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犯是否会被定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7 19:05:09 246 人看过

教唆犯会被判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轻或者减轻对教唆犯的处罚。因此,教唆他人犯罪,教唆者也构成犯罪,与教唆者构成共同犯罪,根据其在犯罪行为中的作用承担法律责任。教唆者发挥主要作用的,加重处罚。

教唆犯的具体后果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如果起主要作用,就按主犯处罚;如果起次要作用,则按从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被称为教唆未遂。

被教唆的人拒绝教唆犯的教唆;被教唆的人虽然接受教唆,但并没有实施犯罪行为;被教唆的人实施犯罪并不是教唆犯的教唆行为所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6: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教唆犯相关文章
  • 教唆犯罪:共同犯罪的概念及教唆犯的定位
    教唆犯是否为共同犯罪要视情况而定:1、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关系。但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2、如果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有精神病的人,不构成共犯关系,即只对教唆人单独定罪量刑,不构成共同犯罪。依照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教唆罪的突出特点是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决定实施犯罪。因此,教唆犯在一般情况下属于共同犯罪的一种类型。《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
    2023-08-17
    252人看过
  • 教唆犯教唆犯罪如何认定主从地位
    教唆犯是指通过说服、引诱、引导、鼓励、收购、威胁等方式,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使其按照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罪的特点是教唆人不亲自犯罪,而是教唆他人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教唆犯与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关系。因此,教唆犯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教唆不满14周岁或精神病的人不构成共犯关系,只对教唆人定罪量刑。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教唆他人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进行处罚。所谓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是指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及其实际危害,即教唆犯教唆的方法、手段和程度,以及在实施教唆犯罪中的作用。由于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不同,其行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处罚也不同。在共同犯罪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应当依照刑法关于主犯的处罚规定进行处罚。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这主要是因为未成年人发育不成熟,辨
    2023-08-18
    83人看过
  • 从犯问题:被人教唆是否算?
    认定主犯或从犯要看在共犯中的作用,对于被教唆犯罪的人来说,不一定就是主犯或是从犯,区分不同情况,会有不同结果,举例来说,如果被教唆的人受教唆后去实施具体的犯罪行为,且积极主动的追求犯罪结果的发生,而教唆的人只是实施了教唆行为,并未实施其他行为的话,被教唆的人也应当认定为主犯。反过来说,如果被教唆的人只是参与了犯罪,从事望风等行为的,而教唆人具体实施了犯罪行为,那么教唆人就应当认定为主犯,被教唆的人就其行为作用来说只能认定为从犯。教唆犯是主犯还是从犯?主犯是指在共同犯罪活动中起领导、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而教唆犯在犯罪活动中起利诱、授意的作用,一般是属于主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
    2023-07-06
    145人看过
  • 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怎样处罚
    1、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所谓“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教唆犯的教唆,对被教唆人没有起到促成犯意,实施犯罪的作用,被教唆人既没有实施教唆犯教唆的犯罪,也没有实施其他犯罪,其教唆行为没有造成直接的犯罪结果;二是被教唆人没有犯所教唆的罪,而犯了其他罪。不论哪一种情况,都是教唆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3、但是由于被教唆人没有实施所教唆的罪,教唆犯的教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要小,因此对于上述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这里规定“可以”,是因为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实际情况复杂,对于教唆犯不能一律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从轻或减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
    2024-04-29
    345人看过
  • 如果我教唆别人犯罪被抓后不承认教唆他人犯罪会不会判刑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属于教唆犯,根据其在犯罪活动中起到的作用由法院定罪量刑。没有被告人的供述,其他证据材料确实充分的,一样可以定罪处罚。《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4-04-24
    407人看过
  • 教唆者和被教唆者成立共同犯罪吗
