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应当进行社会教育?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30 20:34:07 294 人看过

我国对故意杀人罪的规定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负刑事责任,但判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从轻处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从轻处罚。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犯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十四岁行为人故意杀人会判刑,判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且从轻处罚。我国刑事责任年龄为十六周岁,但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且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故意杀人罪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故意杀人罪有钱可以保释么

犯故意杀人罪能否被保释要根据具体情节而定,并不是有钱就可以。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刑罚》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3日 02:5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文章
  • 不良家庭教育导致未成年人犯罪
    案件一刘某,17岁,因犯盗窃罪、抢劫罪和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刘某小的时候,父亲很疼爱他,随着刘某的长大,父亲对他的爱就越来越少,甚至讨厌他。只要刘某稍不听话,父亲就打他、骂他。上初中以后,父亲打得越来越凶,常常把他打得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每想到要挨打,就不敢回家,只好在大街上游荡,肚子饿了就去食品店里偷。这样,渐渐认识了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跟着他们到公共汽车上扒窃、去居民区里撬门拧锁、在学校门口拦路抢劫。以至多次被警察抓进派出所里进行教育,每次父亲从派出所将他领回家后,对他又踢又打。父亲打得越厉害,刘某越不敢回家,作案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最后一次是父亲用铁链子把他锁住,下班回就打他。一次,父亲用细铁条狠狠地打他时,不论他怎么求饶,父亲都不肯放手,他突然发现身边有一个小方凳,就提起来朝父亲砸去,正好砸在父亲的额头上,加之用力过猛,致使父亲昏倒在地,经检查,为严重脑外伤,至今还留有严重的后
    2023-06-11
    61人看过
  • 义务教育是怎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
    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成长的各种犯罪,同时做好已犯罪青少年的改造工作。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保障青少年有一个和谐、健康的生存与成长空间,加强和做好已犯罪的青少年的改造以及服刑期满后回归社会后的工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义务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义务教育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有着重要意义。未成年人在接受义务教育过程中,不仅学到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能用学到的文化科学知识学习和理解道德规范、法律规范,提高遵守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的自觉性。未成年人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还有效地防止了与社会不良因素的接触,减少了不良因素的影响,减少了违法犯罪分子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机会。因此,法律把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既作为权利,也作为义务予以规定,要求监
    2023-05-04
    274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多年从事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的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办案组组长姜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连说了多个“好”字,表示对该司法解释的赞同。姜冰表示,这部司法解释的最大特点是把未成年人犯罪和成年人犯罪区别开来,充分体现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加大保护力度,对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先进的司法理念。昨天记者就该司法解释中的有关条款,请姜冰检察官进行解读。“司法解释”规定:正确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姜冰:这个原则过去主要在散见的文件中以及相关未成年人犯罪法规里面明确提出过,但是在正规的司法解释中还比较少见。第四条:对于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确实无法查明的,应当推定其没有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姜冰:这是一个新的条款。我们在司法实践中查不清被
    2023-06-11
    223人看过
  • 国家是否对成人教育进行打压?
    国家并没有取消成人高考,国家开设成人高考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减小学历门槛对高素质人才的局限。对于成人高考,国家不会取消,因为这是给社会人士提升自己的一个桥梁。只会改革,改得更严,或者把招生权利收归大学本部,而不是让成人高考站点去招生,目前已经出现了这种趋势。成都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新规成都将着力推进校内“三提一规范”,助力“双减”工作。重点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作业质量和规范考试管理,让学校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课后服务更好满足学生需求。通过建立课后服务准入制度、课后服务资源库,引入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和行家里手,支持和丰富中小学课后服务,从而让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针对课后服务,推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统筹安排教师工作和休息。实施“双提”工程,进一步提高初中毕业生普高升学率、大力提升中职学生升入高校的升学率。完善指标到校生政策,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指
    2023-07-19
    497人看过
  • 能否认定未成年人教唆犯罪
    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未成年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一、教唆未遂是共同犯罪吗?教唆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只要实施了唆使他人的犯罪的行为,就属于犯罪行为而构成犯罪,不论他人是否接受和是否实施。《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教唆犯应该怎么定罪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犯定罪要满足以下条件:1.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即被教唆的人)必须是
    2023-03-26
    384人看过
  • 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进行正当防卫
    一、如何对未成年人进行正当防卫对未成年人可以适用正当防卫。法律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没有年龄限制,因此对未成年人可以适用正当防卫。《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二、什么情况下进行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必要条件。根据规定,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五个要件: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
    2023-03-13
    363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的惩处与教育的思考
    大足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周元良未成年人的范畴是指十八周岁以下的人。我国刑法上所说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依法惩处和挽救教育非常重要,值得认真总结和思考。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1、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2、未成年人犯罪年龄呈低龄化3、犯罪类型增多,方式团伙性、手段成人化二、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1、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的原因未成年人的生理特征是身体发育急速进行和趋于完成,性本能发动趋于成熟,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违法犯罪的危险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心两方面的显著发育,自我意思增强,心理上不稳定,缺乏对挫折的耐忍性和自制力,表现出冲动和盲目。当受到电影、电视、网络传播中一些凶杀、暴力、性侵犯不健康作品的影响,容易进行模仿、容易偏离正轨,走向犯罪。2、家庭和学校的影响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础。家庭教育对未成年至关重要。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又千差万别,在未成
    2023-04-25
    356人看过
  • 未成年人放火烧山是否应该给予教育惩戒?
