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和一般诈骗的差异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3 08:54:39 500 人看过

合同诈骗与普通诈骗的区别有:两罪侵犯的客体不同;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犯罪主体不同;认定两罪的数额标准不同。合同诈骗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

集资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别

集资诈骗罪的含义与构成要件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其构成要件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和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使用诈骗方法”,是指行为人采取虚构集资用途,以虚假的证明文件和高回报率为诱饵,骗取集资款的一种手段。“非法集资”是指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未经有权机关批准,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都可以构成本罪的主体。

4)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集资款的目的。即犯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将非法聚集的资金据为己有的目的。所谓据为己有,既包括将非法募集的资金置于非法集资的个人控制之下,也包括将非法募集的资金置于本单位的控制之下。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本罪。

合同诈骗罪的含义与主要表现行为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该罪的构成要件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经济合同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合同”主要是指经济合同。

2、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发徒工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五种行为: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3、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个人和单位均可构成本罪的主体。

4、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集资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均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两者的区别在于:

1、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和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该犯罪行为不但严重侵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特别是损害了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而且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秩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后者侵犯的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和市场秩序,该犯罪行为在侵害他人财产权益的同时,也侵害了经济合同管理秩序,扰乱的是我国市场经济秩序。

2、犯罪的对象不同:前者是行为人使用诈骗方法非法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的行为,其侵害的对象是不特定的群体,严重侵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特别是损害了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不论是以何种方式进行牟利,只要触犯了法律,那就是违法的,不是赚钱的正常途径。集资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别?两者都是非法占有了他人的资产,区别在于,集资诈骗罪还影响了国家金融市场,而合同诈骗罪影响的是经济市场。如果还需了解,请继续浏览下的延伸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二十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9日 05: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合同诈骗相关文章
  • 一般诈骗与合同诈骗的区别
    合同诈骗与普通诈骗的区别有:两罪侵犯的客体不同;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犯罪主体不同;认定两罪的数额标准不同。合同诈骗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一、合同诈骗数额巨大可以取保吗是可以的,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二、假协议会犯法吗?假合同犯法,但是具体的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可能会构成合同诈骗。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
    2023-03-13
    447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有哪些差异
    一、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有哪些差异本罪也往往同民事欺诈行为交织在一起,但是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即欺诈方通过商品交换,完成工作或提供劳务等经济劳动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或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担保。合同的民事欺诈一般无需假冒身份,而是以合同条款或内容为主,如隐瞒有瑕疵的合同标的物,或对合同标的物质量作虚假的说明和介绍等;而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是为了达到利用合同骗取财物的目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冒充合法身份,如利用虚假的姓名、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
    2023-06-03
    240人看过
  • 合同诈骗和普通诈骗有何异同
    法律咨询:合同诈骗和普通诈骗哪个量刑重?律师解答: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是法条竞合,特殊法条与一般法条的关系,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当行为人的行为同时符合两罪的构成要件的时候,应当适用特殊法条——和同诈骗罪的规定。相关法律知识:合同诈骗有以下表现形式:一、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勾当行骗者为了便于实施诈骗的目的,专门持伪造的或他人的身份证件,到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成立公司,然后,以公司名义招聘员工、培训员工,由员工进行诈骗,整个诈骗过程,真正的幕后策划人始终不露面。因此,合同诈骗案件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通常都是公司的业务员或一般员工,而隐藏在合法公司后面的策划人因为极少直接与受骗者接触,从而得以逃避法律制裁。以合法公司名义行骗,可以减少行骗的风险,增加行骗手段的隐蔽性。更有甚者,公司连自己招聘的员工都骗,情节十分恶劣。二、重操旧业者多屡骗不爽行骗者多数是具有多次行骗劣迹的行家老手,通常一旦罪行
    2023-06-03
    230人看过
  • 诈骗和合同诈骗一样吗?
    「案情」公诉机关: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陈某某,男,1961年4月4日出生,汉族,湖南省安化县人,工人,住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坝区水电八局三车队宿舍。2001年4月1日因本案被捕。2000年4月至12月,被告人陈某某在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三峡下岸溪砂石项目部工作期间,自称和局领导有关系,能帮助宜昌三峡建筑工程公司坝区分公司承揽下岸溪砂石项目部砂石运输业务,骗取郭明军、朱光贵、屈定新等人的信任,并伪造中国水电第八工程局三峡砂石项目部公章及周裕岳私章,在与宜昌三峡建筑工程公司坝区分公司签订砂石运输合同过程中,以收业务费、进场费等名义,骗取郭明军、朱光贵、屈定新等人现金77600元。其中20000元借给朱光贵,其余挥霍,致使郭明军与他人签订的合同无法履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余万元。案发后,其家属代为退还人民币60000元,已发还被害人。公诉机关当庭对上述事实举出了被害人陈述、证人
    2023-06-05
    360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有哪些差异性
    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的差异有: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合同诈骗罪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等等。一、合同没有履行完能构成诈骗罪吗?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行为区别,首先在于主观方面的不同,合同诈骗是以签订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为目的;民事欺诈主观上虽有欺诈,但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是以谋利为目的。其次,二者行为的性质不同,合同诈骗罪没有履行合同义务的诚意,而意图使对方单方履行主要合同义务,利用合同非法将对方财物占为已有;民事欺诈是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虽然客观上也采取欺骗的手段,但是在履行主要合同前提下的欺骗。最后,欺诈的程度不同,民事欺诈往往有一定的限度。其中,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是根本区别。《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023-03-06
    295人看过
  • 理解合同诈骗和合同纠纷之间的差异
    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不同,具体如下:(一)动机目的的差异。合同诈骗的目的是非法占有,而合同纠纷没有。(二)履约能力与履约行为的区别。合同诈骗一般没有履约能力,即使有履约能力也不会履行。合同纠纷当事人将积极履行合同。(三)具体情节的差异。签订合同欺诈的过程是欺诈性的,但没有合同纠纷。合同诈骗与普通诈骗的区别根据刑法第266条之规定,诈骗罪是指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而第224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使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那么这两种犯罪的区别在哪里呢?1、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不同:在侵犯客体上,诈骗罪只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是简单客体;而合同诈骗罪除了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外,还侵犯了市场交易秩序和国家合同管理制度,因此侵犯的是复杂客体;这也是为什么诈骗罪属于侵犯财产的犯罪,而合同诈骗属
    2023-07-02
    63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违约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合同诈骗也属于诈骗罪的一种,我国法律规定了定罪数额,只有数额达到较大(3000元以上)才成立诈骗罪,法院才会定罪处罚,诈骗数额有三个标准,数额较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指个人诈... 更多>

