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作为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就集体享有所有权或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作为发包方,
与承包方之间就集体享有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土地、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而
等自然资源所订立的承包经营合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制度大大提高了农业劳
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使家庭承包责任制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经营方式。因此,
正确及时的审理各种农村承包合同纠纷案件的意义就非常重要。但是,在长期的司
法实践中,土地承包纠纷案件无论在审理中还是执行中都感到比较棘手。原因在
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的不够详尽,致使各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作法不一,执
行中判决内容不易执行,即使采取强制措施也无法达到最终目的。土地承包案件的
审理难、调解难、执行难己严重影响到了司法的统一和司法权威的树立。对我院
2005年至2007年上半年受理的56件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进行了调查,初步掌握了
纠纷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类型
1、发包方提前终止合同,承包方起诉要求继续履行此类纠纷在村委换届后表
现更为突出。
2、在承包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物价上涨,土地使用价值提升等原因,致使原
承包费过低,发包方要求提高承包费,双方发生纠纷。
3、承包方改变土地用途导致发包方要求除合同的纠纷。
4、因妇女离婚、出嫁等原因未能取得承包地,从而引发纠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根据法律规定对外承包土地等重要事项需经过民主议定程序,即由村民大
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公开决定,但实际上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很难召开,
更不要说民主议定重要事项了。因此许多土地承包没有经过此程序,有的甚至只是
几个主要的村干部决定后,就对外承包。
2、合同形式不规范,在对外承包土地时,基本上都能签订书面合同,而在具
体经济组织内部都很少签订书面合同,只是几个人用尺子一量,就算定下了。另
外,土地管理部门很少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生纠纷时,双方难以说清。
3、村委的换届选举引起承包合同纠纷普遍存在。现在农村选举制度在实行中
不完善、不健全,竞争中混杂着家族势力等非正常因素。新一届村委上台后,或因
承包方是竞选对手的人而进行打击报复,或对前任村委工作不满意,于是找种种理
由,随意解除合同或干脆不经协商另行发包给他人,造成纠纷。
4、歧视妇女,损害妇女的承包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三
十条明确规定,“农村划分责任田、口粮田及批准宅基地,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
权利,但有些地方在承包过程中明显歧视妇女,剥夺出嫁、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
经营权。妇女出嫁后发包方要求收回承包地,妇女离婚、丧偶时土地承包经营权得
不到保障。特别是妇女离婚后,与原夫不在同一经济组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
容易受到侵害。
三、对策及建议
1、正确处理执行民主议定原则与司法解释中例外的关系。我国农村土地承包
等法律对重要承包事项都规定了民主议定原则,如果发包方违反强制性规定而越权
发包,应当认定该合同无效,并根据当事人的过错,确定其应承担的相应责任。由
于农产品生长周期长,季节性较强,在审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时,基于保
护农业生产稳定发民的考虑,对承包合同的效力认定应当特别慎重。最高院就承包
合同违反民主议定原则的无效请求设定了1年的除斥期间,只要在承包合同签订后
的一年以内没有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就不能再以些认定合同无效。
2、正确处理合同约定与通过民主议定调整的关系。处理这种关系也就是处理
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三十年不变”政策与“小调整”的关系问题。审判实践中,
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是综合全面情况,如果不调整土地能将矛盾解决
的,坚决维护三十年不变的法律规定。二是农村留有机动地的,从机动地中予以解
决,保证农民承包土地的稳定性。三是遇到农民已调整了土地,村里又未留机动地
的情况,如果调整方案经过了民主议定,多数农民赞成调整,为保持农村稳定,依
法应当支持这种调整。
3、正确处理改变土地用途与解除合同的关系。在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中,因承
包方改变土地用途而导致发包方或多数群众要求解除合同的纠纷比较常见,对于此
类纠纷我们应区别对待。如果承包方在承包期间改变土地用途,将土地用于非农建
设、给土地造成永性损害的,可以认定承包方的行为为重大违约行为,对发包方的
请求应予支持,相反,如果承包方虽然未按合同约定使用土地,但仅是根据市场需
求,调整了种植结构,不应认定承包方的行为违约。
4、正确处理村规民约与法律规定的关系。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照违法的村
规民约侵犯成员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其他合法财产权益的,人民法院应予以纠正。
并及时向当地民政部门及基层政府发出司法建议,督促这些部门对有关村规民约予
以监督、修正,从而从源头上有效避免以违法的村规民约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现象
的发生
-
农村承包土地纠纷案件的特点
173人看过
-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怎么解决,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有哪些
277人看过
-
农村土地纠纷诉讼流程分析
171人看过
-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成因、难点及解决对策
166人看过
-
农村土地纠纷调查笔录怎么写
391人看过
-
农村房屋买卖纠纷合同效力认定问题的调查分析
145人看过
农村土地承包是指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淮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承包地不得买卖。... 更多>
-
农村土地承包权证和土地承包合同属于农村土地纠纷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4-29土地合同纠纷就怎样引起的?一般来说土地纠纷是由下面两种原因引起的:1、法律和政策的变化引起的纠纷。进一步规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而自80年代中期,我国很多地区根据国家政策实行的是“两田制”,即“责任田和口粮田”区分承包制度,导致村民要求及时收回责任田并按照家庭联产方式重新分配,而原来的没有到期,从而引发纠纷。 2、管理混乱引起的纠纷。农村干部素质相对较低,对土地承包不依法进行管理;很多土地荒废多
-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解决,如何做好土地承包合同备案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19签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要注意什么一、土地纠纷必须处理到位,严禁回避矛盾。在土地承包纠纷未彻底处理前,存在土地承包纠纷的村民小组的所有农户都不能签订合同,以免堵死土地承包纠纷调处的空间。二、签订合同必须阳光操作,严禁闭门造车。凡是农户耕地台帐登记没有入户核实并经农户签字确认的村组,签订合同要一律登门入户。三、农户签字必须真实可靠,严禁随意代签。在签订合同过程中,要充分宣传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政策,
-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例,我的农村土地承包期内,我该怎么处理?重庆在线咨询 2022-01-19如果是如下情形,您的土地收回集体,否则,协商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侵权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二十六条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 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
-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应如何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进行调解?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12仲裁庭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应当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在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解答》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07法律规定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第二十六条合同生效后,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需要变更或解除合同时,双方应协商一致,达成书面协议。第二十七条单方要求变更或解除承包合同的需提前30日通知对方,双方经协商一致后达成书面协议。第二十八条合同履行期间,如果国家政策与合同签订时发生较大变化,严重影响到了一方的权益时,受影响的一方可以提出变更或解除合同。第二十九条由于乙方违反合同约定,拒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