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当承担工资标准的证明责任,当事人有责任提供劳动争议的证据。与争议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劳动争议,除另有规定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1、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用、经济补偿或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的争议;
2、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存在争议。执行国家劳动标准。
企业退休工资标准
企业退休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组成: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
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5、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终局裁决】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举证责任】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
证明有关标准与证明责任有何关系
487人看过
-
酒驾与车祸责任关系探讨
206人看过
-
工资标准由企业承担证明责任
168人看过
-
用工单位与派遣工工伤责任关系探讨
277人看过
-
探讨工作时间与疲劳驾驶的关系及责任承担标准
277人看过
-
孕期解雇赔偿标准:探讨企业责任与法律适用
70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证明有关标准与证明责任有何关系湖南在线咨询 2021-10-28证明标准和责任本质上是一物两面的概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同一诉讼现象所获得的不同概念。①证明责任的答案是谁应该提供证据证明具体事实。证明标准回答问题是证明当事人应提供多少证据。②证明责任确定提供证据的主体。证明标准确定了提供证据的内容。③证明标准是在证明责任的基础上产生的。证明责任在诉讼中演变为特定的时间点或状态点,在诉讼中表现出证明标准的价值。④两者没有真正的证明责任制和标准制。总之,证明责任
-
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的性质的关系新疆在线咨询 2023-09-12证明标准和证明责任本质上是一物两面的概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就同一诉讼现象进行考察所得出来的不同概念。 ①证明责任回答问题是就特定的事实,应当由谁提供证据加以证明。证明标准回答问题是就特定的待证事实,当事人应当提供多少证据加以证明。 ②证明责任确定了提供证据的主体。证明标准确定了提供证据的内容。 ③证明标准是在证明责任的基础上才产生的。证明责任在诉讼中演变到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或状态点,便呈现出了证明标
-
交通事故责任与伤残赔偿关系:探讨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15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条和第四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时,应当遵循公正、公开、便民、效率的原则,确保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责任划分公正。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八条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的基本情况; (二)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 (三)当事人导致交通事
-
标题:关于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探讨香港在线咨询 2024-11-18雇佣关系和劳动关系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首先,从主体角度来看,雇佣关系范围较广,可以在平等的个体之间产生,例如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法人之间都可能存在雇佣关系;而劳动关系的主体范围相对较为明确,其中一方仅限于劳动者本人,另一方则为用人单位,这个用人单位可以是企业或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 其次,从法律地位及关系的紧密程度来看,在雇佣关系中,双方主体处于大致平等的地位,劳动者无需受制于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
-
劳动合同签订与工资支付关系探讨江西在线咨询 2024-11-06在未签订劳动合同时,并不一定会产生双倍工资的补偿责任。如果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首次雇佣之日起一个月内仍未签署合同,且双方能够按照规定期限内完成合同签订程序,则无需承担双倍工资的赔偿责任。 如果逾期未能签署合同,则必须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在建立劳动关系时,双方必须先行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对于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但未能同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用人单位需要在首次雇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