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死亡赔偿如何计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2 08:54:39 449 人看过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计算方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交通事故赔偿如何计算

(一)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伤残系数赔偿年限

(二)残疾辅助器具费=适用普通器具的合理费用

(三)丧葬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四)被扶养人生活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抚养年限

(五)住院伙食补助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天)住院天数

(六)医疗费赔偿金=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

(七)误工费=误工月收入误工时间

(八)护理费=交通事故发生地护工同等级别护理劳务报酬标准护理天数

(九)死亡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

(十)此外,还有交通费、住宿费、直接财产损失费、车辆停运损失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23: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交通事故死亡赔偿相关文章
  •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怎样计算,死亡赔偿金怎样索赔
    一、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怎样计算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计算公式为:(1)城镇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岁以上的为(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2)农村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60周岁以下为20年(含);60周岁以上:=(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3)60周岁以下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4)60周岁—75周岁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实际年龄-60)]。(5)75周岁以上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年。二、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怎样索赔1、就高不就低的特殊赔偿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0条规定的就是特殊情形下的死亡赔偿
    2023-02-19
    397人看过
  •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交通事故残疾赔偿金怎样计算
    一、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人身损害赔偿解释》放弃了法释[2001]7号《精神损害赔偿解释》对死亡赔偿采取“抚养丧失说”进行解释的立场,而是以“继承丧失说”解释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中的死亡赔偿制度。按照这一新的立场,死亡赔偿金的内容是对收人损失的赔偿,其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而不是精神损害赔偿。死亡赔偿金的具体计算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人标准,按20年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1)死亡赔偿金(60周岁以下人员)=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人X20年;(2)死亡赔偿金(60周岁以上人员)=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入X(20年—增加岁数);(3)死亡赔偿金(75周岁以上人员)=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2023-02-26
    388人看过
  • 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的怎么计算赔偿
    一、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的怎么计算赔偿关于交通事故中的死亡赔偿问题,其具体计算方法主要依据的是受害者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然后再行乘以与之相关联的赔偿年限。假如受害者在离世前始终居住于农村地区,那么这时的计算基础则应根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进行调整。值得注意的是,仅有低于60周岁的人士方可一次性领取到20年的四倍赔偿金额;至于残疾赔偿金的数额,则等于诉讼地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收入乘以相应的伤残系数乘以赔偿年限。伤残系数是用来衡量受害者失去劳动力程度或伤残等级的指标。具体来说,伤残赔偿金将基于受害者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或者是伤残的等级,按照诉讼地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基准,自定残日开始计至二十年内,但是对于60周岁以上的人群,每增加一岁则需相应减少一年的补偿年限;至于75周岁以上的,只需按五年计算即可。此外,根据现行法规,需要确定赔偿等
    2024-03-20
    168人看过
  • 交通事故死亡怎样赔偿交通事故死亡
    一、交通事故死亡怎样赔偿交通事故死亡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根据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二、交通事故后能拿到赔偿金的时间是何时一,通过协商处理的交通事故,通过协商处理交通事故,也即是我们一般说的和解、私了。协商处理交通事故,当事人之间可以达成损害赔偿协议,共同签署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协议书。对于符合保险理赔条件的,会在达成赔偿协议10日内付款。二,通过调解处理的交通事故赔偿,通过交管部门进行调解的,如果有保险公司参与调解的话,那
    2024-01-11
    184人看过
  • 如何准确计算交通肇事罪的死亡赔偿金?
    交通肇事罪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同时还应当赔偿丧葬费。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如何计算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是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来计算。死亡赔偿金是结合受害人的身份来确定,赔偿标准订了二等,第一等;城市居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赔偿;第二等,农村居民,是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来计算。普遍的以户籍为准,城镇户籍的,死亡赔偿金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计算,农村户籍的,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在同一个事件中受害,用不同的标准来赔偿,应该说有问题,但这是规定。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确定的死亡赔偿采取的是“继承丧失说”理论,确认死亡赔偿金是对未来收
    2023-07-06
    92人看过
  • 2024如何计算医疗事故死亡赔偿金
    一、如何计算医疗事故死亡赔偿金1、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根据客观计算方法,以定型化赔偿模式来确定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和赔偿年限,具体为:就是一次性赔偿20年,死亡赔偿是固定的,受害人是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死亡赔偿金赔偿的对象是余命,但又不完全是余命,如果年龄太小,赔偿20年就完了,年龄大一点的就是年龄每增加一岁就减少一年。死亡赔偿金采纳了系“继承丧失说”,并非精神抚慰金,其计算公式为:(1)城镇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岁以上的为(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2)农村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n[n:60周岁以下为20年(含);60周岁以上:n=(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3)60周岁以下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024-04-06
    67人看过
  • 如何计算交通事故赔偿金
    根据《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的规定,如何计算交通事故赔偿金;如果受害人受到人身损害,赔偿义务人应当赔偿因缺勤而发生的医疗费用和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缺勤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必要的营养费。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赔偿义务人还应当赔偿增加生活需要所必需的费用和丧失劳动能力所造成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被扶养人的生活费等,以及因康复护理和继续治疗而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用、护理费用和随访治疗费用。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有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费和其他合理费用如被害人亲属因丧葬事项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工作损失等。注:最高人民法院第一人民法院于2019年9月2日下发法民转(2019)513号文件《关于开展城乡统一核定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试点的通知》,要求各省上级