    教唆者和被教唆者不一定成立共同犯罪。如果被教唆的人事先已有犯意,教唆人的教唆只是加强决意,那么教唆人只能构成帮助犯,成立共同犯罪。如果被教唆的人对所犯的罪并不知情,那么教唆人只能构成间接实行犯,按实行犯论处,被教唆的对象视为“工具”,不构成犯罪,故此处由于缺乏意思联络,不成立共同犯罪。教唆者教唆他人犯罪的成立要件是什么教唆者教唆他人犯罪的成立要件:1、只有具备相应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才可以成立独立教唆犯;2、教唆对象必须是特定的,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3、教唆犯在主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4、教唆犯的客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2023-08-13
    114人看过
  •  未成年人是否能够定罪教唆犯罪
    这段文字讲述了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责任。通过劝告、引诱、建议、鼓励、收买、恐吓等手段,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未成年人,导致他们按照灌输人的犯罪意图行事,那么灌导人就会定罪为教唆犯。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通过劝告、引诱、建议、鼓励、收买、恐吓等手段,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未成年人,导致他们按照灌输人的犯罪意图行事,那么灌导人就会定罪为教唆犯。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教 唆 犯 罪 如 何 定 义 及 如 何 处 理教唆犯罪是指故意诱导他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对于教唆犯罪者的处罚,我国刑法有不同的规定。根据刑法的规定,教唆犯罪者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而教唆犯可以从重处罚。在处理教唆犯罪时,首先需要明确犯罪的具体情况,如教唆的罪名、涉及的犯罪行为、教唆者的身份等。然后,根据刑法的规定,确定教唆犯罪者的处罚方式。如果教唆犯罪
    2023-09-12
    374人看过
  • 教唆犯量刑多久,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
    教唆犯罪的量刑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具体被教唆人实施的犯罪情节而定的,如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即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同犯罪的关系。一、教唆犯量刑多久教唆犯罪的量刑是结合具体被教唆人实施的犯罪情节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罪,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罪。二、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教唆犯是共同犯罪。但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教唆他人犯罪本身是一种犯罪行为,它又不是一种有具体罪名的犯罪,因为在我国刑法分则中没有
    2022-10-04
    131人看过
  • 教唆犯是共犯么,怎么定罪
    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犯定罪要满足以下条件:1.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即被教唆的人)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间接正犯。2.必须有教唆行为,教唆行为的实质是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如果教唆行为引起了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被教唆人进而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为,则教唆行为与被教唆人的犯罪行为构成共同犯罪;如果教唆犯实施了教唆行为,但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则教唆犯与被教唆的人不成立共犯,但教唆犯仍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3.必须有教唆故意教唆犯只能由故意构成,过失不可能成立教唆犯。一般来说,教唆犯认识到自己的教唆行为会使被教唆人产生犯罪故意进而实施犯罪,认识到被教唆人实施的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
    2023-06-26
    57人看过
  • 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情形,属于共同犯罪吗
    一、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情形所谓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教唆犯的教唆没有起到使被教唆人产生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作用,被教唆人既没有实施教唆犯教唆的犯罪,也没有实施其他犯罪,其教唆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危害结果。二是被教唆人没有犯所教唆的罪,而犯了其他罪。不论哪一种情况,都是教唆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由于被教唆人没有实施所教唆的罪,教唆犯的教唆行为尚未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或者虽造成危害结果,但与其教唆行为没有因果关系,因而对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属于共同犯罪吗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属于共同犯罪,教唆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只要实施了唆使他人的犯罪的行为,就属于犯罪行为而构成犯罪,不论他人是否接受和是否实施。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
    2023-06-20
    385人看过
  • 被教唆的人犯罪中止还会被抓吗
