判决之日?一审判决生效之日?一审判决后法院出具执行通知书之日?还有,犯新罪被羁押后又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这段时间应当继续执行前罪尚未执行完毕的剥夺政治权利吗?对于这些问题,都有待法律的进一步规范和明确。
-
剥夺政治权利如何执行,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哪些权利
393人看过
-
剥夺政治权利内容有哪些,剥夺政治权利由谁执行
118人看过
-
我国剥夺政治权利刑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完善
159人看过
-
剥夺政治权利怎么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如何执行
126人看过
-
剥夺政治权利是在主刑结束再执行吗
378人看过
-
剥夺政治权利相关问题概述
62人看过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人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主要包括剥夺以下权利: 1、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利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2、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3、选举权和被选... 更多>
-
剥夺权利主要是剥夺政治权利还是政治权利辽宁在线咨询 2023-09-021.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国家机关包括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担任国家机关职务,是指在上述国家机关中担任领导、管理以及其他工作职务。也就是说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担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的任何职务。 2.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继续工作,但是不能担任领导职务。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机关是谁, 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机关是哪个机关?浙江在线咨询 2022-02-15剥夺政治权利依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两种执行方式:一、由监狱管理机关执行。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在判决生效后,即送往监狱接受教育改造和强制劳动改造,在主刑执行期间,监狱管理机关依照刑法的规定,施行对其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如果罪犯在主刑还未执行之时,其剥夺政治权利的判决已执行完毕,就失去了对罪犯剥夺政治权利的惩罚、
-
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起算问题,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的起算方式有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14剥夺政治权利刑期的起算方式有以下几种: 1附加于死刑、无期徒刑时,不存在刑期起算问题; 2附加于有期徒刑时,其刑期从有期徒刑或拘役被执行完毕之日起算,如果在执行期间被假释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应从假释之日起算; 3附加于管制刑的,与管制刑同时执行并同时计算刑期,也就是说,此时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应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4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应当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5当有期徒刑、拘役刑在监
-
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需要考虑什么问题山西在线咨询 2023-09-121、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要考虑的问题有: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除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外,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五条,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外,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第五十六条对于危害国
-
谈讨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问题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19剥夺政治权利包括剥夺以下四项权利: 1.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国家机关包括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担任国家机关职务,是指在上述国家机关中担任领导、管理以及其他工作职务。也就是说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担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的任何职务。 2.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继续工作,但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