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致人死亡罪既遂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06 21:10:11 283 人看过

本文介绍了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罚、构成要件及犯罪主体。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客观表现为具有致人死亡的行为并导致死亡结果,主观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该罪行的刑罚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一般过失导致死亡罪行的刑罚如下:

1.如果是过失导致死亡,罪行的刑罚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如果情节较轻,罪行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3.如果相关法律规定,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过失致人死亡罪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是,行为人具有致人死亡的行为,客观上必须发生了致人死亡的结果,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3、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犯罪主体;

4、过失致人死亡罪在犯罪主观上的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该过失是针对死亡结果而言。

过 失 致 死 罪 刑 罚 规 定

过失致死罪,是指在实施某种行为时,由于疏忽大意或其他过失原因,导致他人受到严重伤害甚至死亡的行为。对于过失致死罪,我国刑法的规定是:

1.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或其他过失原因,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

2. 过失致死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于犯罪者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

3. 过失致死罪的刑罚规定如下:

- 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死亡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那么将定罪处罚。

- 过失杀人罪:如果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死亡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死亡结果的发生,那么将定罪处罚。

- 紧急避险罪:如果在发生紧急情况下,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重大损失,行为人采取紧急避险措施,导致损害,那么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

4. 过失致死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犯罪者的刑罚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综上所述,过失致死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行为人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因疏忽大意或其他过失原因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

