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销售合同协议要给客户。购车人与4S店达成购车协议后,由双方之间签订书面的购车合同,该车辆买卖合同应该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如果4S店不将合同给客户,那么属于错误的行为,客户可以直接索要,如果对方拒绝可以直接要求解除合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购车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一、购车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1、购车协议有法律效力。有效合同成立的条件主要有: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合同标的须确定和可能。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二、公司购车流程是什么
1、去车辆门店交付全款,交车,同时提供一些列手续给你,包括:购车发票、合格证、三包手册、说明书、两把钥匙等。注意事项是手续必须齐全,尤其是注意合格证;
2、买保险。交强险必须买,商业险虽然不强制,但第三者责任险、车损险还是建议同时购买。第三者责任险建议至少购买五十万额度。买保险时保险公司会代征车船使用税。买完保险后建议同时办理临时牌照,以方便接下来开车去上牌;
3、去缴纳车辆购置税。这个每个地方都会有固定的缴纳车辆购置税的地点,带齐手续前往缴税。缴税之后会给你购置税的缴税证明,其中一份是要在上牌时交给车管所;
4、就是前往车管所上牌。上牌需要开车去验车,需要验外观和车架号、发动机号。所以前面说买保险后需要办理临时牌照。否则没有临牌无法移动车辆。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购车时签订的合同请妥善保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
购车销售合同协议要给客户吗
59人看过
-
客车推广销售合作协议
389人看过
-
销售代理合同(客车销售)
470人看过
-
客户是否必须签订购销合同
393人看过
-
购车意向协议跟整车销售合同是一样的么
442人看过
-
能否没有购房合同获得贷款?
377人看过
-
客户购买抵押车给销售方,车丢失后,销售方能否被起诉?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22针对抵押车辆丢失后,是否具有实际效果追究卖方责任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如果车辆丢失是由于卖方在交易过程中的疏漏或不当行为所致,那么向卖方提起诉讼并向其追偿以获取退款补偿,甚至可能追究其违约责任并赔偿相应损失,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该车辆的失踪并非由卖家本身引起,那么卖方可能无法被认定为违约方,因此也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在这种情况下,诉讼过程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 原告诉讼必须出于自
-
销售能给客户签合同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3-07-27销售人员和企业是雇佣关系,涉及到的合同包括劳动合同、员工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等,只不过销售人员的劳动合同可能比普通岗位的劳动合同复杂一些,要明确薪资发放条件,提成方式等。具体的可以上我们官网看看,有统一的合同模板提供,注册即可下载。 销售岗签合同吗的问题就是这些了
-
市场征地客户能否获得赔偿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19应当给予补偿的。关于耕地的补偿额与以下因素有关:地域、征地用途、谈判技巧,征地的合法性。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土地的征收首先要经过国务院或者省政府的批准,另外需要看征收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还是商业利益,大部分征地的目的是为了政府征地后转卖给商业公司,赚取差价,了解具体情况有利于协商补偿款。可以协助客户办理征地案件。
-
-
销售代理协议能取代劳动合同吗,销售代理协议是否可以取代劳动合同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14销售代理协议不能取代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