    一、被教唆的人犯罪中止还会被抓吗在被教唆者中止实施犯罪行为且未对社会造成实质性损害的情况下,对于教唆者,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程度的减轻处罚;而若被教唆者并未实际执行教唆所涉及的罪行,则对于教唆者,应给予从轻或减轻处罚。《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怎么处罚1、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所谓“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教唆犯的教唆,对被教唆人没有起到促成犯意,实施犯罪的作用,被教唆人既没有实施教唆犯教唆的犯罪,也没有实施其他犯罪,其教唆行为没有造成直接的犯罪结果;二是被教唆人没有犯所教唆的罪,而犯了其他罪。不论哪一种情况,都是教唆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
    2024-04-08
    458人看过
  • 被教唆教唆杀人有罪吗
    教唆杀人有罪。教唆他人犯罪的,属于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应以杀人罪予以处罚。教唆罪,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一、共同犯罪分子包括哪些共同犯罪分子包括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开展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从犯是指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分子。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与犯罪的人。教唆犯是指通过劝说、引诱、指示、鼓励、收购、威胁等方式,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使其按照教唆人的犯罪意图犯罪,教唆人构成教唆犯。二、被教唆的人怎么量刑对于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即被教唆者,我国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其行为所构成的罪名进行定罪量刑。教唆犯是指以各种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人。构成教唆犯的,应当按
    2023-06-25
    118人看过
  • 教唆未遂、未遂教唆、犯罪未遂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教唆不是一个单独的罪名。教唆他人实施什么犯罪,就以什么罪名论处,而胁从他人犯罪的,只能以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论处,不再以教唆的内容实行数罪并罚。教唆他人使其决意实行犯罪行为之罪也(刑二九Ⅰ)。故须被教唆者本无犯罪之意思,由教唆者之行为而后产生犯意的事实。若被教唆者先有犯意,则为开导指示之从犯矣。教唆未遂:1.教唆没有传达到被教唆人;2.教唆没有被接受或者没有被假装接受的;3.他人接受了教唆但没有着手实行犯罪;4.被教唆人所犯的罪与教唆的罪在性质上根本不同;5.教唆犯对被教唆人进行教唆时,被教唆人已有实施该种犯罪的故意,即被教唆人实施犯罪不是教唆所引起的。未遂教唆:此处的"未遂",不是指教唆自身的失败,而是指欺骗被教唆人使其犯罪.未遂教唆中突出的情形是所谓"陷阱"教唆"(或陷害教唆),"一般是指想使他人成为犯人受到处罚而教唆他人实施一定犯罪".被教唆人"犯罪"未遂(
    2023-05-01
    388人看过
  • 抢劫教唆是否犯法?
    教唆他人去抢劫的也是有罪的,同样是以抢劫罪论处。教唆行为是指以授意、怂恿、劝说、利诱或者果行为人是在别人的故意教唆下才实施抢劫行为的,而教唆行为人犯罪的那个人也应该承担刑事责任,如行为人未满18周岁,则还应当从重处罚。对于教唆犯,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应当按照他所教唆的罪定罪,而不能笼统地定为教唆罪。比如教唆行为人实施抢劫犯罪的,则定为抢劫罪。如果是被教唆的人将被教唆的罪错误理解实施成了其他犯罪,或者在其犯罪时超出了被教唆之罪的犯罪,则教唆犯只对自己所教唆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教唆犯具有独立的犯罪性,即使被教唆的人没有犯教唆者所教唆的罪,则教唆者也成立犯罪,但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则对于教唆者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他方法故意唆使他人犯罪,其特点是教唆他人实行犯罪而自己并不参加犯罪的实施,使他人产生犯罪的意图。教唆他人犯罪未遂判定标准是什么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着手实行犯罪的共
    2023-07-06
    259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教唆犯
    词条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更多>

    #教唆犯
    相关咨询
    • 教唆犯的教唆犯是否有期限?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04
      也是有追诉期的。教唆不是法律规定的罪名,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根据所犯罪行的法定最高刑认定追诉期限。
    • 教唆既遂是否一定要以被教唆者犯罪既遂为标准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06
      应该不是。教唆既遂的标准应该是被教唆者只要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为,无论又没有形成犯罪既遂,都应该就构成了教唆既遂。
    • 受到教唆的未成年教唆犯是否可以定罪?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3-15
      未成年教唆犯一般是以被教唆人所犯的具体罪名进行定罪处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 被教唆人犯罪中止教唆犯的话法律会怎么判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26
      教唆犯构成犯罪未遂。《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2022年被教唆人犯罪中止教唆犯如何判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2-01
      教唆犯构成犯罪未遂。《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