    #合同诈骗
    相关咨询
    • 合同诈骗罪和民事诈骗有哪些差异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09
      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的差异有: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合同诈骗罪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欺诈侵犯的客体不同。
    • 合同诈骗罪和经济合同纠纷的差异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10
      一般应注意考察以下几方面: 1.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行动。有履行合同诚意者,必然会努力创造条件履行合同,而合同诈骗者一般是不会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行动的,有的即使履行部分合同,也是为了骗取对方信任,以达到骗取其财物之目的。收受对方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之后,即逃匿的,根本不履行合同,不论其合同形式上是否有效,其诈骗意图确定无疑,当然构成合同诈骗罪。 2.行为人有无实际履约能力。一般情况下,有履约
    • 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有哪些差异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06
      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的差异有: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合同诈骗罪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欺诈侵犯的客体不同。
    • 一般诈骗和合同诈骗的区别合同诈骗有未遂吗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06
      合同诈骗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主要包括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
    • 合同诈骗罪和一般诈骗罪的区别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07
      1、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不同: 在侵犯客体上,诈骗罪只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是简单客体;而合同诈骗罪除了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外,还侵犯了市场交易秩序和国家合同管理制度,因此侵犯的是复杂客体;这也是为什么诈骗罪属于侵犯财产的犯罪,而合同诈骗属于破坏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原因所在。 2、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诈骗罪主要表现在行为人采取欺骗的行为,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而交付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