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次性生活补助金怎么领
1、需要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金的失业人员,可以携带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证明到社会保险登记机构办理失业登记,由社保经办机构开具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金的单证,失业人员凭导致到指定银行领取。
2、法律依据:《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六条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告知其按照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7日内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失业后,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失业保险金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失业保险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放。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失业人员开具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单证,失业人员凭单证到指定银行领取失业保险金。
二、一次性生活补助和失业补助金可以同时领取吗
一次性生活补助和失业补助金不可以同时领取。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员实现就业,其应领取的失业保险金将被封存,待再次失业后才能按规定予以重新计发,失业人员在重新就业后,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失业保险金申领条件,对参保缴费满1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失业人员,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
农民工一次性生活补助金,每个月能领多少
一次性生活补助金月标准按照当地失业保险金月标准执行。按累计缴费时间每满1年发1个月,农民合同制工人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金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4个月。农民合同制工人合同期未间断转招为城镇合同制工人后失业的,享受的失业保险待遇分段计算。转为城镇合同制工人前,按规定享受农民合同制工人一次性生活补助金;转招为城镇合同制工人后,按规定享受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待遇,但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金和享受失业保险金的累计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
一次性生活补助和失业补助金可以同时领取吗
441人看过
-
农村户口一次性生活补助与失业金一起领吗
186人看过
-
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对社保有影响吗
296人看过
-
一次性生活补助金领取标准及申请流程是怎样的
168人看过
-
惠州农民工一次性生活补助费申领办法
163人看过
-
失业外来员工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金须知有哪些
112人看过
保险金是指质物所有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当保险事故发生导致质物毁损或灭失时,投保人有权请求保险人支付的一定数量的金钱保险金的赔偿给付保险金的赔偿给付是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的方法。 原则上保险补偿以现金履行赔偿给付责任。但是,对于财产保险,也... 更多>
-
外来人员领取了一次性生活补助金能退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4如外来人员还要继续在厦门单位就业参保,可以等以后离厦时再办理。),服务索引“社会保险管理中心”—“服务指南”—“失业保险”—“外来员工失业一次性生活补助金给付”,上有详细办事指南。
-
十级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医疗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生活补助怎么算?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4通常由治疗工伤的医疗机构出具意见,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根据福建省的标准,按照当地最后一次公布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与解除劳动关系时年龄之差以及解除劳动关系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十级伤残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都是:本人工资X7=4、如果解除劳动关系:每满一年发给01、医疗待遇,单位需按当地标准支付护理费:本人工资X停工留薪期月数=3、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
-
工伤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怎么领取,用人单位可以代领其他一次性补助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2-27工伤的情况下,劳动者应当先于用人单位协商领取由单位支付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然后请公司出具一次性就业补助金领取凭证并加盖单位鲜章、出具离职证明,在其他一次性补助金申领表上签字盖章,然后再配合劳动者工伤后的认定、鉴定等等资料,到劳动局工伤保险赔偿窗口申请领取其他一次性工伤保险待遇。(也可以将所有的材料交给单位由单位代领后,由单位支付劳动者工伤保险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
-
济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领取顺序及领取是怎样的澳门在线咨询 2022-05-06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山东省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关于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发放问题的复函》([97]鲁社险函字13号)中规定,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是对死亡职工遗属的一种经济补偿,不能作为死亡职工遗产对待。其领取顺序为:1、有父
-
非东莞市失业人员办理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20非东莞市户籍的失业人员,2003年7月后的缴费年限,每满一年,计发其失业前月平均缴费工资的16%;2003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一年,计发其失业前月平均缴费工资的23%,剩余不满一年的缴费月数与2003年7月后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