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罪的认定方式需要注意的地方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30 17:10:47 142 人看过

1、注意相关条文对故意杀人罪的规定。根据《刑法》第238、247、248、289、292条的规定,对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刑讯逼供或暴力取证致人死亡的,虐待被监管人致人死亡的,聚众打砸抢致人死亡的,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2、以危险方法杀人案件的性质。行为人以放火、爆炸、决水、投放危险物质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故意杀人时,其行为不仅符合放火、爆炸、决水、投放危险物质等罪的构成要件,而且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属于想象竞合犯,应当从一重罪处罚,而非一概按照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定罪量刑。并不是只要出现了人员死亡的情况,就一定会构成故意杀人罪。此时还要看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剥夺对方生命的意图,要是没有仅仅是因为伤害行为过重,从而导致对方死亡的话,这只能认定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一、故意杀人罪的认定方式有哪些

在认定故意伤人罪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在客观方面。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同时,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既违反了国家的法律。另外,还必须发生了他人死亡的结果且结果与行为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2、主观方面。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故意杀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和错综复杂的。常见的如报复、图财、奸情、拒捕、义愤、气愤、失恋、流氓动机等。动机可以反映杀人者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对正确量刑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9日 22:0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绑架案件中故意杀人的惩罚方式
    以绑架罪一罪论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犯绑架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绑架致人死亡怎么处罚绑架罪,是指行为人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劫持他人,或者出于其他目的劫持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是指绑架人的绑架行为与被绑架人的死亡之间具有直接因果联系,行为人对该死亡在主观上至少出于过失,如果被绑架人的死亡与绑架行为并无直接的因果联系,那么该死亡对于行为人而言是意外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03
    157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律师有用吗?如何认定故意杀人罪
    一、故意杀人罪律师有用吗如果的确是故意杀人罪,并且也没有其他情况,比如冤枉、比如被迫、比如过失、比如未成年人、比如精神病患者等情况,请不请律师关系不大,如果存在我刚才列举的情况就可以请律师,这样可能减轻处罚。二、故意杀人罪的判断方法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间接故意包括三种情况:(1)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
    2023-02-22
    411人看过
  •  工伤认定需要注意的四个方面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必须满足四个条件:时间限制、空间界限、职业或业务界限、主观过错界限。只有同时满足这四个条件,才能被认定为工伤。时间限制:通常,这种限制仅限于工作时间。特殊情况下,尽管发生时间在工作时间外,也属工伤。(2)空间界限:一般情况下,只限于工作场所内。但《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15条也规定了特殊情况。(3)职业或业务界限:只要伤害是因执行职务或业务而发生,即使发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外,也属于工伤。相反,伤害虽然发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但不是由于执行职务或业务而发生的,也不属于工伤。(4)主观过错界限:除职工本人蓄意造成的事故伤害不属于工伤外,即使职工有过失也属于工伤。工伤认定中,如何判断是否属于执行职务或业务?在工伤认定中,判断是否属于执行职务或业务是关键。执行职务或业务通常指职工在完成工作任务时发生的意外事件。要判断是否属于执行职务或业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
    2023-10-29
    54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的处罚方式:以17岁男生为例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十七岁男孩犯故意杀人罪,已经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应当负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但由于不满十八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并且该男孩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不适用死刑。犯故意杀人罪怎么处罚一定会判处死刑吗故意杀人的不一样会判处死刑,要根据被告人的主观恶意与杀害手段来综合判定。故意杀人的,判处死刑或者是无期徒刑以及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只有当情节严重甚至非常严重时,才会判处死刑。不能一概地认为“杀人就要偿命”,杀人可能偿命,但要区分当事人具体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
    2023-07-04
    361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故意杀人罪的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我国法律对于侵犯他人生命权利的行为规定了严厉的惩罚,若他人故意侵犯他人的生命权,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因为故意伤人罪是我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因此对故意杀人罪的惩罚会比较严重。一、故意杀人罪的认定标准1.客体要件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之前提。2.客观要件首先,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以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其次,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即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执行死刑、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均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因紧急避险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案例极少,通常要避险+立功才可能会不构成犯罪)。经受害人同意而剥夺其生命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
