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法,《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八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案例:
陈某于2012年4月进入某私营医院工作,2012年10月与该医院签订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提前解除合同及保守商业秘密、竞业限制的违约责任。2012年11月,医院以做医疗广告需要为由,收取陈某的执业药师证书,在事后却一直不予退还。2014年11月,陈某因个人原因需要辞职,经多次与院方协商解除合同未果,于是在同年12月以挂号信的形式向医院寄送辞职报告,一个月后离开了医院。2015年2月,陈某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要求该医院退还被扣押的证件。
本案结果
经调查,某私营医院对扣押陈某执业药师证的行为供认不韪,其负责人刘某更坦言道:现在招工不易,当初只想是通过扣押证件使员工不能轻易离职,而并不知道此举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同时刘某表示将接受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处罚,引以为戒。最终,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医院限期退还陈某被扣押的证件,同时对医院处以1000元的罚款,目前两项措施均已到位。
-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合同劳动关系如何认定
253人看过
-
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关系的成立条件
334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包括哪些?
482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419人看过
-
用人单位自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关系吗?
198人看过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保,劳动者怎么办
290人看过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
扣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证件合法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22企业在建立劳动关系时扣押劳动者的证件合法吗1994年3月4日原劳动部、公安部、XX在《关于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劳动管理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通知》中规定"企业不得向职工收取货币、实物等作为"入厂押金",也不得扣留、抵押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暂住证和其他个人身份证件。对擅自扣留、抵押职工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和收取抵押金(品)的,公安部门、劳动监察机构应当责令企业主立即退还职工本人";原劳动部办公厅在《
-
先说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03先说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
-
用人单位利用劳动者的单三性, 用人单位擅自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4—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关系不稳定。执法检查显示,有60%以上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是短期合同,多是一年一签,有的甚至一年几签。有些企业花最低的用工成本使用工人最有活力的“青春期”,这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劳动者的职业稳定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用人单位利用自己在劳动关系中的强势地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有些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以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达不到录用条件为“理由”,试用期
-
劳动者误导用人单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6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明显的供需失衡,劳动者存在欺诈的可能性比用人单位大。我国法律对就业歧视情形下,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承担民事责任缺乏具体规定。 与应聘工作岗位、职责存在直接、实质的关联性时,求职者应主动告知,不得隐瞒,否则影响劳动合同效力。求职者为避免遭受歧视而进行的“欺诈”陈述不影响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效力。劳动者采用欺诈的手段恶意订立的劳动合同,如隐瞒或编造了没有取得特种行业从业资格证书的事实而与用人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后,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约定有效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01-231,全部根据劳动合同,立定合同的根据劳动合同来处理,没有劳动合同的也可以根据当时的约定处理,都没有。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处理。 2,在实际造作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劳动合同和当时的约定,或者公司一般的惯例,每个员工在公司说所处的工作岗位不同,劳动方式的多样型不同,在具体处理方式上存在差异。 3,但基本要涉及劳动合同,劳动关系确立的时间,解除劳动时间的确定,劳动报酬的约定。这些都排除在外,就可以到劳动局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