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入刑,从文意上看,易理解为凡是醉驾,都构成刑事犯罪,将处以刑罚。最高法官员的澄清,无疑是对此认知误区的纠偏:醉驾入刑,不等于醉驾必刑,还得视具体情节而定,以体现审慎稳妥的量刑基调。
酌情处理,还是格罚勿论?这是个难题。在醉驾现象中,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交织,映衬出了舆论场里纠结的社会心态:零容忍与制度宽容,二者何以兼顾?
醉驾为祸不浅,已是社会公敌。太多血与泪的聚结、悲和愤的交融,死生相隔的悲戚景象,让人不忍回望。悲剧越是凝重,对醉驾的咬牙切齿越深。在炫富弄权等符号的点缀下,它更承载起阶层分化、社会断裂等灰色想象,成为众矢之的。强化惩治力,以重典来惩前毖后,逐渐变成治醉驾上的共识。醉驾入刑,正顺应了堆高越轨成本,保障公共安全的法治趋势,能提升法律在以儆效尤上的震慑力。
不论轻重缓急,醉驾统统涉刑,也成了醉驾入刑的寓意解读。对醉驾一概追究刑责,契合重典治乱的法则,也堵塞了自由裁量的空间,极大地规避了权钱勾连、徇私舞弊的可能。正因如此,醉驾入刑被赋予了不尽的公正元素,也连接起法治的威严。
可据情节恶劣程度判断的解释,却打破了醉驾必刑观念,添入柔性执法的因素:危害不大,就不属犯罪。而这,是基于教育与惩戒并重目的的弹性执法,展现了它制度的温情、宽容一面。但视情节轻重而定的背后,负面效应无可小觑:一旦执法有了弹性空间,就开了权力寻租的口子,为暗箱操作留下后路,为不公埋下伏笔。毕竟,情节轻重又不是做2﹥1式的量化算术,怎么界定?
灵活执法诚然好,前提是危害大小能有明晰界定。若情节轻重只靠交警等的感性评判,在公理婆理中争持不下,那标准不一最终伤及的,必是执法的公平性。怎样结合醉驾的后果、动机、悔罪表现等,制定可量化又公允的标准,考量着社会治理的智慧。只有界定合理,才能在惩重育轻时遵循公平的准绳。否则,人情关系的洪流,或许不费吹灰之力就冲垮法律的堤坝;情节不重不为罪的认定,也会削弱醉驾入刑的警示作用。
醉驾入刑,要想宽严并济,既能体现零容忍又不乏制度宽容,就应权衡得宜,合理界定情节轻重。莫让醉驾入刑沦为选择性的严惩,损害安全与公平
-
醉驾入刑是原则后果严重要严惩
371人看过
-
莫让拆迁户沦为“卖炭翁”
356人看过
-
无证驾驶合并醉驾选择性判多久
406人看过
-
老人选择再婚莫草率!
324人看过
-
醉驾判拘役能选择服刑时间吗
203人看过
-
醉驾致死,刑责严惩不容回避!
232人看过
醉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更多>
-
选择性定罪量刑程序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15应依一罪处罚,对于选择犯的量刑,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有基本共识,选择犯是性质相同又属于同一罪名的数个行为的犯罪,类似于刑法理论中的同种数罪,基于同质之罪且适用同一的刑罚幅度的原因,数个行为的选择犯无需并罚。 根据《关于执行确定罪名的规定和确定罪名的意见的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中如何适用选择性罪名进行定罪量刑的规定,定罪应依一罪处罚,由于选择性罪名是指包含的犯罪构成具体内容,反映出多种犯罪行为,既可概括
-
哪些情况可以选择主张惩罚性赔偿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101、恶意违约 根据《商品房合同司法解释》第8条,恶意违约包括两种情形: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 ? 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至商品房所有权移转之前,出卖人对在建工程与建成后的商品房享有所有权,其有权处分名下财产,将在建工程抵押于第三人获取建设资金,或者将商品房再次出售于第三人。 不同权利发生冲突时,法院需要审查
-
醉驾如何选择出监外执行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21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
醉驾取保候审是否可以选择缓刑呢?陕西在线咨询 2023-12-15醉驾行为人若申请了取保候审,是可能被人民法院宣告缓刑的,但前提是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可以宣告缓刑。
-
选择性罪名是否需要同时入罪?陕西在线咨询 2021-12-09不需要。无论选择性犯罪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对象的选择范围有多大,都只能受到一种犯罪的惩罚。根据《关于执行刑法的司法解释》和《关于确定犯罪的意见》,以及如何在司法实践中适用选择性犯罪进行定罪和量刑的规定,定罪应当受到一种犯罪的惩罚。因为选择性犯罪是指犯罪构成的具体内容,反映了各种犯罪行为,既可以概括使用,也可以分解使用。其定罪应以犯罪构成理论为基础。犯罪构成是确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它是指根据中国刑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