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恐吓未成年可以报警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23 03:11:33 334 人看过

一、未成年恐吓未成年可以报警

未成年恐吓未成年是可以报警的。

1.恐吓行为,无论实施者是否为未成年人,都可能对受害者造成心理或情感上的伤害,甚至可能构成违法行为。

2.当未成年受到恐吓时,应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方等权威机构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受害者的权益,警方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法律规定对恐吓者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未成年受恐吓应如何处理

未成年受恐吓时,应首先保持冷静,不要恐慌或过度反应,可以尝试以下处理方式:

1.寻求帮助:向信任的成年人,如家长、老师或警察等,寻求帮助和支持。他们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你应对恐吓行为。

2.记录证据:如果恐吓行为是通过电话、短信、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的,应尽可能保留相关证据,如截图、录音等。这些证据在后续的法律程序中可能会起到关键作用。

3.报警处理:如果恐吓行为已经构成违法或犯罪行为,应及时向警方报案。警方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调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你的安全。

三、未成年恐吓他人的法律责任

未成年恐吓他人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取决于其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后果。

1.如果恐吓行为构成违法或犯罪行为,未成年恐吓者可能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这些制裁可能包括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甚至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2.对于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法律通常会考虑其年龄、智力、精神状况等因素,并在量刑时给予适当的从轻或减轻处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未成年人可以随意恐吓他人而不受法律制裁。

