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的两种情况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2 11:01:19 68 人看过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过失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犯罪。所谓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结果的认识能力而言。应当预见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认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断,包括根据行为人的年龄、工作职责、文化程度、知识水平、工作经验、生活经验等因素。疏忽大意就是通常所说粗心大意、忽略、忘记、没想到等。如某汽车驾驶员,在倒车时违反操作规程,不事先鸣笛,也不注意观察,结果将在车后玩耍的小孩轧死。作为驾驶人员,其职责要求在倒车时必须先认真观察,而该驾驶员由于疏忽大意,既不鸣笛,也没有认真观察,致使危害结果发生,应当负交通肇事罪的责任。

第二种情况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从而构成犯罪。这种过失,就行为人的认识能力来说,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同时又怀着某种侥幸心理,轻信这种结果也许不会发生。还是以汽车驾驶员为例,某驾驶员已经知道自己驾驶的汽车制动不灵,需要修理,但由于急于出车跑业务,并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高超,出不了事,结果遇到紧急情况,将人撞死。作为驾驶人员,汽车制动不灵,可能会造成事故,是应该预见到的,但该驾驶员自认为技术高超,怀着侥幸心理,结果造成危害,应当负交通肇事罪的责任。

应当注意到,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与故意犯罪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在过失犯罪的构成条件上作了很大限制,过失行为只有造成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刑法才规定为犯罪,如果没有造成实际危害结果,虽有过失行为,则不是犯罪,可以进行教育或行政处罚。而在故意犯罪中,许多犯罪只要行为一经实施,就构成犯罪,比如行为人实施了杀人行为,虽然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得逞,也应当负杀人未遂的刑事责任。二是在处罚上,鉴于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比故意犯罪小,刑法对过失犯罪的处罚比对故意犯罪的处罚规定得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3日 06: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过失犯罪两种类型的定义和特征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1、疏忽大意过失的定义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2、它的两个特点:(1)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应当预见,即有预见的义务。法律只对有可能预见的人提出预见的义务。(2)行为人因就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二)过于自信的过失1、过于自信过失的定义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2、它的两个特点:(1)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对危害结果的预见,包括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危害结果。(2)行为人轻信自己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一、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疏忽大意的过失事先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所以又称无认识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事先对危
    2023-03-19
    485人看过
  • 过失犯罪的两种心理状态是怎样的
    一、过失犯罪的两种心理状态是怎样的?1、过失犯罪心理的两种状态如下:(1)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这类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并且也能够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预见到危险因素的存在;(2)过于自信的心理状态;心理上缺乏应付危险的准备性,因而在危险发生时,不能加以正确的判断,也无法采取恰当有效的措施制止或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从而构成了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二、状态犯与继续犯的区别?1、继续犯与状态犯,都有不法状态继续,即在时间上表现为继续的特点;2、两者的意义不同。继续犯的不法状态,是与其行为同时处于继续之中,而状态犯只有不法状态的继续而无行为的继
    2023-08-09
    328人看过
  • 单位犯罪的单罚制和两罚制使用的是哪两种情况?
