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后,是可以继承夫或妻的财产。配偶属于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在继承开始时,没有遗嘱的,则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办理遗产继承。由第一顺序继承人均等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继承人之间也可以约定不均分遗产。
根据《民法典》第1127条第一、二款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再婚婚前财产的继承顺序是如何的
再婚家庭的遗产继承问题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热点,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再婚前的婚前财产属于被继承人的个人财产,继承顺序与再婚与否无关。继承顺序按照《民法典》的规定,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的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这里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所以我们要注意的问题是在再婚家庭中,形成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相互有继承权。而对于“形成扶养关系”的认定目前没有明确标准,但通常认为,能够形成抚养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
一、继父母对未成年的继子女履行了抚养义务,包括继子女接受继父母经济上的供养和生活上的抚养、教育;第
二、继父母对已成年但是属于限制行为能力或无行为能力的继子女履行了抚养义务;第
三、继子女对继父母履行了赡养义务,同样包括在经济上供养和生活上扶助。此外,继父母和继子女是不是共同生活、有没有承担生活教育费用、有没有互相照料等因素都可以作为认定的参考。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
夫妻继承房产再出售是否可以?
222人看过
-
婚后能继承继承夫或妻财产吗
466人看过
-
再婚夫妻的继承范围是否包括婚前财产
475人看过
-
遗产继承规则:妻子是否能再婚并继承丈夫的财产?
413人看过
-
夫妻再婚时,各自的继承权是否可继承?
357人看过
-
婚前房产是否应该被视为再婚夫妻的继承财产?
400人看过
-
夫妻共同继承了前夫或前妻的房产能否再婚?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0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第十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
-
再婚夫妻继子可以有权利继承财产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16如果死者没有留下有效遗嘱或遗赠协议,走法定继承时:再婚的配偶,只要有结婚证,就有对死者的遗产继承权。 继子女,如果再婚时继子女未成年,而且与他们共同生活,是死者抚养成人的,再婚夫妻继子女有对死者遗产的继承权;如果再婚时继子女已经成年,或者虽未成年但不与再婚夫妻共同生活,没有形成抚养和被抚养关系的,继子女没有继承权。
-
有房产证的夫妻再婚是否能继承婚前财产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19婚前财产属于个人合法财产,再婚夫妻一方死亡的,婚前财产是可以作为死者的遗产进行继承的。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积极遗产和消极遗产。积极遗产指死者生前个人享有的财物和可以继承的其他合法权益,如债权和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益等。消极遗产指死者生前所欠的个人债务。
-
再婚夫妻房产继承继子可以继承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13可以。再婚夫妻如果与再婚后双方的子女形成了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关系的,就有了继承权,都有继承再婚夫妻房产的权利。如果再婚时,继子女已经成年的则不构成抚养关系,就没有继承权。 双方的子女没有直接继承权。亲生子女对自己的父母的财产有继承权。再婚时继子女已成年,继子女无继承权。婚前的财产是个人财产,婚后不会变为夫妻财产。有结婚证的合法夫妻之间享有对方财产的继承权。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
-
再婚夫妻婚前财产一方死后继承可否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23再婚夫妻一方去世后,另一方有权继承去世方的婚前财产。继承的对象的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而不区分是婚前的财产,还是婚后的财产。《继承法》第三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