因此,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0日 06: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恐吓威胁未成年怎么判刑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恐吓威胁未成年孩子属于违法行为,可以报警处理。威胁恐吓情节轻较轻的,就只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拿刀威胁、恐吓别人,已经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那么会被公安机关处5天以下的拘留,或者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天以10天日以下的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的罚款。一、威胁恐吓罪立案条件是怎样的威胁恐吓罪立案条件如下:1、随意殴打别人,情节恶劣的;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别人,情节恶劣的;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威胁和恐吓是要受到法律惩罚的。情节严重的,涉嫌寻衅滋事、敲诈勒索。威胁别人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处10日以下拘留,500元以下罚款。二、恐吓威胁罪的立案标准具体是什么恐吓威胁罪立案标准为: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
    2023-03-01
    57人看过
  • 报警强奸未成年可以撤诉吗
    一、报警强奸未成年可以撤诉吗强奸罪是公诉案件,被害人不能撤诉。强奸案件一旦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就正式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经过侦查—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起诉—审判—执行,如果证据确实、充分,应当对犯罪分子定罪量刑。如果证据不足或者没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发生,公安机关可以撤案,检察院可以不起诉,法院可以作无罪判决,这几种都是终结诉讼的方式。二、《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第一百六十一条: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第一百九十五条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
    2023-03-27
    65人看过
  • 给未成年人喂药报警可以吗
    一、给未成年人喂药报警可以吗1、可以。向案发地的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制作报案及询问笔录。公安机关有保护公民的合法个人财产的职责。2、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能到场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确实无法通知或者通知后未到场的,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二、未成年人提起诉讼需具备哪些条件未成年人要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未成年人作为原告,必须与本案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即必须是因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才能作为原告起诉。2、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即未成年人起诉时,必须指明是谁侵犯了自己的权益,是谁与自己发生了争议,并指出被告的住址、工作单位等等。否则,人民法院不予受理。3
    2023-06-12
    367人看过
  • 恐吓威胁未成年罪立案标准
    如果其骚扰是有针对性的、反复地、不间断的,并伴有侮辱、诽谤等内容,可以请求县、市公安局、公安分局对骚扰人进行处罚。《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2022-02-15
    473人看过
  • 未成年威胁恐吓他人构成什么罪
    一、未成年威胁恐吓他人构成什么罪未成年人在涉及到具有恐吓性情节的各类事件中,若情节达到相当严重程度者,将会被判定为寻衅滋事罪。对于此类案件,其确切的量刑标准因具体案情而异,具体如下:1、对于尚未满十六岁的犯罪嫌疑人,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将无需承担刑事责任。2、至于已满十六岁且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被告人,则应依律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3、如果被告人在短时间内反复实施恐吓他人的行为,对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那么其量刑将在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之间进行裁定,同时还可附加罚金刑罚。《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
    2024-07-30
    197人看过
  • 未成年恐吓威胁他人怎么处理?
    需要分别处理:1、不满14周岁违反治安管理,不予处罚,但应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2、如果是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违反治安管理,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以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3、如果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三)七十周岁以上的;(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
    2024-04-24
    395人看过
  • 报警可不可以解决未成年充值
    一、报警可不可以解决未成年充值未成年充值游戏可以报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规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未成年充值游戏可以追回,要分情况。根据《民法典》第十九条的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果充值行为是和智力、年龄相适应的,则一般不可以申请退款)。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双方行为(即合同行为)——该种行为如事后得到其法定代理人追认,则有效;反之,其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则该行为无效。此类行为成后,法定代理人表态前,行为的效力待定。相关法律规定《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一条人民警察遇
    2023-04-03
    380人看过
  • 卖车给未成年我可以报警处理吗
    在民事财产受到损害的情况下,可以先与对方协商解决,要求对方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协商不成的,可以相关凭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更多复杂的民事财产损害法律纠纷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你好,限制行为能力的人(10-18周岁)可以从事与其智力想适应的民事行为,其他行为要经过法定代理人(父母、监护人)的同意,不然属于效力待定的行为。未成年人未经监护人同意签订的汽车买卖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经监护人追认,合同成立,监护人拒绝追认的,合同至始无效。一、与未成年交易卖车犯法吗1、与未成年交易卖车一般不犯法。但是该行为因为属于未成年人,未成年属于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实施的属于可以可由父母撤销的行为。如果是销赃,不管是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都构成犯罪。如果是销售合法车辆给未成年人,发生交通事故,销售者要承担赔偿责任。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
    2023-04-05
    298人看过
  • 未成年不听话可以报警处理不
    当然不需要报警了,不过如果孩子实在不听话,可以和警方协商一下,有警察来过来做一些调节和劝告。一、离婚后女方一直纠缠怎么处罚离婚,意味着夫妻双方的关系已解除,如果对方纠缠,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先找到对方详谈一下,看是否能和解,陈述利弊以及这么做的后果。2.如果对方仍纠缠且采取的是电话骚扰,可以录音,然后向当地警方报案,让警察来处理。3.如果是恐吓,利用证人录音录像的方法取证,取得大量有效证据,到法院起诉或报警。二、诈骗报案后可以撤销报案吗?诈骗案报案后能否撤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报案后在警局未立案之前撤案;一种是报案立案后不能撤案。报案后在警局未立案之前撤案。报案了警察还没立案。没过一会双方私了了,报案人以其他理由可以向公安部门提出撤案申请。报案立案后不能撤案。也就是被诈骗报警了,警方立为刑事案件了,这时候警方会进行破案,证据收集完后检方会对其进行公诉,这时候是不能撤案的。三、借钱不还可
    2023-06-20
    165人看过
  • 家暴未成年怎样就可以报警了
    造成伤害就可以报警。家庭暴力对受害人来说可谓是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可以报警处理此问题,以减轻自己受到伤害的程度。受害人应根据受伤情况,由公安机关或居委会、所在单位出具证明到鉴定部门作伤情鉴定报告,需医治的,应到医治机构就诊并保存好单据。父母家暴未成年怎么办父母家暴未成年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孩子们可以控告父母家庭暴力。如果孩子的利益受到父母的侵害,其他利益相关者可以代表孩子起诉父母并要求停止侵权行为行动。但要收集证据,比如受伤的尸体,或者录像,也可以选择每次家暴都报警,让警察成为证人。同时,可以更方便地向当地居委会、村委会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反映。《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章家庭保护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附带规定职责和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
    2023-08-01
    490人看过
  • 未成年不回家能报警吗
    可以,但是如果未成年人能联系上警察不立案,如果是未成年失踪,公安机关会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一、东西被偷了警察不处理怎么办(一)先要看是否拿到了立案回执单,没有立案回执单则是未正式立案:1、如果警察不立案,你有权要求他们出具不立案的通知书,告知不立案的理由;2、如果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没有立案侦查,向检察院提出的,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对不立案的原因或者理由加以说明;3、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二)拿到了立案回执单,则证明已经立案:1、长时间未处理案件,可向人民警察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2、可以
    2023-06-25
    52人看过
  • 未成年刷礼物能报警吗
    可以报警。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对平台主播作出以下规定:严禁平台主播在直播期间或其他任何时候,诱导未成年人进行打赏(包括但不限于礼物、转账、红包等形式)。一经核实,平台将根据情节轻重程度,采取以下一种或几种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暂时冻结直播权限、扣罚当月佣金、永久冻结直播权限、关停直播间、扣罚所有佣金等。同时,因未成年人消费产生的纠纷,主播须积极配合平台的调查,期间平台有权暂时冻结主播佣金账户;在平台或行政司法机关认定需要退款时,主播应予配合,否则平台有权在主播佣金中直接划扣。同时希望家长对未成年人起到应尽的监护职责,例如对电子支付工具进行加锁,保管好支付密码、银行卡密码等。一、青少年上网安全注意事项1、网络交友要警惕,注意区分网络与现实的区别,避免过分沉迷于网络。2、不要在不信
    2023-04-07
    276人看过
  • 未成年人恐吓罪立案的标准有哪些
    一、对于未成年人恐吓罪立案的标准有哪些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恐吓罪立案的标准有如下:1.随意殴打他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持械随意殴打他人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2.追逐、拦截、辱骂他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生产、生活,或者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杀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3.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据此,在我国,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只对八种较为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犯的所有罪行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而
    2023-11-03
    109人看过
  • 未成年人被非法搜身,恐吓怎么处理
    一、未成年人被非法搜身,恐吓怎么处理对于对未满18岁的青少年儿童进行恐吓和威胁的情况,可向警方报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公安机关将给予当事人相应处罚。通常情况下,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五天以下的行政拘留或五百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若情节较为严重,则可能被处以五天至十天的行政拘留,同时还需缴纳五百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此类威胁恐吓行为,无论程度轻重,均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
    2024-07-18
    5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恐吓未成年人会拘留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21
      未成年人不会被拘留,但是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驾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第三十三条营业
    • 成年人威胁未成年人,并恐吓未成年人怎么办?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9-12
      涉嫌违法,您可以起诉,要求其停止侵害,建议介入处理,详情您可以电询
    • 恐吓未成年犯罪多少年后可以坐牢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2-06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我国《刑法》并未规定威胁恐吓罪,威胁恐吓他人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
    • 恐吓未成年会判刑多少年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15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我国《刑法》并未规定威胁恐吓罪,威胁恐吓他人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
    • 被未成年人恐吓怎么办?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4-08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