    未成年人放山火的行为,成立放火罪。但是如果未成年人不满十四周岁的话,是不承担刑事责任的。如果未成年人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其放火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则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总体上的话,对于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嫌疑人故意放火烧山犯什么罪故意放火烧山构成放火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
    2023-06-30
    499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应当怎样量刑
    未成年人犯罪应当根据下列规则予以量刑:1、对于16-18周岁的未成年人,或14-16周岁的未成年人有法定八种犯罪行为,或12-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严重暴力性犯罪并经最高检追诉的,应根据其所犯具体罪名的规定予以量刑,但应在相应的标准上从轻或减轻处罚;2、对于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的,不予量刑。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来深入。1.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教育孩子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以身作则,在教育孩子的同时,给孩子做好榜样,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孩子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有效的预防孩子的犯罪心里和行为的产生。2.学校应该加强法制教育。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树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政治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法律素质,与学生平等相处。3.社会方面应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给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
    2023-08-12
    418人看过
  • 成年人教唆犯应该如何判刑,未成年人教唆犯应该怎样
    我国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进行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在教唆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以及不满十四周岁的《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八种犯罪以外的危害行为的情况下,教唆不直接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行为,不符合基本犯罪构成;与此同时,《刑法》总则对其没有任何规定,修正后的犯罪构成也无从谈起。对这类既非直接实施犯又非共犯的教唆者,应定性为间接正犯。间接正犯利用他人作为犯罪工具实现犯罪。未成年人没有独立意志,缺乏辨别能力。教唆下实施的危害行为是教唆行为的当然延伸和必然结果。他实际上只是作为教唆者的犯罪工具;教唆者利用这种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生命工具来实现自己的犯罪意图。完全符合间接正犯的特点,可以定性为间接正犯。如果教唆者主观上认为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而教唆他们,本质上是将他人视为犯罪的工具;在这种故意的控制下,足以诱发未成年人
    2023-08-07
    122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职能部门为他人提供担保应否承担责任[案情]甲公司的市场部分别为A公司的10万元债务和B公司的20万元债务提供了连带责任保证,但A公司的债权人乙知道保证人是甲公司的职能部门,B公司的债权人丙不知道保证人是甲公司的职能部门且无过错。后A、B两公司均不能履行债务,两公司的债权人乙、丙均要求甲公司承担保证责任。[分歧]审理中有二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甲公司的市场部只是企业法人的一个职能部门,不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其未经授权擅自为其他企业提供担保,保证合同无效,甲公司不应承担责任。第二种意见认为:甲公司的市场
    2023-08-09
    277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应该考虑其悔过和改变进行判刑?
    未成年人犯罪不需要等到成年后再判刑。处罚的标准:1、无论是成人犯罪还是未成年人犯罪,经刑事侦查,有证据证明构成犯罪的,侦查机关可以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2、检察院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决。只是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法律对其作出了特别规定;3、程序上,要求一般不公开开庭,监护人应出庭参加诉讼。未委托辩护律师的,法律援助中心应当指定辩护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4、量刑时,刑法还规定未成年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未成年人犯罪是否会留有案底只要犯罪都会案底的,且会保留一生,但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保护其健康成长,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予以封存,不对外查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
    2023-07-04
    333人看过
  • 学生犯罪是否应该影响其教育机会?
    不可以在原学校继续上学了。因为根据有关规定,受到刑事处罚的学生,其原所在学校是要取消其学籍的。如果刑满释放后还想继续读书,只能同构其他途径取得学历和学位了。受教育权是宪法赋予的权利,和《刑法》并无关系。但实际被判刑并实际执行了,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受教育权就无法得到保障了。学校为了消除影响,一般也会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开除或其他的决定。齐抓共管,积极寻求预防在校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一)教育行政部门应彻底转变观念,全面贯彻和推行素质教育方针,从根本上扭转育书不育人的错误做法。首先,应加强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让“知荣而行,知耻而止”的理念植入每位学生的内心。其次,建立有效的学生心理援助组织,向全校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治。(二)积极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每位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采取相应的育儿方法,真正做到爱而不溺,教与养有机结合。首先,以平等地位教育对待孩子,尊
    2023-07-06
    263人看过
  • 未成年人应该怎样进行社区矫正
    对于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未成年罪犯,能适用社区矫正,并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条件的罪犯放置于社区内,由专门国家机关在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诱拐未成年人应该如何惩罚1、诱拐未成年人的判刑标准是:一般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法定情形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拐骗儿童罪指以欺骗,引诱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蒙骗、利诱或者其他方法,使儿童脱离自己的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所谓拐骗,可能是直接对儿童实行,也可能是对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九条对被判处
    2023-08-02
    313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咨询
    • 家长应当怎样对未成年人进行家庭教育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1-10
      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内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
    • 对教唆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是否应当从重处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01
      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按照解释论的观点,该规定中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包括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即不包括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实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之罪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这是因为:从刑法第二十九条在刑法体系中的位置来考察,该条是对教唆犯的规定,被设置在“共同犯罪”这一节中。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实施犯罪
    • 未成年人犯罪收容教育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12
      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理论上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以上八种罪,才会被收容教育,但是也
    • 国家社会学校和什么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呢
      香港在线咨询 2023-11-09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 未成年人犯罪进入少年管教所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3
      未成年人犯罪进入少年管教所,是对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少年犯进行教育、挽救、改造的场所。简称少管所。它是我国劳动改造机关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的规定,少年犯管教所应当着重对少年犯进行政治教育,道德和基本的文化与生产技术教育。根据少年犯的特点,在照顾他们生长发育的情况下,让他们从事轻微的劳动,采取诱导、关怀、鼓励、感化的方法,进行适合少年犯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德、智、美、体的全面教育,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