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减刑程序一般要一个月左右。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减刑建议由监狱向人民法院进行提出,人民法院应该从收到减刑建议书那天开始一个月之内进行审核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是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
减刑裁定的副本应该抄送人民检察院。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的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该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实有悔改或者是立功事实的,裁定准许减刑。
由于每个罪犯的情况不同,有关单位对该罪犯是否减刑讨论不一样,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减刑是刑法规定的刑罚执行过程中的一项措施。如果犯罪分子原本是无期徒刑,可以减为有期徒刑,而且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
一、犯罪未成年罪该如何减刑?
犯罪时是未成年的,减刑的程序为: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减刑是指依法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
二、减刑和缓刑的区别是什么?
减刑和缓刑的区别为:
1、概念不同。缓刑指根据被判处刑罚的罪犯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刑罚的执行;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
2、适用对象不同。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3、执行方式不同。缓刑由法院判决执行;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
4、考验期不同。
根据《刑法》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减刑无考验期。
-
怎么才能减刑,最多能减刑多长时间
162人看过
-
判两年服刑减刑最少要多长时间
102人看过
-
减刑需要多长时间吗?监狱减刑的时间
156人看过
-
简易程序审限最长多长时间
89人看过
-
死缓最多可以被减刑多长时间
366人看过
-
限制减刑后最少服刑多长时间
483人看过
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更多>
-
禁止减刑死刑的减刑最长是多长时间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24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案件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已相继公布,并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人身危险性等情况,可以在作出裁判的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2.根据《刑法修正案(八)
-
一次性减刑最多能减多长时间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08按相关法律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
-
减刑后的最低刑期是多长时间?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11根据新的规定,职务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这三类罪犯判死缓入狱后,减刑后的最低刑期将比原来延长5年,最低不少于22年。
-
减刑假释的最长时间是多久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13假释不是放假,放了就是放了,要么你再犯错抓你回来,要么你就不用再回监狱了。 应该是监狱主动给你办理,找找人,托一下关系,毕竟有“有悔过表现”灵活度太高。也可以主动申请,具体程序可以问一下狱警。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
怎么才能减刑,最多能减刑多长时间,怎么才能减刑台湾在线咨询 2021-09-30减刑包括可以减刑和应当减刑两类,此时需要符合的条件是不一样的,另外也要注意不得减刑的情况。依法被减刑之后原来的刑期就会被减少,对于罪犯来讲是很有利的,这样就可以早点出狱。而那种被限制减刑的罪犯,减刑之后实际也是有最低服刑年限的。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应当减刑。有立功表现的主要有以下情形: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