    2023-06-11
    200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中止的有效性认定
    不管是哪一种中止,都必须没有发生行为人原本所希望或者放任的、行为性质所决定的犯罪结果(侵害结果)。否则,应当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行为人为防止故意杀人犯罪结果的发生做出了积极努力,但其行为本身偶然不能使犯罪结果发生或者由于他人的行为防止了犯罪结果发生时,也成立中止犯。即不要求中止行为与结果没有发生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不论是任何的一种犯罪行为,它都是存在着犯罪中止的规定的,当然在犯罪终止规定的时候是需要非常严格的进行认定的,否则的话在量刑这个方面可能会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的情况。时间必须是在犯罪过程当中。一、故意杀人罪的犯罪中止规定是什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中止规定是必须是在犯罪过程当中,因为本人抑制医院的原因所导致的犯罪活动的停止。(一)、故意杀人罪中止的时间性认定:“在犯罪过程中”故意杀人罪的中止既可以发生在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实行阶段,还可以发生在实行行为结束之后但在
    2023-04-06
    70人看过
  • 认定故意杀人罪时应注意哪些法律问题?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性质最恶劣的少数犯罪之一。必须从重从快严惩。认定故意杀人罪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法律问题:1.故意杀人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竞合在实践中,行为人常常采用放火、爆炸、投毒或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杀人,形成故意杀人罪与放火、爆炸、投毒或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竞合。如果行为人的放火、爆炸、投毒等方法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则直接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如果使用危险方法杀人并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则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2.故意杀人罪与暴力犯罪致人死亡的联系根据刑法第238条、第247条、第248条、第289条、第292条的规定,对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刑讯逼供或暴力取证致人死亡的,虐待被监管人致人死亡的,聚众打砸抢致人死亡的,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另外,某种暴力性犯罪的构成要件或处罚情节已经包括故意杀人
    2023-06-11
    325人看过
  • 多人共同故意杀人的判决方式及理由
    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多人共同故意犯罪的,还要根据行为人在案件中发挥的作用判定,属于从犯的,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共同故意杀人罪相较于一般的故意杀人罪,在不同行为人上的量刑有所区别,其他法律规定基本相同。故意杀人罪从犯一般法院要怎样判决故意杀人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故意杀人罪情节轻重的认定,主要根据被告人的主观恶性、杀人手段、犯罪后果、社会评价来综合考量。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故意杀人罪从犯应当在既遂犯的刑罚基础上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6-30
    121人看过
  • 能否以和解方式解决故意杀人罪的争议
    一、故意杀人罪是否能和解1、故意杀人罪是不可能进行庭外和解的,故意杀人行为属于重大严重犯罪。不要说是故意杀人,就是故意伤人构成轻伤以上的情况都不可能庭外和解只能接受法律的制裁。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第二百八十八条的规定,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二、什么是庭外和解1、庭外和解顾名思义,就是在诉讼称许以外,由当事人之间或其他人组织进
    2023-05-17
    189人看过
  • 恶意透支的认定方式
    恶意透支的行为指的是持卡人超过规定的额度进行透支,且不归还。当事人恶意透支的行为主观上是故意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根据我国法律相关的规定,恶意透支的行为如果构成犯罪,信用卡诈骗罪,需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一般处最高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最低两万元、最高二十万元的罚金。恶意透支非法占有目的如何认定近年来,随着我国信用卡产业高速发展、交易规模的持续增长,“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数量激增,该类犯罪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2009年“两高”发布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其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需深入理解。《解释》第6条第1款规定,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96条规定的“恶意透支”情形。对“恶意透支”进行界定的核心问题是确定透支性质为“恶意”
    2023-07-01
    232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的故意伤害罪认定方式分析
    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要求既要在主观上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又要在客观上有共同犯罪的行为。刑法第25条第1款明确规定,共同犯罪必须是“共同故意”犯罪。“故意”当然是犯罪的故意;“共同”不仅有“相同”的含义,而且有“合意”的含义。共同犯罪主犯如何认定认定共同犯罪主犯的依据如下:1、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建立的组织者、犯罪活动计划的制定者、犯罪计划的实施者或策划于幕后、或指挥于现场者。2、在聚众闹事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3、其他在共同犯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2023-07-03