    我国是一个法制社会,在法律日益完善的同时对犯人的区分也更加明显。有时候犯罪的是一个人,有时候犯罪的是一团体。这就要牵扯到单位犯罪的单罚制和双罚制。单罚制和双罚制适用的又是哪两种情况?单位犯罪的处罚又适用于哪种情况?单位犯罪的处罚适用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在多数情况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都要追究刑事责任。在少数情况下,只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那么,如何认定单位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呢?2001年1月21日,《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明确规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在单位实施的犯罪中起决定、批准、受意、纵容、指挥等作用的人员,一般是单位的主管负责人,包括法定代表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在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犯罪并起较大作用的人员,既可以是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也可以是单位的职工,包括聘任、雇佣的人员。应当注意的是,在单位犯罪中,对于
    2023-04-20
    70人看过
  • 一罪与数罪认定的两种情况
    主要应注意两种情况:l、行为人伪造或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或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后又将其虚开的情况,应属于数罪,但因为行为人的前一行为与后一行为存在着手段和目的的牵连关系,因此应视为牵连犯,而应以其中的一个重罪论处,即应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罪论处,对于伪造或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或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行为,可作为一个从重的量刑情节对待。2、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后又以此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情况下,存在着行为同时适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与本法第204条骗取出口退税罪、本法第201条偷税罪的可能。这属于一罪同时触犯数法条的法条竞合,应适用特
    2023-06-12
    332人看过
  •  未遂与中止:犯罪行为的两种情况对比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犯罪未遂发生于实施犯罪行为后,而犯罪中止发生于犯罪过程中。未遂犯可以被从轻或减轻处罚,而中止犯则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则应当减轻处罚。犯罪未遂发生于实施犯罪行为后,犯罪中止则发生于犯罪过程中。只要在既遂之前,都构成犯罪中止。在犯罪未遂中,行为人未能成功是因为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自发放弃犯罪行为并有效预防了犯罪结果的发生。未遂犯可以被从轻或减轻处罚,而中止犯则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则应当减轻处罚。 未 遂 犯 与 中 止 犯 的 刑 罚 差 异在刑法中,中止犯罪和未遂犯罪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中止犯罪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情况,具有中止的时间性、自动性、客观性和有效性四个特点。而未遂犯罪是指已经开始犯罪,但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成功的情况。对于未遂犯,《刑法》第二十
    2023-10-05
    379人看过
  • 刑法规定过失犯罪的种类,过失犯罪的性质
    一、刑法规定过失犯罪的种类刑法规定的过失犯罪主要可分为两大类:1.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2.过于自信的过失。又被称为有认识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二、过失犯罪的性质过失犯罪的性质: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三、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是什么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3.从处罚方面看
    2023-04-30
    436人看过
  • 后罪是过失犯罪是否成立累犯,过失犯罪包括哪些情况
    一、后罪是过失犯罪是否成立累犯后罪是过失犯罪不构成累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二、过失犯罪包括哪些情况1、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犯罪。所谓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结果的认识能力而言。应当预见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认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断,包括根据行为人的年龄、工作职责、文化程度、知识水平、工作经验、生活经验等因素。疏忽大意就是通常所说粗心大意、忽略、忘记、没想到等。2、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
    2023-06-17
    167人看过
  • 我国刑法对过失犯罪的两种构成规定
    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从而构成犯罪。这种过失,就行为人的认识能力来说,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同时又怀着某种侥幸心理,轻信这种结果也许不会发生。还是以汽车驾驶员为例,某驾驶员已经知道自己驾驶的汽车制动不灵,需要修理,但由于急于出车跑业务,并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高超,出不了事,结果遇到紧急情况,将人撞死。作为驾驶人员,汽车制动不灵,可能会造成事故,是应该预见到的,但该驾驶员自认为技术高超,怀着侥幸心理,结果造成危害,应当负交通肇事罪的责任。第二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犯罪。所谓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结果的认识能力而言。
    2023-04-22
    297人看过
  • 导致耕地流失的两种情况是什么
    保护耕地已经迫在眉睫,必须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虽然有学者认为,粮食不够吃,可以从国外买。但是万一有一天别的国家都不卖你呢!所以我们要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真的保护好耕地。那为什么我们国家耕地流失这么严重呢?1、农民违规建房农民违规建房有两种情况:一是伴随农村“建房热”兴起的,农民在耕地上违规建房,造成一户多宅的现象。不少农民为了交通便利大多到公路两旁开拓宅基地。还有就是在耕地上搭建厂房养殖,占用了不少条件好的耕地。二是在城郊,农村建房出租给城市的打工者,导致郊区耕低不断减少。2、国家征地导致耕地流失的两种情况:一是城市扩张征地,或是商业用途,或是工业用途。当然,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占有一些耕地是合理的,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受利益驱动,存在未批先建,以租代征等方式违法占用了大量耕地。乱占耕地的后果是导致更多的农民失去土地,导致很多农民成为“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
    2023-05-05
    250人看过
  • 了解过失犯罪的各种罪名
    我国刑法关于过失犯罪的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百一十五条【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一百一十九条【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第一百二十四条【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过失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第一百三十一条【重大飞行事故罪】。第一百三十二条【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第一百三十四条【重大责任事故罪】。过失犯罪有哪些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犯罪。所谓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结果的认识能力而言。应当预见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认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断,包括根据行为人