    2023-05-31
    156人看过
  • 2024交通事故如何计算赔偿
    交通事故如何计算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人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医疗费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及相关法律法规(一)医疗费的概念医疗费,是指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由于造成一定的人身伤害,为恢复健康而需要就医诊治,按照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的费用。医疗费主要包括挂号费、检查费、化验费、手术费、治疗费、住院费和药费等。(二)医疗费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其计算公式为:医疗费赔偿金额=诊
    2023-12-08
    194人看过
  • 交通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交通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方法
    一、交通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来计算。死亡赔偿金是结合受害人的身份来确定,赔偿标准订了二等,第一等;城市居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赔偿;第二等,农村居民,是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来计算。且普遍的以户籍为准,城镇户籍的,死亡赔偿金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计算,农村户籍的,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在同一个事件中受害,用不同的标准来赔偿,应该说有问题,但这是规定。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确定的死亡赔偿采取的是“继承丧失说”理论,确认死亡赔偿金是对未来收入的减少的补偿,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农村户籍人员在城镇就业或者安家、定居的情况及其普遍,这部分农村户籍人员的收入、生活支出与城镇户籍的人并无什么不同,因此以死者经常居住地作为适用城镇标准或农村标准的条件更公平、更切合实际,
    2023-06-03
    356人看过
  • 交通事故赔偿中如何处理死亡赔偿
    一、交通事故赔偿中如何处理死亡赔偿交通事故赔偿中如下处理死亡赔偿:1.交通事故赔偿主要由该车的保险公司进行,个人负责其中保险公司理赔比例外的部分,由此构成对受害者的全额赔偿;2如该驾驶员同时也是车主死亡则由交警通知保险公司理赔外,不足部分由车主家属以车主名下的财产支付。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第十五条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二、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怎么分配分配车祸死亡赔偿金,首先应当确定有权分得死亡赔偿款的亲属,其次扣除已经实际支付的丧葬费用,最后根据死者与亲属之间的亲疏关系、与死者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及生活来源等因素合理分
    2023-09-17
    448人看过
  • 死亡赔偿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是指交通事故当中肇事者给予受害者的赔偿所包含的项目。这些赔偿项目如下:1、因抢救、治疗支出的费用医疗费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数额,按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2、误工费(如果存在抢救和治疗)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
    2023-03-08
    123人看过
  • 怎么计算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标准?
    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来计算。(1)城镇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岁以上的为(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2)、农村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N[N:60周岁以下为20年(含);60周岁以上:N=(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3)、60周岁以下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4)、60周岁—75周岁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实际年龄-60)]。(5)、75周岁以上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年。2023年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标准因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要求对方支付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
    2023-07-11
    125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中赔偿死亡损失的计算方法
    开车撞死人依照人身损害进行赔偿,首先是依据最高院发布的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赔偿义务人需要赔偿受害人,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其中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等费用;加上致人死亡,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开车撞死人了怎么办开车撞死了人,主要看行为人是否对这场交通事故有责任,如果有责任的,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没有责任,一般是需要进行民事赔偿。主要赔偿抢救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
    2023-07-01
    137人看过
换一批
#交通事故赔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的项目有,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赔偿义务人还应当赔偿丧葬... 更多>

    • 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如何计算,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怎么算,城镇户口的死亡赔偿金该如何计算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06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死亡赔偿金的赔偿分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标准。二者差别较大,由于很多人法律意识的淡薄,造成很多人的合法权益不能维护。法院实际审判时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何赔偿?被抚养人死亡的死亡赔偿金如何计算?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2-06
      根据交警认定的责任来进行赔偿的。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
    • 如何计算死亡赔偿金,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最高是多少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25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根据客观计算方法,以定型化赔偿模式来确定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和赔偿年限,具体为:就是一次性赔偿20年,死亡赔偿是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费用怎么算, 如何计算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如何计算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28
      申请伤残鉴定,参考如下法条主张赔偿 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
    • 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死亡如何赔偿,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是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03
      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 1.死亡赔偿金的性质的确定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放弃了法释〔2001〕7号《精神损害赔偿解释》对死亡赔偿采取“抚养丧失说”进行解释的立场,而是以“继承丧失说”解释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中的死亡赔偿制度。按照这一新的立场,死亡赔偿金的内容是对收人损失的赔偿,其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而不是精神损害赔偿。 2.死亡赔偿金的具体计算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