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为可以被视为欺诈消费者行为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10-03 21:04:52
450 人看过
一、哪些行为可以被视为欺诈消费者行为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包括: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2.有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行为的;
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二、哪些渠道适合消费者维权
消费者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等方式维权。另外,当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纠纷的,消费者要注意保留证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欺诈消费者起诉流程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读鉴定结论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判决宣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哪些是欺诈消费者行为2020
235人看过
-
诱导消费可以认定为消费欺诈行为吗
58人看过
-
消费者容易遇到哪些欺诈行为
91人看过
-
欺诈消费者行为包括哪些方式
172人看过
-
商家对消费者欺诈行为
462人看过
-
经营者的哪些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
448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餐馆经营者的欺诈行为有哪些?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消费者的欺诈行为贵州在线咨询 2022-02-14根据《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的规定,餐馆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2)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3)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4)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5)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6)利用广播、电视、电影
-
经营者的哪些行为是消费者欺诈的行为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6年3月15日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的有关规定,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根据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所采用的手段来判断。一般来说,经营者的下列行为属于欺骗消费者权益:⑴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⑵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⑶销售“处理品”、“残次品”
-
欺诈消费者属于哪些行为?河南在线咨询 2022-04-04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商品的;(二)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计量,或者将包装物计入商品量值的;(三)销售已使用过的商品或者经过维修的商品而未明示的;(四)销售“处理品”、“等外品”等商品而未予明示的;(五)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现场演示等方式销售商品的;(六)雇佣他人进行欺骗性诱导销售的;(七)利用广播、电
-
什么是欺诈消费者行为?怎么构成欺诈消费者行为?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261,消费欺诈,是指经营者夸大向消费者提供的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对提供的有关商品或者服务介绍不真实,作出虚假或者使消费者误解的宣传。 2,依《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中第六条的规定,消费欺诈行为包括: (一)不以真实名称和标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二)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
-
经营者的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欺诈消费者权益中的欺诈手段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0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6年3月15日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的有关规定,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根据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所采用的手段来判断。一般来说,经营者的下列行为属于欺骗消费者权益:⑴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⑵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⑶销售“处理品”、“残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