    2023-07-05
    171人看过
  • 法定代理的两种情况
    意定代理的对称。指代理人的代理权是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的一种代理关系。与意定代理的区别在于,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非基于本人的授权行为,而是直接由法律根据一定社会关系的存在而确定。大陆法系国家民法一般认为,法定代理存在于以下的两种情况;(一)民法上的法定代理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为其法定代理人;(二)商事法上的法定代理如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对于公司取得法定代理权。中国民法典只规定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民法上的法定代理存在的根据是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血缘关系、婚姻关系或其他亲缘关系。商事法上的法定代理则是基于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特定的组织关系。法定代理是法律为保护被代理人合法权益而设立的一项法律制度。对法定代理人来说,担任代理人既是法律赋予的民事权利,也是一项民事义务。法定代理人没有充分理由,不得拒绝代理。一、哪些情形会导致法定代
    2023-03-30
    158人看过
  •  生育证明的两种情况
    生育证已改为计划生育服务证明,由已婚育妇事实常住地负责发放,户籍所在地或原常住地需提供有效证明。办理时间为20个工作日,需要的材料有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和未生育证明(非必须)。生育证,也就是准生证,已经被改为计划生育服务证明。由已婚育妇事实常住地负责发放,其户籍所在地或原常住地必须提供有效证明,对常住地不明确或多处事实常住地的,由已婚育妇的户籍地负责发放。办理《生育服务证》需要的材料有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和未生育证明(非必须)等,其办理时间为20个工作日。 生 育 证 和 准 生 证 哪 个 更 重 要 ?生育证和准生证是两种不同的证件,它们的办理和使用也有所不同。生育证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育的公民,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享受生育医疗待遇、生育津贴等生育权利的证件。而准生证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公民,在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前提下,由政府颁发给公民的证明,用于证明
    2023-09-09
    262人看过
  • 抗诉提出的两种情况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按其主体不同,抗诉的提出有以下两种情况:(1)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各级人民法院,既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也包括最高人民法院。这就是说,最人民检察院可以直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也可对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因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最高法律监督机关,它有权对任何级别法院的生效裁判进行法律监督,并依法提出抗诉,要求人民法院对原审案件进行再审。(2)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这里的抗诉,体现的是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监督,这种自上而下的监督是对生裁判检察监督的普遍方式。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最高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提出的抗诉,则是对生效裁判自
    2023-06-11
    458人看过
  • 无期徒刑的两种情况
    无期徒刑有二种情况:一、依法由人民法院判决的,犯有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罪和其他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无期徒刑。如轮奸妇女,依法判处无期徒刑;二、被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减为无期徒刑。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依法押送监狱执行刑期,接受教育改造,有劳动能力的,同时强制参加劳动,接受劳动改造。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都是罪行十分严重、民愤较大、社会危害性特别大的犯罪分子,为维护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公民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刑法给予这类犯罪分子以剥夺终身自由和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是有必要的、行之有效的。如八二年、八三年开展的从重、从快、从严的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奠定了改革开放的良好社会秩序,当然,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手段,但依法从严处置各类严重刑事犯罪,仍然是刑法打击犯罪的有效手法之一。无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宣判之日起计算,判决宣判前先行羁押的日
    2023-06-11
    428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关于过失犯罪分为哪两种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5-13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 1、疏忽大意过失的定义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它的两个特点: (1)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应当预见,即有预见的义务。法律只对有可能预见的人提出预见的义务。 (2)行为人因就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 过于自信过失的定义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
    • 过失犯罪的二种情况有哪些啊,如何规定的啊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06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过失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第二种情况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 紧急情况下导致的过失犯罪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11
      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2] 1、在客观上已经发生法定的危害社会的结果; 2、主观上存在过失。至于如何判断行为人是否应该预见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最主要的是根据案件的具体体现,认真查明和分析行为人的年龄
    • 过失犯罪两种类型的定义和特征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11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 1、疏忽大意过失的定义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2、它的两个特点: (1)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应当预见,即有预见的义务。法律只对有可能预见的人提出预见的义务。 (2)行为人因就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 1、过于自信过失的定义 过于自信
    • 这两种情况可以是犯罪中止嘛?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29
      这两起案件中,第一起不属于犯罪,第二起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根据上述定义,犯罪中止必须是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在第一个案例中,虽然想要买把刀杀死对方,但并没有主动实施犯罪行为,因此第一起不属于犯罪。第二起中,丁对女孩实施了抢劫行为,且抢劫行为已经发生了,得手后将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