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款合同中违约金怎么规定
借款合同是的违约金,由当事人协商约定,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者过低的,可以申请减少或者增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违约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二、借款合同和贷款合同有啥区别
1.合同定义不同。借款合同,是指当事人约定一方将一定种类和数额的货币所有权移转给他方,他方于一定期限内返还同种类同数额货币的合同。
2.借、贷对象不同。借款方一般为个人或者公司性质。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合同约定的利息。
3.合同的成立方式不同。借款合同的成立,需要由双方当事人进行统一协商。双方在合同上签字(盖章),合同即成立。在合同成立后,才开始履行,成立与履行相分离。
三、借款合同诉讼时效期几年
借款合同诉讼时效期为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合同中既约定定金又违约金条款的,应当如何处理?
157人看过
-
在借款合同中如何避免违约金的不合理约定
291人看过
-
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条款应当如何处理违约行为
170人看过
-
借款合同中约定违约金这样的借款合同可以么
483人看过
-
合同无效违约金条款的效力应当如何认定?
473人看过
-
借款合同中违约金怎么规定,借款行为违约该怎么认定
179人看过
-
违约金应当如何写入合同中?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181、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2、违约责任条款约定违约责任可由合同各方在合同里面作详细约定,对于延迟交付货物或者交付货款的可以约定延迟履行违约金。还可以约定一条总的违约条款:“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导致本协议无法继续履行的,违约方需赔偿守约方违约金人民币元,该违约金不足以弥补守约方实际损失的,违约方应赔偿
-
违约金应当如何写逾期违约金条款规定西藏在线咨询 2023-11-29逾期付款的违约金条款可以写明逾期付款时根据具体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的违约金数额;也可以写明计算违约损失赔偿额的方法。约定的逾期付款违约金高于或者低于所造成的损失时,双方可以请求法院适当调整。
-
违约金在合同中应当约定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04当事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吗? 可约定违约金,一般来说,违约责任条款是合同的重要条款之一,双方最好约定合同违约金比例及支付方式,不写的话,就根据实际损失确定赔偿额,最高不会超过合同金额的百分之三十。 违约的需要承担违约责任。法律规定双方可以约定违约金,如果没有约定的,按照双方实际损失来赔偿,最高不超过30%。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
-
个人与个人签订的借款合同中,约定利息和违约金的,应当如何处理?湖南在线咨询 2022-01-231、这份协议是否可替代借条?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你的这份借条名义上是融资协议,但实质上还是民间借贷关系,协议仍然有效,但是由于协议实质为借贷关系,所有,根据相应法律规定,有些约定是不合法的。 2、其中关于管理费?利息?违约金? 关于管理费和利息。你将2%的利息与1%的管理费分开来计算,但是管理费实质上还是利息,所以,本协议的利息实际上达到了月利息3%。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合同纠纷司法
-
买卖合同中卖方违约应当如何支付违约金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111、买卖合同中卖方违约了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买卖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买方可以要求卖方根据实际损失进行协商,确定赔偿数额后支付违约金。 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