    395人看过
  • 方社林故意杀人案
    刑事诉讼法
    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2006)佛刑一初字第27号公诉机关广东省佛山市人民检察院。被告人方社林,(又名方乐富、绰号阿十),男,1978年9月30日出生,汉族,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文化程度高中,无业,住平南县上渡镇柘畲村大竹二队。因本案于2005年5月28日被羁押,次日被刑事拘留,同年7月22日被逮捕。现押于佛山市顺德区看守所。辩护人林子程,广西壮族自治区法上律师事务所律师。辩护人方小玲,(曾用名方楚雨),女,1981年8月20日出生,住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上渡镇柘畲村大竹二队。系被告人方社林之妹。广东省佛山市人民检察院以佛检刑诉字[2005]310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方社林犯故意杀人罪,于2005年12月23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6年1月10日公开开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在审理期间,广东省佛山市人民检察院以证据发生变化为由,于2006年4月17日以佛检
    2023-06-11
    236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的概念及其理解方法
    故意杀人罪是一种严重罪行,其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所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1)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3)所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4)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 意 杀 人 罪 的 客 体 是 什 么 ?故意杀人罪是指以非法手段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其客体是他人生命。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严重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
    2023-09-05
    356人看过
  • 盗窃罪认定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一、盗窃主观故意1、对于无非法据为已有目的的盗窃,不能作为盗窃罪处理。2、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必须以牟利为目的,才能构成盗窃犯罪。3、使用盗窃罪与非罪问题。单纯的盗用,不构成盗窃犯罪。但以获取较大或巨大财产性利益为目的而盗用他人财产的,也可以按盗窃罪处理。4、缺乏共同盗窃故意的不构成盗窃罪。二、盗窃行为的性质盗窃行为的性质,是指盗窃行为的法律性质,即作出法律评价的性质。根据盗窃行为的具体情节并结合其法律后果,可将盗窃行为的性质分为三种:1、民事性质的盗窃;2、治安性质的盗窃;3、刑事性质的盗窃行为。刑事盗窃行为与治安盗窃行为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法律后果的性质不同。而引起法律后果性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其盗窃数额的大小和情节的轻重以及次数多少。也就是说盗窃数额较小或情节较轻的(如虽然盗窃数额较大,但有最高人民法院司
    2023-04-05
    48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恶意的表现形式有哪些?故意杀人罪的故意如何认定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08
      从主观恶意上来看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其区别在于: 一、直接故意一般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不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直接故意是行为人明知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或必然性;而间接故意则只是明知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 给你分别举个例子: 直接故意:丈夫想害死妻子,在妻子饭中下毒,其妻中毒死亡。 间接故意:丈夫想害死妻子,在妻子饭中下毒,其妻正在哺乳期,妻子给小孩喂饭,小孩
    • 间接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方式是怎样的
      台湾在线咨询 2023-11-13
      间接故意杀人的,也会构成故意杀人罪,犯罪分子会被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犯罪情节较轻的,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如何认定故意杀人罪,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以及如何认定故意杀人罪?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22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性质最恶劣的少数犯罪之一。必须从重从快严惩。下文为大家介绍如何认定故意杀人罪: 1.注意相关条文对故意杀人罪的规定。根据《刑法》第238、247、248、289、292条的规定,对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刑讯逼供或暴力取证致人死亡的,虐待被监管人致人死亡的,聚众“打砸抢”致人死亡的,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应以
    • 判定故意杀人罪需注意哪些事项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7-07
      认定故意杀人罪需注意以下事项: 1、故意杀人罪与刑法中规定的暴力犯罪致人死亡的关系问题; 2、故意杀人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竞合问题。
    • 故意杀人罪和间接杀人罪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6-01
      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都是行为人明知自己行为会发生致人死亡的结果,并且不反对这种结果的发生。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和接受态度上不同,直接故意杀人对结果的预见既包括必然发生也包括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杀人则只能是预见到结果的可能发生。同时,直接故意杀人积极追求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而间接故意杀人则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抱有无所谓的放任态度,不积极追求,但也不加防止,而听之任之。另外,从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