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律规定的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如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外,原则上我院受理的所有案件一律公开审理,公开宣判。凡年满十八周岁的我国公民凭有效身份证,可以旁听我院公开审理的案件。无论您是诉讼参与人,还是旁听群众,一旦进入我院法庭,就应当遵守以下法庭纪律:
1、进入法庭须接受安全检查,禁止携带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禁止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及其他危险品。
2、法庭内要保持肃静,不得喧哗,不得吸烟、随地吐痰、乱扔瓜皮纸屑。
3、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不得随意走动,不得进入审判区。
4、未经法庭允许,不得发言或提问。
5、手机等通讯工具一律关闭。
6、对违反法庭纪律的人员,审判人员、司法警察有权责令其退出法庭或予以罚款、拘留。
7、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员,人民法院可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庭开庭被告缺席怎么办
1、即使被告没有出庭应诉或者未经法官许可中途退庭,法院依然会作出判决。这种判决叫“缺席判决”。为了全面维护各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不使诉讼因一方当事人的随意缺席半途而废,并使案件争议依法得到解决。虽然有一方当事人缺席,但是法官在判案时依然要秉公执法,认真审核当事人提交的文书和证据,并使缺席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得到应有的保护。
2、《民事诉讼法》第109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第一百三十五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四十六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
刑事案件开庭流程及开庭注意事项有哪些
309人看过
-
律师刑事辩护开庭注意事项是哪些法律注意事项
277人看过
-
法院开庭答辩注意事项
358人看过
-
法庭调解注意哪些事项和要求
251人看过
-
法院开庭审理案件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284人看过
-
涉及离婚二次开庭,庭审判决结束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268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开庭需要注意的事项诉讼提要多长时间开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2《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原告自接到人民法院交纳诉讼费用通知次日起7日内交纳案件受理费;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当事人逾期不交纳诉讼费用又未提出司法救助申请,或者申请司法救助未获批准,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限内仍未交纳诉讼费用的,由人民法院依照有关规定处理。第一百三十五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
-
律师刑事辩护开庭注意事项是哪些法律注意事项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04一、做好会见工作,奠定刑事辩护的基石。会见被告人应当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细致的听取被告人陈述案件事实。 2、认真分析犯罪原因,查清有无排除犯罪的事由。 3、了解被告人犯罪的主观态度,区分故意、过失或意外。 4、了解是否有自首、立功表现等法定从轻、减轻的情节。 5、了解被告人个人及家庭情况 二、律师刑事辩护开庭注意事项认真阅卷,全面分析、掌握案情,从中找出问题。 (1)做好阅卷笔录,详细
-
取保候审后需开几次庭,开庭时都需要注意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3-03-26取保候审后,法院开了庭,后公安局又传唤犯罪嫌疑人,说明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发现证据不足,已经由检察院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补充侦查完毕后,移送法院再审理。 法律链接:《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在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 (二)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 (三)由于申请回
-
刑事开庭审理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广西在线咨询 2023-02-05刑事开庭需要注意不得鼓掌、喧哗、吸烟、进食、拨打或接听电话、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检察人员、诉讼参与人发言或提问,应当经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许可。
-
交通事故庭外调解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安徽在线咨询 2024-11-19在区分交通事故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时,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它们之间有很多不同之处。事故责任并不等同于赔偿责任,即使没有事故责任,赔偿责任也不一定不存在。 在赔偿款落实之后,才能在协议书上签字。如果赔偿义务人尚未准备好赔偿款,受害人便在协议书上签字,那么受害人将面临无法拿到赔偿款的的风险。 如果协议书内容无法实现,受害人只能通过起诉来解决问题。这样做就会违背受害人选择调解的初衷。因此,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