无论是疏忽大意还是过于自信,只要行为人没有预见死亡结果的发生,就应该承担过失致死罪的法律责任。对于犯罪者,我国刑法的规定是依法从重处罚。因此,我们应该时刻警惕,避免任何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以免承担不可挽回的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13: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紧急避险相关文章
  • 防卫过当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是什么
    防卫过当致人死亡的量刑对防卫过当的犯罪人,在处理时应当正确适用刑法分则的有关条款,依法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从审判实践看,对防卫过当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分别按照刑法典第235条和233条规定的相应量刑幅度减轻处罚;如果具备缓刑条件,可以使用缓刑;如果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应当免除处罚。对于构成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的,分别按照刑法典第234条和第232条规定的相应量刑幅度应当减轻处罚;如果具备缓刑条件的,可以适用缓刑;如果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应当免除处罚。应当指出,对于防卫行为虽然造成不应有的重大损害,但客观事实能够证明防卫人主观上确实不具有故意,也不具有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属于意外事件,不应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防卫过当一般应当按照故意伤害罪处罚,应当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
    2023-06-12
    313人看过
  • 过失犯罪处罚原则
    法律综合知识
    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第二种情况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从而构成犯罪。处罚原则:过失犯罪,只有在法律明确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否则不受刑罚处罚。同时过失犯罪在量刑时,直接根据过失犯罪的具体类型定罪处罚,不需要再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认定过失犯罪要注意第一,由于事件已经发生,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发展过程已清楚地展现出来,故司法工作人员不应由此逆推行为人能够预见、应当预见。这种做法容易扩大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范围。正确的方法是,从分析行为入手,根据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行为的客观环境以及行为人的知能水平,判断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否预见结果的发生。第二,不能因为结果严重就断定行为人能够预见、应当预见。行为人能否预见结果发生与实际发生的结果是否严重,具有一定联
    2023-02-28
    186人看过
  • 犯罪既遂处罚原则的解释
    1、关于定罪和法条引用问题应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处罚,罪名上不需要标明既遂犯,但在司法文书的叙述部分,应表明行为人已完成犯罪的情况。对法律条文仅直接引用分则具体犯罪条文即可。2、注意对同种罪危害不同的既遂犯的区别对待对危害性和罪责程度不同的既遂犯,在处罚时应予以适当的区别对待。3、在既遂犯同时具备其他宽严处罚的情节尤其是法定的宽严处罚情节时,要注意同时引用相关的条款。综上所述,犯罪既遂是指的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了,犯罪行为的完成要根据实际的犯罪行为来确定,不同的犯罪既遂形态是不同的,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结合刑法的规定来判断犯罪行为是不是已经完成,只要这样才能对犯罪分子进行适当的刑罚。犯罪既遂的解释是什么中国刑法学界主要是在司法领域里讨论犯罪既遂的标准,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1)犯罪目的实现说。认为犯罪既遂是指“实施终了的犯罪行为,达到了行为人预期的目的”。主张应当以犯
    2023-08-16
    494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会受到哪些处罚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会受到哪些处罚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会被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犯罪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主观上必须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什么情况会造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符合下列条件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2.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是行为人具有致人死亡的行为并造成了致人死亡的结果;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
    2024-01-08
    254人看过
  • 既遂犯的处罚原则是什么,既遂的分类有哪些?
    一、既遂犯的处罚原则是什么既遂犯的处罚原则是按照刑法总则的一般量刑原则和刑法分则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对其适用,应当在考虑刑法总则一般量刑原则的指导与约束的基础上,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处罚。犯罪的既遂是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1、关于定罪和法条引用问题。应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处罚,罪名上不需要标明既遂犯,但在司法文书的叙述部分,应表明行为人已完成犯罪的情况。对法律条文仅直接引用分则具体犯罪条文即可。2、注意对同种罪危害不同的既遂犯的区别对待。对危害性和罪责程度不同的既遂犯,在处罚时应予以适当的区别对待。3、在既遂犯同时具备其他宽严处罚的情节尤其是法定的宽严处罚情节时,要注意同时引用相关的条款。二、既遂的分类有哪些(一)结果犯,就是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有形的损害,而这种损害结果发生后就是既遂。比如故意杀人
    2024-01-30
    446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审理过失致人死亡罪应注意的问题
    【过失致人死亡罪】审理过失致人死亡罪应注意以下问题:(1)在司法实践中,过于自信的过失杀人同间接故意杀人有时难以区分。两者的共同点是:都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并且都不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查明行为人对死亡结果是轻信避免,还是抱着放任的态度。(2)疏忽大意的过失杀人与意外事件有时也难以区分。两者的共同点是:行为人的行为引起了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但都没有预见。区别点的关键在于查明行为人在当时情况下是否应该预见。行为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疏忽大意的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属于意外事件。如果行为人应当预见而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发生死亡结果坝Rdll失杀人。(3)在对过失致人死亡罪审理时,刑法另有规定对过失致人死亡惩罚的,按刑法各条的专门规定,不适用本规定。主要有刑法规定的失火、过失投毒、过失爆炸等致人死亡的,交通肇事
    2023-06-11
    106人看过
  • 抗税罪过失导致税务人员死亡案件的审判原则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抗税罪过失致人死亡怎么判过失致人死亡罪和抗税罪数罪并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客观要件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3、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这里死亡包括当场死亡和因伤势过重或者当时没有救活的条件经抢救而死亡。否则行为人不应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过失行为致人重伤,但由于其他人为因素的介入(如医师未予积极抢救或伤口处理不好而感染)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只应追
    2023-07-18
    365人看过
  • 什么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属于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它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结果却出乎意料的造成了死亡,即对伤害,行为人具有主观上的故意,但对死亡的结果,其主观上具有过失且只有过失。其犯罪构成的特征是:1、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并且造成了他人死亡的结果;2、主观方面,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结果,并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并不希望或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即只有致人伤害的故意而无致人死亡的故意。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必须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客观上必须实施了致人死亡的行为,并且已经造成死亡结果,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其犯罪构成的特征是:
    2023-03-23
    265人看过
  • 法院对过失致人重伤罪既遂怎么处罚?
    人民法院对犯过失致人重伤罪既遂的被告人的处罚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该罪是指行为人因为过失心态而引起他人重伤情形。法院对过失致人重伤罪既遂怎么处罚?的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事赔偿 第一节 赔偿范围  第十九条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n(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n(二)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n(三)依照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二款、
    2022-07-04
    402人看过
  • 什么是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医疗事故罪的
    根据《刑法》第335条规定,医疗事故罪是指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而致人死亡的行为。它与因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犯罪存在共同点,即两者在主观方面都存在过失,结果都造成了被害人的死亡。因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行为同时触犯了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医疗事故罪,在这种情形下,应按刑法理论关于法条竞合的“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处理,即因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一律按医疗事故罪论处。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过失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行为。医疗事故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界限和上述医疗事故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基本相同。交通肇事过失事故发生后,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相关的报警处理。过失致人重伤罪有什么过失造成重伤罪是过失造成他人重伤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1)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成年人犯本罪负刑事责任,未成年人只有年满16周岁才负刑事责任;(2)侵害的
    2023-08-04
    182人看过
  • 刑法是怎么规定犯罪既遂的,犯罪既遂的处罚原则
    一、刑法是怎么规定犯罪既遂的犯罪既遂即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既遂的类型包括四种,即行为犯、举动犯、结果犯和危险犯。1、行为犯,指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只要行为人完成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犯罪的客观方面即为完备,犯罪即成为既遂形态。它以行为是否实施完成为区分标志。2、举动犯,指按照法律规定,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即构成既遂的犯罪。3、结果犯,指由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共同构成犯罪的客观方面的犯罪。缺少危害结果,犯罪的客观方面就不具有完整性或者说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就不齐备。结果犯的结果,是指有形的、可以计量的具体危害结果,是与犯罪的性质相一致的结果。4、危险犯,指危害行为和危害行为所造成的危险状态共同构成犯罪客观方面完整性的犯罪。二、犯罪既遂的处罚原则1、关于定罪和法条引用问题。应直接按照刑法
    2023-06-24
    89人看过
  • 法院对过失致人死亡罪既遂一般会判几年?
    法院对过失致人死亡罪既遂一般的判刑规则:法院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必须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法院对过失致人死亡罪既遂一般会判几年?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2-07-06
    306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和交通肇事罪怎么处罚
    一、过失致人死亡和交通肇事罪怎么处罚1、过失致人死亡罪,即是指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未曾预见或虽然已预见却因为过于自信能够避免导致的他人死亡,从而剥夺了他人生命权的犯罪行为。2、对于交通肇事罪而言,若是导致一人死亡或三人重伤且负有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者,其量刑起点应为一年至两年有期徒刑;若导致四人重伤且负有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者,其量刑起点则应为一年六个月至两年六个月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过失致人死亡罪量刑是怎么规定的过失致人死亡罪量刑: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失犯罪,是指由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后果
    2024-04-16
    382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
    1、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而致人死亡的行为,如果是在业务过失的情况下导致他人死亡的,则构成其他犯罪,不能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普通过失,即日常生活过程中的过失;业务过失,即在履行职务、职责过程中的过失,如在交通运输、医疗过程中的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不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而是以交通肇事罪、医疗事故罪等论处。另外一个角度讲,《刑法》第232条属于一般性规定、是普通法,而刑法分则某些条文所规定的过失犯罪,尤其是事故犯罪中常常也会导致他人伤亡,相对于第233条而言,可以认为是特殊条款、特别法。规定这些犯罪的法条与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法条形成特别法与普通法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应按特别法论处,而不定过失致人死亡罪。2、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伤害的行为只有在造成重伤以上的情况才构成犯罪,过失致人重伤罪中行为人对伤害结果是过失的;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明显具有轻伤的故意,但由于过失造成他人重
    2023-06-11
    36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紧急避险是刑法规定的一种出罪事由。具体来说其构成要件有: 1、避险人的合法权益面临现实危险(不含职业或者业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要面对的对其本人的危险); 2、这种危险正在发生; 3、因为不得以损害另一合法权益; 4、紧急避险要有避险意识,也即... 更多>

    #紧急避险
    相关咨询
    • 过失致人死亡罪既遂的定罪量刑?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6-01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过失致人死亡罪既遂最少判几年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6-04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刑法关于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如何处罚客观要件是什么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12
      过失致人死亡罪刑法条文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必须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客观上必须实施了致人死亡的行为,且已经造成死亡结果,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过失致人死亡罪刑法条文 第二百三十三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过失致人死亡罪既遂如何处罚?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过失致人死亡既遂会判多长时间
      重庆在线咨询 2021-07-25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是: 1、行为人具有致人死亡的行为; 2、客观上必须发生了致人死亡的结果; 3、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本罪在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